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angt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地理课;研究性学习;教师;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A)—0038—01
  
  地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关心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关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地理学科涉及面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作大量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走访问卷等工作,要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作用超过了在传统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师的设计者作用
  
  1. 设计疑问,激发情趣。由于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如果缺乏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也不可能知难而进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层次、进度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索的氛围。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而且怕老师提问,在心里设置了心理防线,在这样的课堂气氛和心理氛围中是无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设计探究的情境,模拟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的过程,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创新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通过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的方法是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之一,而不在于学生真正发现什么,创造什么。因此教师要设计有利于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去经历科学的发现过程。
  
  二、教师的组织者作用
  
  1.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形式。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根据研究的内容,依照学习者的性别、性格特点,组织好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形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2. 教师是各类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很多实际问题教师不一定胜任,必要的时候要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论坛等活动。组织好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成果评价会和开题、结题报告会等学术研究活动。
  3. 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的组织者。研究性学习形式是多样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需要多方面的活动资源,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在校内查阅资料、动手实验,到工厂、社区、家庭调查,这些活动场所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安排,这些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进行资源特点方面的分析研究。以防因活动组织不当而浪费时间,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的指导者作用
  
  1. 指导学生确定适合的研究课题。学生确定什么研究课题是地理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课题的可行性是保障研究性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引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确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组织参与课题的集体讨论,教师既要坚持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又要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并根据不同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兴趣爱好,确定最佳课题。如在农村生活的同学可拟订有关农业生产、农作物分布结构、山区经济开发等方面的课题;在城市郊区生活的同学,可以调查郊区的农业区位因素特点,开展河流污染状况的调查、探究,垃圾的处理等课题;城区的同学可以了解工厂、商业、交通的布局情况及区位因素,城市空气和环境的状况,垃圾分类以及城市水污染的问题等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分类和可行性论证时,要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以平等的态度参与。
  2. 帮助学生选择、制订最佳的研究方式。学生刚从依赖于老师的传统课堂转入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上,常常感觉千头万绪无从入手,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扶上“马”,这种扶持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调动和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创造力。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国家越来越需要职业类技术人才,目前国家正在极力推动职业类高校的发展,在未来的10~20年,我国的职业中专教育将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然而职业中专在校
〔关键词〕 阳光体育;校园氛围;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 G40—01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36—02    阳光体育行动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推行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长久,要以“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当社会敬佩的校长、办群众满意的教育”为目
1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因左侧腰部胀痛及腹部日渐增大15天而来院诊治。患儿体质较差,极易感冒,无其它疾病史,半月前突感左侧腰部胀痛,日趋加剧,腹部逐日增大、纳差、呼吸困难加重,尿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事业单位职工经济收入也在逐年增加,闲暇时间也逐渐增多,职工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体育运动也风生水起。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的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精
〔关键词〕 诗歌;整体感知;层次;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7(B)—0042—01     在中学诗歌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品味诗歌显得十分重要。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笔者认识到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引导。    一、引导学生对诗歌整体感知    导读,就是教师给学生详细地介绍
皮肤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逐渐演进的过程,其中包括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p16蛋白、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异常在多种肿
摘 要:弱势群体体育健身权利的立法、政策颁布,条例实施对推动我国全民健身的普及与发展,提升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起到重要作用。论文梳理了我国的宪法、体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为弱势群体体育健身权利提供法理依据,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弱势群体 体育健身权利 法理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