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和电针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IGF-I、IGF-IR、IGFBP-5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452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隔药灸和电针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IGF-I、IGF-IR、IGFBP-5蛋白及IGF-I mRNA的调节作用,探讨针灸治疗大鼠克罗恩病肠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电针组和药物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制备大鼠克罗恩病模型,应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胶原纤维增生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肠IGF-I mRNA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结肠IGF-I、IGF-IR、IGFBP-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胶原增生,IGF-I、IGF-IR、IGFBP-5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IGF-I mRNA表达显著增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电针组、药物组大鼠结肠胶原增生均显著减少,隔药灸组较电针组作用显著。隔药灸组、电针组、药物组大鼠IGF-I、IGF-IR、IGFBP-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隔药灸组对IGF-I、IGFBP-5蛋白的下调作用优于电针组。隔药灸组、药物组IGF-I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电针组变化不明显。结论隔药灸和电针能够下调结肠IGF-I、IGF-IR、IGFBP-5蛋白的异常表达,该作用可能是隔药灸和电针改善克罗恩病肠纤维化的重要机制。隔药灸能够下调IGF-I mRNA表达,对IGF-I、IGFBP-5蛋白的下调作用优于电针,该作用可能是其改善克罗恩病肠纤维化优于电针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正>"纤维"一词在中国《辞海》中的解释为:"纺织纤维"的简称,而"纤维艺术"一词则来源于英文"FiberArt",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纤维艺术
通过解读黄芪桂枝五物汤及相关仲景论述,明确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的"血痹""痿症"和坏疽的基本病机为气血津液亏虚。通过与相关方剂进行比较,加深对仲景关于血痹的
按照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进行设计和操作,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榨菜和新鲜蔬菜不同时段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为健康饮食提供依据。通过亚硝酸盐标准系列制作的标准曲线Y=0.01
目的:观察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变化,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孕前及妊娠早期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分析其变化。结果:妊娠早期血清TT3、TT4均高于妊娠前
<正>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推出新的PYTHON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系列的首批器件。PYTHON 300、PYTHON 500及PYTHON1300的分辨率分别为30万像素、50
针对空心杯电机转速控制需求,选取Cortex-M4内核的TM4C132GH6PM芯片,实现了μC/OS-III实时操作系统到微控制器的移植,并采用多任务方式优化设计了转速闭环控制器软件。实验结
为了建立"人在回路"图像制导导弹射手控制模型,对射手操作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法建立了射手模型的结构,用辅助变量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通过试验验证了射手
腓肠豆骨是临床上常见的人体籽骨,其引发的疾病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通过对腓肠豆骨及其引发的疾病进行了讨论,初步总结了腓肠豆骨在实际的临床中所产生的意义,希望能对
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在正态概率纸检验中引入相关系数等指标,将定性判断与定量判断相结合,使得检验结果更加客观。最后,将正态概率纸检验及其改进推广到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该文提出基于故障风险和维修效用的维修决策方法,对继电保护实现差异化维修。首先构建基于保护状态评价健康指数的实际故障率模型;其次引入风险理论,依据保护实际故障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