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完善组织体系、科学运行体系,不断强化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执行力,促进企业自身发展长治久安。
【关键词】管理体系;企业综治;执行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中央到地方的一项长效管理机制。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企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发展顺利推进的重要角色。因此,强化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企业稳定,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的不可松懈的重要任务。而就企业自身而言,高度集中的管理,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相对单一的管理对象,在组织管理上更具有优势,综治工作的布置、检查、落实能够更为快捷有效。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完善管理体系,强化执行力,确保企业综治的一方平安。
首先,健全的制度体系,是保证综治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意识形态的工作,相对生产经营来说操作弹性大,在企业不稳定的时候会成为工作的焦点,在平稳运行的时候又容易被弱化甚至被忽视。没有制度的约束力,企业综治工作就难以持久、有效地推进。具体讲,健全制度体系就是应该在法律的范畴内,在上级部门指导的框架下,根据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一套指令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各项长效制度,如责任分工制、目标管理制、工作例会制、检查考核制、首问责任等;各项报告制度:如述职报告、动态情况报告、定期报表制等;各项登记台帐制度:如来访登记制、分流督办登记制、办案跟踪记录等;各项奖罚制度:如考评奖惩制、过错问责制、一票否决制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明确责任,明确任务,保证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其次,完善的组织体系,是保证综治执行力的前提条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保证组织体系中领导、机构、人员“三个到位”,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做到常抓不懈。领导到位,是要确实落实企业综治领导责任分工。党政一把手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首要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好具体领导责任,各分管领导要对所管部门、单位负领导责任;机构到位,是要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企业综治工作的抓手。企业各级都应成立领导机构,建立相对独立的综治办。综治任务要逐级层层分解,所属基层二级单位也要层层签定责任状。要根据企业实际,建立不同专业的工作小组,加强应急反应。要积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以人为本,把维护企业稳定作为发挥党委、支部和党员作用的着力点;人员到位,是要强化综治队伍建设。合格的综治工作干部应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一要能干,尤其是具有处置紧急、复杂、敏感问题的能力;二要肯吃苦,因为综治工作本身就是“苦差事”;三要有毅力。维护稳定的工作常常需要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的意志力。要确保综治有人管事并愿管事,就应配齐配强专职干部,并且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第三,科学的运行体系,是综治工作有效性的根本保障。建立企业综治的科学运行体系,主要是注重工作内容的全面细致性和工作方法的科学有效性。综治工作的内容可分为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和应急工作三方面:日常工作,主要是抓目标管理,抓基本任务的制定、检查与落实,保证综治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重点工作,主要是安全管理,这是企业的性能所决定的,任何一项安全隐患都可能对企业稳定产生严重后果。要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燃;应急工作,主要是处理信访和突发事件。企业是职工集中聚集的地方,利益关系相对一致,一旦矛盾爆发,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信访是维稳的窗口,也是化解矛盾的前哨,要责任到人,及时排查和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做好应急预案,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危害和负面影响。
企业综治工作在方法上应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自律与激励相结合。综治工作的首要意义在于防范,平时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企业的平安和稳定。但在企业平静的时候自律意识往往就会淡化,督促认真履职的最有效办法是强化考核机制,层层与业绩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分明;二是动态与静态管理相结合。“静态”就是不断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序操作。“动态”就是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与情况变化,常创常新,更加有的放矢;三是上下相结合。综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任何人都不可能大包大揽。只有自上而下建立完善的工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综治工作任务才能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方平安。
完善上述管理体系,就基本解决了企业综治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的问题。有利于企业强化综治任务的执行力,更好地履行维护稳定的重要社会职责,同时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身发展长治久安。
【关键词】管理体系;企业综治;执行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中央到地方的一项长效管理机制。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企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发展顺利推进的重要角色。因此,强化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企业稳定,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的不可松懈的重要任务。而就企业自身而言,高度集中的管理,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相对单一的管理对象,在组织管理上更具有优势,综治工作的布置、检查、落实能够更为快捷有效。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完善管理体系,强化执行力,确保企业综治的一方平安。
首先,健全的制度体系,是保证综治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意识形态的工作,相对生产经营来说操作弹性大,在企业不稳定的时候会成为工作的焦点,在平稳运行的时候又容易被弱化甚至被忽视。没有制度的约束力,企业综治工作就难以持久、有效地推进。具体讲,健全制度体系就是应该在法律的范畴内,在上级部门指导的框架下,根据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一套指令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各项长效制度,如责任分工制、目标管理制、工作例会制、检查考核制、首问责任等;各项报告制度:如述职报告、动态情况报告、定期报表制等;各项登记台帐制度:如来访登记制、分流督办登记制、办案跟踪记录等;各项奖罚制度:如考评奖惩制、过错问责制、一票否决制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明确责任,明确任务,保证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其次,完善的组织体系,是保证综治执行力的前提条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保证组织体系中领导、机构、人员“三个到位”,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做到常抓不懈。领导到位,是要确实落实企业综治领导责任分工。党政一把手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首要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好具体领导责任,各分管领导要对所管部门、单位负领导责任;机构到位,是要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企业综治工作的抓手。企业各级都应成立领导机构,建立相对独立的综治办。综治任务要逐级层层分解,所属基层二级单位也要层层签定责任状。要根据企业实际,建立不同专业的工作小组,加强应急反应。要积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以人为本,把维护企业稳定作为发挥党委、支部和党员作用的着力点;人员到位,是要强化综治队伍建设。合格的综治工作干部应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一要能干,尤其是具有处置紧急、复杂、敏感问题的能力;二要肯吃苦,因为综治工作本身就是“苦差事”;三要有毅力。维护稳定的工作常常需要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的意志力。要确保综治有人管事并愿管事,就应配齐配强专职干部,并且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第三,科学的运行体系,是综治工作有效性的根本保障。建立企业综治的科学运行体系,主要是注重工作内容的全面细致性和工作方法的科学有效性。综治工作的内容可分为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和应急工作三方面:日常工作,主要是抓目标管理,抓基本任务的制定、检查与落实,保证综治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重点工作,主要是安全管理,这是企业的性能所决定的,任何一项安全隐患都可能对企业稳定产生严重后果。要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燃;应急工作,主要是处理信访和突发事件。企业是职工集中聚集的地方,利益关系相对一致,一旦矛盾爆发,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信访是维稳的窗口,也是化解矛盾的前哨,要责任到人,及时排查和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做好应急预案,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危害和负面影响。
企业综治工作在方法上应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自律与激励相结合。综治工作的首要意义在于防范,平时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企业的平安和稳定。但在企业平静的时候自律意识往往就会淡化,督促认真履职的最有效办法是强化考核机制,层层与业绩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分明;二是动态与静态管理相结合。“静态”就是不断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序操作。“动态”就是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与情况变化,常创常新,更加有的放矢;三是上下相结合。综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任何人都不可能大包大揽。只有自上而下建立完善的工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综治工作任务才能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方平安。
完善上述管理体系,就基本解决了企业综治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的问题。有利于企业强化综治任务的执行力,更好地履行维护稳定的重要社会职责,同时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身发展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