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讲课老师听

来源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上举行“走进‘三坊七巷’”公开课,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兴奋不已。这堂课真特别,同学们站在讲台上“主讲”,老师成了听课的“学生”。
  
  开设新课程
  
  “走进‘三坊七巷’”活动是学校新开设的综合实践课。陈丽莲老师说,实践课由同学们唱主角,老师只是进行指导。听说由自己讲课,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
  陈老师冒着酷暑,领着大家第一次走进“三坊七巷”,同学们摇着头,捂着鼻子说:“老师,这有什么好看的?”“这儿能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古老幽静的小巷里,陈老师讲述一个个动人的传奇故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用自己的生命唤醒民众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读书人陈烈智斗福建太守陈谨……
  感人的故事打动了大家,同学们对这一群老房子产生了兴趣。
  
  实地考察
  
  同学们行动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去实地考察。
  为了弄清一个地名的来历,他们上网查询,一遍又一遍走访“三坊七巷”的老居民。有的同学甚至发动家人和自己一起做调查。董金兰缠着妈妈,两个人带上相机,骑着自行车,一口气走完“三坊七巷”,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古旧建筑、有意义的碑文,一一拍下来。张池听不懂巷内老人讲的福州方言,拉着奶奶做翻译。
  在严复故居的天井里,同学们发现了几口陶瓷大水缸,里面养了许多鱼。大家纳闷,为什么不用透明的缸子养鱼?看见里面的水已变绿,同学们自作主张给鱼换水。查阅资料后,大家发现闹了大笑话:陶瓷缸是为了防火用来蓄水的,里面养鱼是防止水发臭。
  


  “领衔主演”
  
  一次又一次走街串巷,辛辛苦苦准备一个多月,大家终于盼来了上公开课的这一天。同学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大家拿出自己的调查报告,饱含深情地介绍“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和现状,为如何保护它献计献策:有的说要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市民筹款将“三坊七巷”修复;有的说,用高科技平移法将有价值的房子移到一起保护起来;有的说请专家将房子移到另一处,建成游览区,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又能给政府创收……“小主人”的精彩表现,赢得听课老师热烈的掌声。
  综合实践课,同学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在开放的大课堂里,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了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精神。同学们说,这样的课真有意思!
  
  ·小兔收藏夹·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中心一处古老的建筑群,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安民巷、黄巷、宫巷、吉庇巷。翻译家严复、著名女作家谢冰心、革命烈士林觉民等曾在这儿居住过。
其他文献
大家好,我叫三毛,我流浪过,也当过兵,我的故事家喻户晓,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我的爸爸——  一定有同学疑惑:三毛明明是个孤儿,哪里来的爸爸呢?其实,张乐平是三毛系列漫画的作者,我的形象就是他创作出来,继而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所以,说张乐平先生是我的爸爸,一点也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