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虽治疗药物繁多,但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干扰素具有清除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减少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减轻肝脏炎症,阻断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亦可防止肝细胞癌的发生.我院于1998年4月~2002年12月应用重组基因干扰素α-1b(赛若金,深圳科兴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CHB 42例,以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

其他文献
AK12诞生记  2011年11月,俄罗斯媒体透露了伊兹玛什公司研制AK系列最新改进型AK12 5.45mm突击步枪的消息。2012年1月,AK12正式亮相,据2012年3月初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官方表示将AK12作为俄罗斯军队及警察的新一代步枪。从已经公布的照片及视频来看,这是一款沿用卡拉什尼柯夫系统,但结构和细节上作了许多重新设计的新式步枪。  追溯起来,AK12其实是伊兹玛什公司在2010
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限制组分,已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证实其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高低密切相关[1].有文献[2-3]报道,在一些增殖性皮肤病中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为了探讨hTERT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我们测定了尖锐湿疣组织中hTERT的mR-NA水平及端粒酶活性,现报道如下。
目的 了解我国女性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慢性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北省固安县1989~1993年41例女性慢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现状进行调查,包括临床表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病毒学标志检测及B型超声检查.其中,HCV RNA的测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抗-HIV,抗-HCV和HBsAg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41例女性丙型肝炎患者平均年龄(40±7)岁,随访时间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