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汤剂临床新用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ghost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子理中丸系由《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加附子而成,具有温中健脾作用.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泻泄,手足不温.本着中医“异病同治”的理念,临床运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心下痞、消渴、胸痹伴下肢水肿(慢性心衰)、复发性口腔溃疡伴慢性腹泻、便秘等疾病均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此文章从上述疾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其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麻黄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一般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麻黄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达标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在整体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有效达标时间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数据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行麻黄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可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治疗时间,提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及对远期神经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沈阳普德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人.对照组采用针刺法,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疼痛度、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比较2组患者神经肌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2.09%(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
目的 研究电针灸对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此次的100例研究对象均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选取,选例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12月,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灸治疗,对2组患者均进行连续1个月的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监测情况、血清IL-6、NF-kB、TNF-α水平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样本源自2018年8月—2020年7月鞍山市第三医院接收的此疾病患者,随机选择并1~76编号,抽签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
目的 探讨清肺涤痰汤鼻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炎症状态、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急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肺涤痰汤鼻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APACHE评分、炎症状态指标、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与观察组87.72%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93%显著降低,差异
古今临床医家多认为眩晕是以风、火、痰、虚、瘀致其病,而笔者认为气机升降失调,运行逆乱与眩晕的发生密切相关,气机升降不及与太过均可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致脑窍失养或被蒙蔽发为眩晕.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又主要表现为脏腑气机的升降失调,故可从肝与肺、脾与胃、心与肾等脏腑之气机升降失调来认识眩晕,并在治疗上以调理脏腑之气机升降出入为要点,使得脏腑虚实有度,阴阳平衡,气机升降有序则眩晕之疾可除.此文基于脏腑气机升降理论具体探讨眩晕并附医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