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同时发生的食管、胃重复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985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同时发生的食管、胃重复癌1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8岁.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成功完成同期食管次全切除并全胃切除,结肠代食管并空肠"P"袢代胃重建消化道10例,食管内翻拔脱并全胃切除,结肠代食管并空肠"P"袢代胃重建消化道1例,手术探查1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颈部吻合口瘘2例,不全肠梗阻1例,均
【机 构】
:
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胸心外科,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胸心外科,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胸心外科,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胸心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同时发生的食管、胃重复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985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同时发生的食管、胃重复癌1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8岁.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成功完成同期食管次全切除并全胃切除,结肠代食管并空肠"P"袢代胃重建消化道10例,食管内翻拔脱并全胃切除,结肠代食管并空肠"P"袢代胃重建消化道1例,手术探查1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颈部吻合口瘘2例,不全肠梗阻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腹部切口裂开1例,二期缝合治愈.9例获得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100%、44.4%、22.2%.结论同期食管次全切除并全胃切除,结肠代食管并空肠"P"袢代胃重建消化道是根治同时发生的食管、胃重复癌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心房纤颤(AF)是心脏瓣膜疾病最常合并的心律失常之一,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病人中,AF的发生率可达40%~60%[1],且术后仍为AF的发生率可高达80.09%[2].心内直视手术病例,药物、冷冻、手术前后介入及附加迷宫手术(MAZE手术)治疗AF疗效差别较大.心内直视手术同期采用微波消融治疗A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3,4].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我们在心脏瓣膜
病人 女,39岁.左肩及胸背部痛伴咳嗽,深吸气时加重.X线胸片及CT检查显示左肺上叶后段有一直径约6.0cm圆形肿块,密度均匀,界限清晰,边缘规整,与后胸壁有部分粘连.CT值19HU.术前疑诊左肺间皮瘤。
病人 女,47岁.胸闷、气急、胸痛1年余,晕厥4次.在外院反复住院,诊断不明转入我院.查体:心界范围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腔内实质性占位(图1)。
随着小儿心导管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形成了先天性心脏病由传统的单纯手术治疗转向手术和介入共同治疗[1]。
病人 女,17岁.因"胸闷气促1年"入院.查体:无发绀,双上肢血压105/60mmHg(1mmHg=0.133 kPa),双下肢血压115/60mm Hg,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机器样杂音。
主动脉弓动脉瘤是指累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可分为主动脉弓近端动脉瘤、主动脉弓远端动脉瘤和横跨主动脉弓的动脉瘤.主动脉弓动脉瘤约占胸主动脉瘤的10%[1].主动脉弓动脉瘤因其特殊的解剖部位,涉及弓上三大血管(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术中、术后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病人 女,35岁.颈部不适10 d.查体发现咳嗽时右颈部锁骨上4 cm×4 cm大小柔软包块,此时病人有头晕、气促、颈部不适感.平静呼吸时颈部未见异常.Valsalva动作时X线透视和螺旋CT均证实右侧肺组织明显突至第1肋骨以上,平静呼吸时恢复正常.肺功能和动脉血气良好,各项常规检查正常。
1995年1月至2005年8月我们共收治19例胸外科较少见的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病人,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