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8个小麦品种双列杂交的F1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了小麦两个产量构成因素--每穗粒数和粒重的遗传.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和粒重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基因作用方式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程度为部分显性至完全显性.控制每穗粒数和粒重的增效等位基因为显性,增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亲本中的分配,粒重差异显著,但每穗粒数无明显差异.每穗粒数和粒重可能受1~2对主效基因的控制,狭义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