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中学生教育来说,班主任工作极为重要,也极为繁琐。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管理效果和学习效率。本篇文章从扭转管理方法入手,分别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科学管理等三个方面探析了以人为本视角下的中学生的学习管理路径。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班主任工作;提高学习效率;因材施教
对于青少年来说,青春是美好的,也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之一。此时,他们正处在花一般的年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但是这个年纪的孩子也是最容易陷入坏习惯养成的阶段,如果在这个年纪没有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未来的人生中,他们将面临艰巨的学业压力和人生压力。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笔者对于农村初级教育的现状极为了解。相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农村孩子的面临的教育环境较差。一方面,由于外出务工和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农村学生的父母无法在孩子的学习及受教育的过程中,参与过多。另一方面,乡村初级中学也面临着教育水平低、教学方式落后等现状。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农村中学,大部分孩子无不面临着学习效率低下、玩游戏上网成瘾、早恋叛逆、行为失范等严重的问题。据笔者观察,大约有60%的学生没有学习方法,30%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80%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比例逐年上升。
一、因材施教,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教师不仅应该选择时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还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留意学生的性格及行为习惯,为不同的学生寻找到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对他们因材施教。
比如,对于平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班主任给他们创造机会,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表扬,让他们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对于太调皮的学生,班主任要留心观察,发现他们的长处,进行合理地引导。
此外,学生的不配合同样会造成班主任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懂得如何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班主任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还要求在班级管理中,能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灵活有效的奖惩制度;营造亲和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不惜赞美之词,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二、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爱的学习氛围
作为班主任,笔者前段时间狠抓了班级的学习成绩,在我的努力下,一部分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但還有一小部分同学停滞不前。对于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的学生,我进行了研究,发现无外乎这几类:
一、抱怨型学生。
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这类学生就开始抱怨,抱怨老师偏心,抱怨课代表不帮助,抱怨爸妈不支持。
二、闲话型学生。
这类学生,考试时,虽然自己没考好,反而看不得别人好,在班里散布流言蜚语,某某同学抄袭别人的,阅卷老师偏心给他打的分数高,还有过分的把一些成绩好的同学隐私都说出来,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降低别人抬高自己的目的。
三、狂话型学生。
有些同学在老师、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在班里大放狂话,谁不是我的对手,下次考试一定败在我手下,这点小知识难不倒我等等诳语。
分析这几类学生的表现,我觉得班主任要对这部分学生重视起来,如果任由这些同学散发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仅他们自己的成绩会被耽误,其他踏实学习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积极性易于被破坏,从而也会影响班风。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找这些同学谈话,及时地对他们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引导。
三、科学管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管理能力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外部的训练,还要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所以,端正学生的认识态度,对他们进行内在激励才是最重要的。
英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教育目的》一书中曾经说过:“发展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时自我约束,成果时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在怀特海看来,他认为学生自身是“发展”的主体,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只有靠他们自身发挥积极能动性来达成。如果用通俗点的话来翻译怀特海的话,就是“归根结底,学习是孩子们自身的事情。”
既然“学习是孩子们自身的事情”,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作为在教学第一线奋斗了多年的班主任,我认为教师的使命就是当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引路人。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学生的自主管理,老师如果能把管理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这比外部的施压强多了。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就要教会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自习时间,定时定量学习,不搞突击学习,不高集中复习。好成绩的取得要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此外,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懂就问有错就改,害羞心理怕别人笑话,让学生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
综上所述,在班级管理中,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班主任都要积极主动地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班主任工作;提高学习效率;因材施教
对于青少年来说,青春是美好的,也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之一。此时,他们正处在花一般的年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但是这个年纪的孩子也是最容易陷入坏习惯养成的阶段,如果在这个年纪没有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未来的人生中,他们将面临艰巨的学业压力和人生压力。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笔者对于农村初级教育的现状极为了解。相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农村孩子的面临的教育环境较差。一方面,由于外出务工和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农村学生的父母无法在孩子的学习及受教育的过程中,参与过多。另一方面,乡村初级中学也面临着教育水平低、教学方式落后等现状。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农村中学,大部分孩子无不面临着学习效率低下、玩游戏上网成瘾、早恋叛逆、行为失范等严重的问题。据笔者观察,大约有60%的学生没有学习方法,30%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80%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比例逐年上升。
一、因材施教,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教师不仅应该选择时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还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留意学生的性格及行为习惯,为不同的学生寻找到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对他们因材施教。
比如,对于平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班主任给他们创造机会,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表扬,让他们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对于太调皮的学生,班主任要留心观察,发现他们的长处,进行合理地引导。
此外,学生的不配合同样会造成班主任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懂得如何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班主任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还要求在班级管理中,能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灵活有效的奖惩制度;营造亲和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不惜赞美之词,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二、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爱的学习氛围
作为班主任,笔者前段时间狠抓了班级的学习成绩,在我的努力下,一部分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但還有一小部分同学停滞不前。对于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的学生,我进行了研究,发现无外乎这几类:
一、抱怨型学生。
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这类学生就开始抱怨,抱怨老师偏心,抱怨课代表不帮助,抱怨爸妈不支持。
二、闲话型学生。
这类学生,考试时,虽然自己没考好,反而看不得别人好,在班里散布流言蜚语,某某同学抄袭别人的,阅卷老师偏心给他打的分数高,还有过分的把一些成绩好的同学隐私都说出来,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降低别人抬高自己的目的。
三、狂话型学生。
有些同学在老师、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在班里大放狂话,谁不是我的对手,下次考试一定败在我手下,这点小知识难不倒我等等诳语。
分析这几类学生的表现,我觉得班主任要对这部分学生重视起来,如果任由这些同学散发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仅他们自己的成绩会被耽误,其他踏实学习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积极性易于被破坏,从而也会影响班风。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找这些同学谈话,及时地对他们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引导。
三、科学管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管理能力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外部的训练,还要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所以,端正学生的认识态度,对他们进行内在激励才是最重要的。
英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教育目的》一书中曾经说过:“发展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时自我约束,成果时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在怀特海看来,他认为学生自身是“发展”的主体,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只有靠他们自身发挥积极能动性来达成。如果用通俗点的话来翻译怀特海的话,就是“归根结底,学习是孩子们自身的事情。”
既然“学习是孩子们自身的事情”,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作为在教学第一线奋斗了多年的班主任,我认为教师的使命就是当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引路人。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学生的自主管理,老师如果能把管理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这比外部的施压强多了。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就要教会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自习时间,定时定量学习,不搞突击学习,不高集中复习。好成绩的取得要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此外,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懂就问有错就改,害羞心理怕别人笑话,让学生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
综上所述,在班级管理中,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班主任都要积极主动地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