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员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探索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探究管制员在与相关设备进行人机交互过程中的相关特征,邀请8位管制学员进行材料观察实验,并通过眼动仪记录管制实验过程中的眼动数据,分析管制学员实验后的相关眼动数据。结果表明,被试在注视屏幕时距屏幕边界具有一定的范围,但是距不同的边界距离值不同;此外可以发现,被试对浅蓝色和绿色更加敏感。这一研究成果可在今后的管制员交互设备界面中加以应用,促进管制员的工作更加安全和高效。
  关键词:管制员;人机交互;界面范围;色彩偏好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2-0239-02
  人机界面f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HMI)也即用户界面,是人与计算机、设备或系统之间传递和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它可以实现计算机信息与人类认识形式之间的转换。而友好的人机界面可以使用户在接触时更加方便操作,想要的信息和功能都能方便找到和使用,HMI的性价比越来越高,即实现交互界面的人性化。
  当前阶段,研究人员对于人机交互的研究越来越成熟,在多领域均有应用。但对于管制员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洪远曾在人机交互的基础上研究了管制员的工作负荷问题,通过眼动实验及数据分析,得到相关眼动指标和管制员工作负荷之间的关系,便于今后建立管制员工作负荷测量模型。何潇等从管制员和飞行员的数据链通信角度出发,研究了CP-DLC人机交互界面存在的不足,并对相关界面进行了改进,这是对管制员人机交互探索的有效探索。而眼动技术是进行人机交互研究的有效方法,并得到广泛认可,例如数控机床操纵面板和智能界面设计等。
  由于从未有学者从基础研究中探索管制员在与管制相关设备进行人机交互时的注视特征,为了弥补这一研究不足,并为今后的管制交互设计提供设计参考,故开展下述相关的实验研究。
  1实验设计
  1.1研究对象
  根据人机交互研究的基本理论,发现交互问题的可能性,可用表示为公式:
  p=1-(1-A)n (1)
  其中,n为参与实验的人数。A是实验对象发现任一问题的可能性。且Nielsen和Landauer发现,λ=31%。本项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8人,根据公式可知,8名实验对象可以发现人机交互中94.9%的相关问题,实验具有可行性。
  所有实验对象均为管制学员,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无色盲、色弱或高度近视等影响实验结果的视觉缺陷。
  1.2实验目的
  1)测试用户的界面全局视觉搜索特点
  通过将三个不同形状(五角星、椭圆和圆角矩形)的实验素材铺满页面,以分析用户在进行视觉搜索时重点关注的区域,进而可以得出用户在扫视界面时最佳的范围和最优的长宽比。并且通过该实验,可以发现被试习惯的界面注释区域,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将重要信息或按钮置于该区域。
  2)测试用户的色彩偏好
  实验通过测试十种基本色(包括深红色、红色、橙色、黄色、浅绿色、绿色、浅蓝色、蓝色、深蓝色和紫色),探索管制员对颜色的敏感程度,作为今后相关软件设计配色的参考。
  1.3实验平台
  实验通过计算机与眼动仪共同搭建界面基础实验评估平台。计算机显示器为27英寸,分辨率为1920x1080。实验使用的眼动仪为Tobii X2-30 Compact,采样率为30Hz,它可实现无屏幕式眼动追踪,允许较大的头动范围,并且不会对被试形成干扰,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和稳定的追踪能力。在计算机上安装tobii眼动仪的运行软件后,可通过USB接线将眼动仪连接至计算机,并利用支架固定在电脑屏幕上进行实验。
  1.4实验过程
  1)实验前准备
  每位被试实验一次性完成。实验内容置于PPT中,每页PPT的自动播放时间为1min。全局视觉搜索特点测试共3页,色彩偏好测试共四页,增加黑、白两色后共12种基本色,拉丁方均匀排列于界面内,共设计不同的四种排列方式。
  2)实验步骤
  ①测试人员按照(1)中内容提前准备实验素材,并导人实验所用计算机中,并配置相关硬件设备并调试眼动仪;
  ②被试静坐于试验台前,主试讲解实验任务,并提醒被试在实验前眼动仪校准时的注意事项;
  ③被试进行眼动仪校准,校准后效果如图1所示:
  ④被试进行正式实验。依次观看7页PPT中的实验测试素材,每页素材的浏览时长为1min。
  1.5实验注意事项
  1)为使得校准结果准确且不影响后续使用,要求被试在进行眼动校准时,尽量不要眨眼;
  2)在测试对象进行眼动校准和实验的过程中,周围人应位于距眼动仪2m以外的位置,避免眼动仪捕捉到测试对象以外的瞳孔信息导致后续实验结果不准确。
  2数据分析及讨论
  2.1全局视觉搜索特点测试结果分析
  热点图可以反映管制员在实验中的浏览和注视情况,被试对某一区域的注视越多,该区域的颜色越偏向于红色。通过对8名被试的实验热点图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被试在屏幕上的主要注视区域,以被试5为例,其实验热点图如图2所示。
  因此,由热点图可见,不同被试间注视区域、注视时长有所差异f热点图红色分布区域有所差异。但主要集中在屏幕上方、中部、左侧区域。因此对8名被试的眼动数据热点图进行重合叠加后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l1=61.75 cm,l2=31.12 cm,且考虑到实验用的显示器可能与实际软件应用显示器存在一定差异,不能简单计算测量注视点集中区域与屏幕边界的距离,因此计算了注视区域与屏幕边界距离占屏幕边长的比值。计算结果如下表1所示。
  由计算结果可推断,被试的注视热点区域具有以下规律:
  1)在屏幕显示内容无差异的情况下,被试注视区域与屏幕左侧边缘的距离较小,相较于右侧,相差屏幕长度的2.2%,即被试观察屏幕左侧区域的内容更多;
  2)在屏幕显示内容无差异的情况下,被试注视区域与屏幕上端边缘的距离较小,相较于下方,相差屏幕宽度的5.4%,即被试观察屏幕上方区域的内容更多;
  3)以上(1)(2)中结果与当下多数网页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布局相符,因此在接下来的软件设计过程中,可将重点、重要信息主要布置在软件界面的左侧、上方位置;
  4)根据计算结果,可以认为,软件打开的默认界面也可按照这一被试注视习惯位置出现,并以长宽比约为2:1的比例为软件默认打开形式;
  5)该实验中设置了3个不同的界面,以避免实验内容差异导致的实验结果差异性,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的实验结果差异σ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智能问答系统的研究热度急剧飙升。区别于传统搜索引擎,智能问答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对基于中医的智能问答系统进行研究,可以为受限领域的问答研究提供经验。将中医知识智能问答系统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问句的分析理解,信息检索和答案返回,并使用基于传统规则的方式完成智能问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对13类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回答。  关键词:中医;智能问答;知识库;传统规则;
摘要:人工智能AI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被确定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少儿编程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少儿的计算思维,进而培养大量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当前我国少儿编程教育严重滞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可视化编程工具及其课程体系f以“编程猫”为例),以游戏化学习方式进行少儿编程教育,能有效弥补我国少儿编程教育教学体系陈旧
为实现真实质感,材质的应用在各种产品设计中都很普遍,Photoshop针对材质的应用与处理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方法,文中结合一款手镯产品的设计,对一些材质的创建和使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与更多的爱好者共同分享。
现如今可视媒体应用需求巨大,针对可视媒体资源具有的海量、多源、异构的特点,研究高效智能的可视媒体处理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重点综述了可视媒体技术中的编辑处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寄望于解决编辑处理中的结构问题,从而提升可视媒体应用的质量和效率。鉴于人们对可视媒体资源深度开发的迫切需要,本领域的研究对促进影视后期、动画创作、互动娱乐等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意义。
过去,人们接收新鲜的讯息往往是通过文字或者长视频等形式,相比较这些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看的内容,短视频的内容要更加多元化且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用户还拥有更多的自
摘要:文章以怎样才能在大规模场景中渲染出高效率和高真实感的烟雾效果为出发点,以GPU渲染管线流程为可编程基础,利用以纳维一斯托克斯流体动力学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简称NS方程)为基础,用大规模场景中的烟雾形态表现为密度场,通过基于光照的计算和硬件加速的体绘制算法来实时模拟场景中的烟雾效果。在实时渲染过程中,随机的加入风的扰动来使渲染效果更加真实。实验表明,该方法能高
摘要: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是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内容,Maflab具有强大的信号处理功能。本文利用Matlab仿真了I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中抽样间隔的选择和频谱混叠问题的实例,通过分析频谱图形和衰减数据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IIR数字滤波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IIR数字滤波器;脉冲响应不变法;频谱混叠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该文阐述了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綜合分析平台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设计出系统的技术路线,完成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实现撒拉族非遗资源的网络共享,最终达到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的目标。  关键词: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
文章对面部表情追踪技术在VR设备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面部表情追踪的原理加以说明,分析了以接触式传感器和非接触式传感器为基础的两种面部表情追踪技术。并通过对虚拟现实设备发展概况的介绍,着重阐述了VR设备中面部表情追踪技术硬件系统实现的三种主流类型,并对这三种类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以主流的VR头戴式显示设备为开发平台的面部表情追踪技术在各领域内的应用,并对面部表情追踪技术的应用前景
本文结合宁夏某高职学院优厚的硬件基础条件,从该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引企入校、共建共享实训中心情况、开展生产实习实训情况三个方面阐述目前西部高职学院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