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策略分析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s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进行高中教育教学时,教师也更加地重视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中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愈加得复杂,学生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也更大,这便要求在进行高中教学时,教师必须重视立德树人。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立德树人是高中语文教学和德育的需要。但就当前而言,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思想的实施上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便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存在的问题,将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立德树人;素养
  立德树人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所以,教师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认识到立德树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
  一、高中语文立德树人教学现状及必要性
  (一)高中语文立德树人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都不够重视素质教育,特别是进行高中教学的时候,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功利性都非常的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高考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这也导致了道德素养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很多高中生对社会没有责任、对他人没有诚信、对家长没有感恩。其次,教师不够重视传统美德方面的教学,教学的过程中过度地重视学生成绩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教学,很多学生没有爱心,对国家也没有情感。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不良思潮进入我国,学生的观念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学生没有精神支柱,思想方面也比较空虚,学生道德素养比较低下,甚至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也不愿意学习。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做好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德育教学的目标也很难实现,这也给高中语文立德树人教学更好地进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
  (二)高中语文立德树人教学必要性分析
  党的十九大要求必须转变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真正的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新课改理念也要求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文化自信心,将语文教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必须认识到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给学生更好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以德树人的策略分析
  立德树人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比较多,教师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不但需要重视知识教学,还必须落实以德树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给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将教师德育引导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和其接触比较多的人,教师本身的道德素养也会直接给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造成极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德育价值的挖掘,将自己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2]。首先,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师德素养的强化。教师本身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教师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自身师德素养提高,严格地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的学生,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其次,教师必须重视敬业精神的提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做好立德树人教育便必须重视自身敬业精神的培养,教师敬业精神能够将其当前的教学状态体现出来,也能够很好的折射教师本身的生活态度。教师也必须认识到自己敬业精神给学生学习和成长造成的影响。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认真踏实,坚守自己的岗位,通过敬业精神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质。
  (二)重视学生立德树人意识的激发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新时期,教师想要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必须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公平的对待爱护每一个学生,进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3]。生本意识的树立要求教师教学的时候,尊重教育和学生发展的规律,并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来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时,必须关注学生需要的内容,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来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重视学生的想法,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去,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
  (三)通過情境的创设,在情境中做好立德树人教育
  教师想要在高中语文中做好立德树人教育,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情感审美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学习和感悟主题内涵,理解文章中的内容。语文课本中不但人文内涵知识比较多,德育知识也比较多,学生本身便是一个有感情的生命体,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将学生的情感唤醒。比如,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运用到情境创设中来,多媒体本身比较的生动和形象,能够将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起来,也可以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的思考和分析,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德育情境,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比如,教师在进行《我与地坛》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命运交响曲》运用进来,并且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渲染情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作者和命运抗争的精神,学生的情感也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做好立德树人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想要做好立德树人教育有必要将德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来。文如其人,学生想要写出好的文章,必须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做好德育教育[4]。学生写作的作文能够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质以及语文综合素养很好地反应出来。高中生所处的阶段是青春期走向成年期的重要阶段,学生的思想和三观还不够成熟,这便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学生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教师也可以通过作文批改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若是发现存在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好立德树人教育,教师可以选择和德育有关的题目,比如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自信有关的写作主题,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优点;想要做好感恩教育,教师可以设计和感恩有关的主题,让学生来写作;若是想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和爱国有关的材料,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更好的感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德育素养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此外,作文评价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教师能够利用作文来更好地了解学生当前思想状况,也可以通过批改作文来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教师必须认真地写评语,绝对不能够三言两语或者千篇一律,而是根据每篇作文来撰写不同的评语,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学生的作文情况,通过作文评语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若是学生存在消极心理或者不健康心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其道德素养。
  (五)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也是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的进行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丰富其精神生活、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陶冶心灵,磨炼意志、提高审美能力,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5]。课外阅读书籍种类非常多,有些内容积极向上,有些内容也是文化糟粕,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课外读物,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读物推荐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当前的语文水平来将适合学生的读物推荐给学生。教师想要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名人传记和文学名著,这样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的感受人生百态,学生的思想也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在鉴赏和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分辨美丑和善恶,名人传记中的人物往往都比较积极向上和坚韧不拔,学生在进行传记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感受其人生和艰难,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定的鼓舞,这样对于学生自强不息精神的养成非常重要。
  (六)在课外实践过程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学生道德素养的组成部分比较多,比如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等,若是其中出现问题,那么立德树人效果也很难真正的提高,这便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必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课外活动实践对于学生意志养成和道德素养提高非常重要。高中语文新课改也要求重视实践活动,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在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書画展览中去,开办黑板报,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必须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活动本身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只有这样立德树人教育才可能真正的落到实处[6]。当前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网络游戏,沉迷于网络,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网络的利弊,并让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逐步地养成正确的网络观念,正确的认知网络,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并且,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还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的拓展其视野,提高其能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平台展示自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会有明显的提高,教师不但能够做好立德树人教育,还能够切实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教师不但需要重视语文知识教学,还必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好立德树人教育。而想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深入的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立德树人的切入点,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给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玉琴.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施与优化[J].清风,2020(24):39.
  [2]李红宝.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126-127.
  [3]苏欢、饶娟.高中语文课堂中立德树人的诵读教学策略探析[J].课外语文,2019(36):119-120.
  [4]张晓毓.强化立德树人教育重视核心素养养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使用与教学策略建议[J].基础教育论坛,2019(30):6-7.
  [5]王杰.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途径的多元化探究[J].课外语文,2019(07):190-194.
  [6]王炳宏.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8(12):225.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载体,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着手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机会与平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培训;教学方法  语言的内在表现是思维,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支撑学生高质量的言语表达,因而要想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性学科,离不开学生的英语思维
摘 要: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不仅需要学生牢固的记忆,更要深刻的理解,灵活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讲解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电磁感应知识的重要性,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该部分知识学习中。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物理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生活;应用  电磁感应是19世纪物理领域伟大的发现,其加深了人们对电与
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建党时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
<strong>Background:</strong> Young and intact skin is highly responsive. As skin ages, its responsiveness decreases. Production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the skin slows down and signs of skin aging appear. External influences like UV radi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