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建筑。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具有普通性,裂缝一旦形成,就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使构件的承载力降低,还可能威海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w.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温差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built around a concrete building.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the crack problem is common in the crack, once formed, it will reduce the dur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decrease, may also the safe use of Weihai building, concrete crack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 control technology; temperature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既多且杂,总的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原材料方面的问题;设计的缺陷;施工和护养方面的问题。第一,原料方面的问题。矿渣水泥相比于普通水泥具有较大的收缩性并且水化热低,水泥的活性越高、颗粒越细其表面积的收缩就会越大。一般来说只有配筋率越大,收缩才会越小,但是配筋率的增加也会同时增加混凝土的拉应力。为满足施工的操作要求并且能够减少用水量,混凝土生产商经常会掺加一些减水剂和缓凝剂,这些外加剂虽然可以延缓水化物的生长速度,使其生长更为充分,延长了混凝土凝结时间,加快了水分挥发的速度,但是水分的挥发也会在同时引发干缩裂缝。第二,设计的缺陷。设计的缺陷主要会在混凝土收缩和温差沉降时导致最顶层的楼板产生较大的裂缝。设计规范往往只是单纯地重视强度,没有充分考虑到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房屋的阳台一般会受到纵横两个方向的剪力墙和梁的约束,这就限制了楼板的自由变形,从而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建筑设计的不合理和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也会产生构件裂缝。若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将无法自由伸缩,一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一定会造成板的裂缝。第三,施工和护养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或搅拌不均匀,浇筑的顺序不科学或速度太改变了混凝土的质量,养护时湿度不够或温度过高等。
二、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主要分为三大类: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和塑性裂缝。1.温度裂缝的特点是表面温度裂缝的走向没有规律性,大面积结构的温度裂缝经常是纵横交错,而梁板式或较长结构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进贯穿的温度裂缝,裂缝会沿着全长分段出现,一般中间位置密集,裂缝宽带变化不大。这种裂缝一般会在在施工期发生,冬天时裂缝宽度较宽,夏天时裂缝宽度较窄,宽度明显受到温度的影响。2.干缩裂缝一般都是表面性裂缝,裂缝的宽度比较细,其走向没有固定的规律,看上去纵横交错。对于大体积的结构来说,裂縫更多地出现于平面部位,也有一定的概率出现在侧面,一般伴随着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变化来发展。3.塑性裂缝一般在结构的表面出现,裂缝之间互不连贯且长短不一、形状没有明显的规则。塑性裂缝又称龟裂,属于干缩裂缝,出现普遍。三、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分类,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自然包括温度裂缝的防治、干缩裂缝的防治和塑性裂缝的防治,此外本节还将简要介绍徐变裂缝、沉降裂缝以及施工裂缝的防治。第一,温度裂缝的防治是要控制混凝土的内部约束,要将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的温差控制在摄氏25度以内。这就要求对需要进行加热护养的构件,升降温不宜过快,每小时的升降温要控制在摄氏10度以内。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温养护,特别是在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开始变大的时候,应该增加拆模时间,使温度差不超过摄氏25度。外部约束也可能造成混凝土的温度裂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要注意以下几点:尽量使用中热甚至低热水泥;不要在夜间和天气炎热的时候浇筑混凝土;让徐变特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使温度应力得到削弱;使用分层分块浇筑的手段;要避免降温和干缩的共同作用。使用低热水泥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并能有效温升,还可以通过冷却水管的方法进行水冷,或掺入少量的石块吸收热量,这样还能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使用分层分块浇筑的手段可以让施工缝得到合理的社设置,这样就能加快散热。降温和干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应力的叠加,为了避免混凝土的开裂,可以将水泥量8%左右的VEA微膨胀剂添加到混凝土中,就能抵消共同作用引发的混凝土收缩。第二,对于收缩干缩裂缝的防治,主要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混凝土的早期护养;增加混凝土的表面抹压;密封保水,使水分难以蒸发;要及时张拉预应力构件;调节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早期护养是指在浇筑完混凝土之后,要用塑料薄膜或草垫等物将混凝土裸露的表面覆盖,此外还要经常淋水保湿。若施工地区风多、气候干燥,则更应该及早护养,并延长覆盖时间、增加淋水的频率。增加混凝土的表面抹压不宜过分,不要出现过分抹压的情况。密封保水一般使用覆盖和养护剂的方法,如果可以最好能够设置挡风墙或其他手段来减少空气的流动,是水分的蒸发变慢,达到保湿的目的。调节配合比是要控制砂、石的含泥量,使水灰比和砂率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证混凝土抗拉强度。第三,塑性裂缝的防治必须要提高混凝土抗裂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收缩量,为此应该在配制混凝土时将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石子要选择要依据级配的情况,从而减小空隙出现的概率和砂率。第四,其他裂缝的防治。徐变裂缝的防治主要是加大端头的截面高度、减少非预压区、增加堆放时间、加大端头支承垫板,从而将压力分布层改良以消减应力的集中;沉降裂缝主要沿水平钢筋的通长方向出现于混凝土的表面,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尽量减少布点下料的位置、降低模板和钢筋温度、避免钢筋粘带泥浆现象的出现、用水湿润模板和钢筋;施工裂缝的防治手段主要有使用隔离剂、避免构件在运输中出现碰撞和晃动、按规定设置大型构件的吊点、冬期施工时在混凝土中掺加氯盐早强剂等。
四、结束语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提高工程建筑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理虎. 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13) .
[2] 何华,吴海军,高宇,陆萍. 国内外标准中基于耐久性的混凝土裂缝限值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3] 丁璐瑶,张同波,于德湖,赵海洲. 地暖管地面混凝土裂缝试验研究[J]. 施工技术, 2011,(12) .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温差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built around a concrete building.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the crack problem is common in the crack, once formed, it will reduce the dur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decrease, may also the safe use of Weihai building, concrete crack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 control technology; temperature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既多且杂,总的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原材料方面的问题;设计的缺陷;施工和护养方面的问题。第一,原料方面的问题。矿渣水泥相比于普通水泥具有较大的收缩性并且水化热低,水泥的活性越高、颗粒越细其表面积的收缩就会越大。一般来说只有配筋率越大,收缩才会越小,但是配筋率的增加也会同时增加混凝土的拉应力。为满足施工的操作要求并且能够减少用水量,混凝土生产商经常会掺加一些减水剂和缓凝剂,这些外加剂虽然可以延缓水化物的生长速度,使其生长更为充分,延长了混凝土凝结时间,加快了水分挥发的速度,但是水分的挥发也会在同时引发干缩裂缝。第二,设计的缺陷。设计的缺陷主要会在混凝土收缩和温差沉降时导致最顶层的楼板产生较大的裂缝。设计规范往往只是单纯地重视强度,没有充分考虑到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房屋的阳台一般会受到纵横两个方向的剪力墙和梁的约束,这就限制了楼板的自由变形,从而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建筑设计的不合理和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也会产生构件裂缝。若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将无法自由伸缩,一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一定会造成板的裂缝。第三,施工和护养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或搅拌不均匀,浇筑的顺序不科学或速度太改变了混凝土的质量,养护时湿度不够或温度过高等。
二、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主要分为三大类: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和塑性裂缝。1.温度裂缝的特点是表面温度裂缝的走向没有规律性,大面积结构的温度裂缝经常是纵横交错,而梁板式或较长结构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进贯穿的温度裂缝,裂缝会沿着全长分段出现,一般中间位置密集,裂缝宽带变化不大。这种裂缝一般会在在施工期发生,冬天时裂缝宽度较宽,夏天时裂缝宽度较窄,宽度明显受到温度的影响。2.干缩裂缝一般都是表面性裂缝,裂缝的宽度比较细,其走向没有固定的规律,看上去纵横交错。对于大体积的结构来说,裂縫更多地出现于平面部位,也有一定的概率出现在侧面,一般伴随着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变化来发展。3.塑性裂缝一般在结构的表面出现,裂缝之间互不连贯且长短不一、形状没有明显的规则。塑性裂缝又称龟裂,属于干缩裂缝,出现普遍。三、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分类,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自然包括温度裂缝的防治、干缩裂缝的防治和塑性裂缝的防治,此外本节还将简要介绍徐变裂缝、沉降裂缝以及施工裂缝的防治。第一,温度裂缝的防治是要控制混凝土的内部约束,要将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的温差控制在摄氏25度以内。这就要求对需要进行加热护养的构件,升降温不宜过快,每小时的升降温要控制在摄氏10度以内。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温养护,特别是在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开始变大的时候,应该增加拆模时间,使温度差不超过摄氏25度。外部约束也可能造成混凝土的温度裂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要注意以下几点:尽量使用中热甚至低热水泥;不要在夜间和天气炎热的时候浇筑混凝土;让徐变特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使温度应力得到削弱;使用分层分块浇筑的手段;要避免降温和干缩的共同作用。使用低热水泥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并能有效温升,还可以通过冷却水管的方法进行水冷,或掺入少量的石块吸收热量,这样还能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使用分层分块浇筑的手段可以让施工缝得到合理的社设置,这样就能加快散热。降温和干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应力的叠加,为了避免混凝土的开裂,可以将水泥量8%左右的VEA微膨胀剂添加到混凝土中,就能抵消共同作用引发的混凝土收缩。第二,对于收缩干缩裂缝的防治,主要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混凝土的早期护养;增加混凝土的表面抹压;密封保水,使水分难以蒸发;要及时张拉预应力构件;调节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早期护养是指在浇筑完混凝土之后,要用塑料薄膜或草垫等物将混凝土裸露的表面覆盖,此外还要经常淋水保湿。若施工地区风多、气候干燥,则更应该及早护养,并延长覆盖时间、增加淋水的频率。增加混凝土的表面抹压不宜过分,不要出现过分抹压的情况。密封保水一般使用覆盖和养护剂的方法,如果可以最好能够设置挡风墙或其他手段来减少空气的流动,是水分的蒸发变慢,达到保湿的目的。调节配合比是要控制砂、石的含泥量,使水灰比和砂率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证混凝土抗拉强度。第三,塑性裂缝的防治必须要提高混凝土抗裂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收缩量,为此应该在配制混凝土时将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石子要选择要依据级配的情况,从而减小空隙出现的概率和砂率。第四,其他裂缝的防治。徐变裂缝的防治主要是加大端头的截面高度、减少非预压区、增加堆放时间、加大端头支承垫板,从而将压力分布层改良以消减应力的集中;沉降裂缝主要沿水平钢筋的通长方向出现于混凝土的表面,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尽量减少布点下料的位置、降低模板和钢筋温度、避免钢筋粘带泥浆现象的出现、用水湿润模板和钢筋;施工裂缝的防治手段主要有使用隔离剂、避免构件在运输中出现碰撞和晃动、按规定设置大型构件的吊点、冬期施工时在混凝土中掺加氯盐早强剂等。
四、结束语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提高工程建筑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理虎. 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13) .
[2] 何华,吴海军,高宇,陆萍. 国内外标准中基于耐久性的混凝土裂缝限值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3] 丁璐瑶,张同波,于德湖,赵海洲. 地暖管地面混凝土裂缝试验研究[J]. 施工技术, 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