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要波澜起伏”导写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展示】
  在线条中,数曲线最美,最有魅力。而提笔作文,于“水穷山尽之处,偏宜突起波澜”(李渔《闲情偶寄》),同样能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生姿,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古人告诫我们“文似看山不喜平”。真正能吸引读者的文章,宜曲径通幽,忌一览无余;宜风生水起,忌水平山静。
  【技巧点拨】
  1.反复延迟法。
  这是民间故事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去寻宝或救人的英雄,先前几个(或者几次)总是难以成功。小说家运用反复延迟法给情节的推进设置一个个障碍,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倚赖作家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让作品充满血肉,产生十足的魅力。有一篇题为《最贵的捐赠》的满分作文,故事简单,情节推进曲折,就得益于考生成功地运用了反复延迟法。文章写的是母亲劝小女孩捐洋娃娃,小女孩迟疑不动,这是第一次延迟。母亲生气,小女孩急红了脸,嘟着嘴说不出话,这是第二次延迟。“我”误会小女孩,小女孩跺着脚,急得满脸通红,这是第三次延迟。母亲要小女孩回家去拿捐赠的物品,小女孩说不用回家去拿,磨蹭着来到捐赠点,这是第四次延迟。这一次又一次的延迟,让读者被小女孩在捐与不捐之间的欲言又止所吸引,急于知道其中的缘由。文末得知小女孩要为灾区失去妈妈的孩子捐妈妈之后,她之前所有的迟疑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小女孩舍不得妈妈,又想让灾区的小朋友获得母爱、拥有幸福。几次“反复延迟”也构成了故事的核心细节,很有“看点”。
  2.悬念设置法。
  这是叙事类作品常用的技法。巧设悬念一般借助以下两种方式:
  (1)倒叙。即把事件动人的结局或某个动人的环节放在开头叙述,借以吸引读者。比如《她俩终于和好了》一文的开头:“小花和二妞终于和好了,308寝室立刻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小花和二妞终于和好”这是个动人的结局,它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2)设疑。即有意设置疑念,让读者急于看下去。如有一篇题为《捐》的小小说,开头就写道:“妻告诉我,这几天女儿早点吃得很少,每次攒下两元钱。”为什么吃得很少?为什么每次攒下两元钱?这两个“无疑而问”,设置了悬念。
  3.抑扬结合法。
  叙事性作品运用此法,能使文势跌宕曲折,摇曳生姿。借助强烈的文势反差,为后文铺垫蓄势,使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真实可信。如习作《十年》中,写“我”与小弟弟十年间发生的生活小事,于细微处见关爱。尤其耐读的是先抑后扬的运用,作者在“起伏”中显真情。小弟弟的出生,夺走了父母给“我”的爱,“我”嫉妒,充满恨意,这是“抑”;弟弟伸手抓住“我”的细节,让“我”开始接触他,亲近他,这是“扬”;“我”与弟弟闹别扭,动手教训他,这是“抑”;当爸妈要对“我”动用“家法”时,弟弟吓坏了,大哭,伸开双臂护“我”,让“我”感动,这是“扬”。习作在不断的“抑扬”之间,真切地表达出了姐弟之间沉甸甸的亲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学生习作】
  课间,绽放的花朵
  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   莫湘雨
  “丁零零”,下课了。我禁不住春姑娘的诱惑,放下书本、走出教室,倚在栏杆上。围墙边的石榴花开了,红艳艳的,像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挂在树枝上;围墙外是黄灿灿的油菜花,一块块,一束束,构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还有那不知名的白色花儿,似珍珠,又似雪粒……
  赏过美景,我正要离开走廊,忽然发现我的鞋带散了。我摇摇头,蹲下身子来系它,可怎么也系不上,总觉得短了一截。呀,原来不是我的鞋带散了,而是不知什么时候打了个死结。我只好尝试着解开它,可我粗粗的手指、短短的指甲笨笨拙拙的,怎么也拿它没办法。我有些懊恼了:真是麻烦!哼,要不是我现在只有这么一双鞋,我真想把它从四楼扔下去,让它死个痛快!
  “怎么啦?”闻声,我抬起头,见枝花抱着一堆数学作业站在我面前。“我鞋带‘死’了!”我差点没哭出来。“啊?”枝花將作业放在一边,笑着蹲了下来,“没事,没事,我帮你解开。”看着她柔嫩白净的手碰我这脏兮兮的鞋子,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见她如此热情,我也便蹲下来随她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鞋带仍然倔强地打着死结。天哪,连枝花那十根灵巧的纤纤玉指都奈它不何,看来这结是“结”定了。看着一滴滴豆大的汗珠从枝花的头上流了下来,我有些不知所措。“算……”还没等我说完,枝花突然跑进了教室。我叹了口气,缓缓站起来:“哎,腿都麻了。”
  正当我已经做好了一回家就赐它一死的决定时,枝花又出来了。只见她用手背蹭去额上的汗珠,然后得意洋洋地拿出了一个曲别针。“这……不是你的星级学生牌上的吗?”“对呀,我嫌它麻烦就把牌子揪掉了。”她蹲下来,用那闪着光的针拨弄我的鞋带。“可是……”“不要紧,”她打断了我的话,好像知道我要说什么似的,“到时候再补办不就行啦,只要五块钱,再说我本来就想换一个呢!”我不由得笑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谢。“好啦!”枝花解开了死结,又小心翼翼地系上了一个工工整整的蝴蝶结。“真是笨!”她朝着我笑,露出了那一排整齐的白白的牙齿。正当她为自己的“丰功伟绩”得意时,一个同学问道:“枝花,你还没把作业送到老师那儿去呀?”她这才“醒”过来,惊惊乍乍地叫着:“呀,忘了!”赶紧抱起作业,飞一般冲了出去。我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看着脏脏的鞋上小巧精致的蝴蝶结,我默念了一声:“谢谢!”
  【评语】这是一篇有意趣的记叙文。作者运用摇曳生姿的手法,把枝花热心相助的全过程写得曲折、细腻、有趣。你看,面对鞋带的“死结”而“我”束手无策,一折;枝花出手援助,也“奈它不何”,二折;枝花取用自己学生牌上的引针,“我”不忍心,劝她放弃,三折。枝花灵巧地解开了“死结”,并将鞋带系成蝴蝶结,这个细节很精妙。寻常的课间十分钟,写得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居然开绽出了一枝生活的花朵,弥散的是同学友情的芬芳。
其他文献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物品格也各具特色。花有几样红,人物各不同。有的尊老爱幼,有的恪尽职守,有的言行一致,有的勤俭持家,有的乐于奉献……不过,事由人生,人因事显,我们要想成功地刻画人物形象,就必须选取最能表现人物品格的典型事例,并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生动地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使之呼之欲出。  一、选好写作对象  在周围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自己熟悉的,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以
期刊
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做个诚实的人。(开篇点题,言简意赅。)   九岁那年的一天,母亲带我去集市买菜。来到一个菜摊前,母亲弯腰挑起了土豆。看着母亲干裂粗糙的手,想起平日里母亲劳累的样子,一个可怕的念头涌上心头:这么多菜,我拿点什么吧。对卖家来说不影响什么,但至少能帮帮妈妈。(心理描写,为下文偷拿土豆做铺垫。)  正当我胡思乱想时,“咕咚”一声,一个大土豆滚到我脚边。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太太在挑土
期刊
一轮红日高高地悬挂在空中,炽热的阳光冷不丁地打在人们身上,感觉火辣辣的。  街道上空无一人,小狗趴在门前吐着舌头,摇着尾巴,眺望远方。知了在树枝上引吭高歌,开启它的演唱会模式,鸟儿拍着羽翼丰满的翅膀越飞越高,欲直冲九霄,看世间百态。  人们手中的蒲扇摇了又摇,扇了又扇。钟表,在滴滴答答地响,时间如沙漏,在一点一滴地流失。大人们偶尔还会哼上几段小曲,唱完后又得意地笑一笑。  我走出家门,这世界如火炉
期刊
如果把回忆比作一望无际的夜空,那么,曾给予我的掌声便是那夜空中闪烁的星,笑着眨着眼睛助我前行。而这其中最耀眼且独藏于我心底的那颗星,便是那一天我送给自己的一阵阵掌声。  儿时,父母工作繁忙,我常住姥姥家。姥爷是作家,家里藏书极多,也常常把书拿给我看。那时候,姥爷投稿有些还要邮寄,我就帮着姥爷装信封、贴邮票、粘封口,每次都悄悄地瞟几眼姥爷写的童话,虽然有的字不认识,但大体上明白了意思,便感到了最簡单
期刊
人们大都喜欢遥望洁白的明月,寄托情思。但你是否知道月的别名?  太阴——这个别名是与太阳相对而言的。《西游记》第九回:“不觉红日西沉,太阴星上。”  冰轮——在中国古代,人们将满月称为冰轮,因为月亮是传说中的清凉世界,也称广寒宫,轮表示圆如车轮,所以叫冰轮。苏东坡诗:“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陆游诗云:“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  月娥——嫦娥是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又为古代美女典型之一。
期刊
王夫之在他的著作《姜斋诗话》中提到:“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段话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中心,就像是缺少主帅的乌合之众。因而,写作时,一定要突出中心。  中心是贯穿全文的核心,在文章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想要阐明的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在写作时突出中心呢?  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文章中心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
期刊
1.请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量词,力求新颖而有味。  (1)一( )扁舟  (2)一( )烟草  (3)一( )花香  (4)一( )土地  (5)眉梢上的一( )痣  (6)一( )柳叶眉  (7)一( )清泉   (8)一( )炊烟  (9)一( )乡愁  (10)一( )波痕  (11)一( )院落  (12)
期刊
秋深霜重,衰草连天。  大地将要沉寂休整。秋虫的声音渐渐喑哑。天空依然碧蓝如洗,早不见盘桓的鸟羽。极目四望,愈发寥廓空洞的视野蓦地给人一种心慌:一季的收获虽然尽归囊中,但新一季耕耘的号角也开始嘹亮。  前行,总是期待,但也总会有恐惧!  梦想,似乎就在不远的未来,但一直是在前行的脚下。  院落里篱边的菊花,开得泼泼辣辣……  开在深秋的菊,虽然也有深红浅紫,但花瓣并不妩媚,反让人觉得线条醒目,冷峻
期刊
配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训练:思路要清晰。作文题目《这天,我回家晚了》。  有一种花,你平时没有注意,却在某一时刻惊艳于它的存在;有一种声音,你没有仔细聆听,却在某一瞬间飘过你的心头;有一种爱,虽然你没有留意,但它就在你的身边时时刻刻存在着。   ——题记  (题记式作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引出“爱就在你身边”的主题。)  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有这样一句诗:“根是地下
期刊
夜深了,我疲惫地伸了伸懒腰,无意间发现一只硕大的苍蝇正趴在我左边衣袖上。我一惊,左手连忙一挥,用力一甩。苍蝇便在空中乱飞,发出令人烦躁的嗡嗡声。  苍蝇扇动着那对看似透明的翅膀,在壁橱上稳稳降落后,用高傲的眼神蔑视着我。我狠狠地盯住它,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它。看似沉静的我,眼神却在急切地寻找着能对付它的工具。桌面凌乱不堪,根本分辨不出哪样是哪样。我脑中灵光一闪,想起来隔壁房间有电蝇拍。我慢慢起身,屏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