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益母草药学作用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ljgsdk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益母草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药,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临床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益母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良好疗效,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对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规范生药品质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益母草提供基础。
  关键词:益母草;药学作用;成分
  Motherwort medicine effect is analysed
  Wang GangChen JunWang Haili
  Abstract:Motherwort herb is a common medicine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has extensive biological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sease, given the import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motherwort and good curative effect, it is necessary to in-depth study, quality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crude drug quality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such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a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herba leonuri.
  Key words:Herba leonuri; Pharmic effect; composition
  【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3-0028-02
  1益母草的有效成分
  1.1黄酮类:
  益母草总黄酮的含量为0.28%。肖谷清等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总黄酮,得出微波功率处于解冻、微波时间5min、固液比为1∶40、益母草粒度为细粉、浸泡时间60min时,提取效率最佳。蔡晓菡等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柱等从益母草分离得到5,7,3’,4’,5°-五甲氧基黄酮、汉黄芩素、大豆素、洋芹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等5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前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益母草属中分离得到,后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丛悦等从益母草分离得到槲皮素-3-0-洋槐双糖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苯甲酸、槲皮素、芹菜素、芫花素和芦丁等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前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后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邓屾等采用硅胶等柱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从益母草体积分数5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黄酮类成分,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槲皮素-3-O-刺槐糖苷、山柰酚-3-O-β-刺槐双糖苷;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和kaempferol3-neohes-peridoside。
  1.2二萜类:
  主要有益母草素、前益母草素、前益母草乙素。1982年Giuseppe等从L.sibiricus中分离得到3个新的二萜类成分后,PoMing、Deniz、Georgi等先后从益母草属植物分离鉴定出30余种二萜类成分,按成分分为枞烷型和半日花烷型双环二萜。从白花益母草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的Ls-1、Ls-2、leonotinin、leonotin、dubiin和nepetac-furan等6个化合物在组织培养中显示中度的抗白血病细胞(L1210)的细胞毒活性。另有研究,前益母草素是一种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拮抗剂,能竞争性的抑制血小板上的PAF受体产生抗凝作用。
  1.3益母草多糖:
  多糖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生理活性广泛。益母草多糖对正常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蔡文燕等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益母草多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在温度90℃条件下提取2h,液料比为1∶35,乙醇浓度为70%,提取率可达4.86%。
  1.4微量元素:
  益母草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Fe、Mn、Zn、Rb含量较高,主要存在于益母草的叶和花中。蒋品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野生益母草和人工种植品中Fe、Cu、Zn、Mn、Li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二者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不大。
  1.5阿魏酸:
  阿魏酸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和血管调节等多种生理活性的成分。罗毅等从益母草中分离鉴定出阿魏酸。
  1.6环形多肽:
  主要有环形多肽益母草宁、环益母草多肽A、B和C,后两种互为异构体;研究显示,从益母草果实中分离得到的环九肽CycloleonuripeptidesE和Cycloleonuripep-tideF对大鼠动脉有中等强度的血管舒张作用。
  1.7其他:
  从益母草中分离得到的其他成分还有挥发油、脂肪酸、丙醇苷、环烯醚萜苷、胡萝卜苷、益母草酰胺及β-谷甾醇等。
  2药理研究
  2.1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益母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SOD活性,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稳定心肌细胞膜,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减轻细胞内钙超负荷,从而阻止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永凤等采用Iso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研究益母草碱及水苏碱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表明,益母草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的过氧反应有关。另有研究表明,益母草碱可对抗垂体后叶性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可浓度依赖性地拮抗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的肥大反应;水苏碱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抑制活性氧含量增加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2.2对肾脏的作用:
  晁志等采用生理盐水、益母草碱溶液、水苏碱溶液以25ml/100g的剂量给大鼠灌胃,结果表明,两种生物碱均能显著增加大鼠尿量,其作用在2h内均能达到高峰,尿液中的Na+及Cl的排出量增加,K+的排出量减少,故可作为作用和缓的保钾利尿药。蔡浙毅等实验研究证明,益母草可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外髓层血液瘀滞状态、降低血液黏度,从而调整了肾内血流动力学,防治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作用。夏晓红等研究结果也显示,益母草对GM所致的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FR)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2.3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血液凝固作用:
  益母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血黏的作用。黎就明等将高血黏症患者的血标本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生理盐水和益母草注射液,测定对照和试验血标本的高低切速下的全血黏度及比较加药前后血黏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血黏度有显著性差异,益母草具有可靠的降血黏的作用。袁忠治等将20只白兔随机分为益母草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作双侧膝内侧动脉切断后吻合术,制作微小血管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术后做扫描电镜观察和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表明,益母草注射液能减少红细胞、血小板、纤维素和白细胞在受伤的小血管内壁中聚集,使红细胞压积、全血比黏度低切部分、全血还原比黏度低切部分和黏度指数显著降低,具有预防和抑制微小血管血栓形成的作用。
  2.4血液流变学作用:
  丁伯平等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浴制作大鼠大鼠血瘀模型,静脉注射益母草,结果表明益母草通过降低全血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了大鼠的血瘀状态。微循环障碍是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直至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500)在导致大鼠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同时,可引起大鼠肝、肾、肺等器官组织形态的损伤,可见红细胞瘀滞、血栓形成和坏死;研究表明,益母草注射液对Dextran500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鼠的血液微循环及淋巴微循环障碍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可减少心肌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及提升Dextran500致DIC大鼠的平均动脉血压(MAP)。
  2.5免疫调节作用:
  徐庆乐等研究发现,益母草水煎剂各浓度组均可显著提高小鼠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LAK)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徐杭民等研究证实,前益母草素对由刀豆素A(ConA)活化的T细胞有较强的促进增殖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其作用是单独使用ConA的5~8倍。李发胜用卵清蛋白为抗原给小鼠注射后分别给予小鼠灌服低、中、高剂量的益母草多糖,结果表明益母草多糖可促使细胞分泌干扰素γ,进而通过干扰素发挥免疫增强作用。此外,益母草在体内可诱生白细胞介素2,提高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2.6抗炎、镇痛作用:
  王丽娟等以阿司匹林为对照,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及急性炎症模型对益母草的镇痛抗炎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60g/kg、90g/kg益母草水煎液及阿司匹林均能延长小鼠对热刺激疼痛反应潜伏期,小鼠在10、20min内扭体次数减少,并明显减轻二甲苯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镇痛及抗炎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或稍弱,表明益母草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有关,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出、加速吸收有关。
  2.7对失血性休克的干预作用:
  益母草可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减轻血液及淋巴微循环障碍,同时降低重要器官肝、肾、心、肺的自由基损伤、一氧化氮合成与释放,从而对失血性休克发挥良好的干预作用。
  2.8对子宫的作用:
  益母草具有子宫兴奋作用,能使子宫收缩及张力明显增强,促使子宫恢复。李霞等研究表明,益母草碱能明显抑制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出血,减少子宫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宫内滞留物,加强子宫收缩和复旧,血清E2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作用与血清E2水平的显著提高及子宫收缩活动的增强有关。此外,刘金海通过研究益母草对子宫微循环的影响,发现益母草有明显改善大鼠子宫韧带微循环作用,可对抗PGE2引起的大鼠子宫韧带微循环障碍。王永宏等用不同浓度益母草水提取液和LPS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子宫平滑肌细胞,测定细胞增殖状况及凋亡率,结果显示益母草组细胞活性(A值)均低于LPS模型组,而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表明益母草具有抑制炎性增生的作用,可以改善子宫的炎症状况。益母草对子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赵丁等研究发现,益母草可对抗缩宫素诱发多种条件下子宫平滑肌的痉挛,发挥治疗痛经的临床功效。
  2.9降脂作用:
  董仁寿等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结果:除了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外,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也明显下降,说明益母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有利于减缓冠状动脉硬化过程,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此外,钱海兵等研究发现,益母草碱10mg·kg-1、5mg·kg-1均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使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异常指标,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
  2.10抗肿瘤作用:
  肿瘤的多药耐药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直接导致肿瘤化疗的失败。胡耀昌等采用SRB法及中效方程式测定益母草提取物对药物敏感KB-3-1细胞及耐药性KB-V1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率,用合并指数方程式分析与阿奇霉素合用的协同作用,该研究首次发现,益母草提取物可逆转KB-V1细胞多药耐药性,并且与阿奇霉素合用对多药耐药细胞及药物敏感细胞均表现出生长抑制协同作用,而且在多药耐药细胞上的协同作用更好。宋霏采用MTT法观察益母草水提物及醇提物对人子宫颈癌以及小鼠体内肉瘤的抑制作用,结果:108、180和300μg/mL的益母草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此外,水苏碱对小鼠乳腺癌也有抑制作用。   2.11抗诱变作用:
  朱玉琢等研究益母草对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发现其对醋酸铅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精子畸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邢沈阳等研究证实,益母草提取液2.0g·kg-1、4.0g·kg-1和8.0g·kg-1等剂量组对环磷酸胺(CP)所致的微核率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说明益母草对小鼠遗传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即具有抗诱变作用。
  2.12抗菌作用:
  益母草黄酮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黄酮液浓度的增加,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呈线性降低,最佳用药浓度分别为1.743mg/ml、1.653mg/mL,益母草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稍高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2.13对脑中风的治疗作用:
  朱依谆等从益母草中提取得到的有效单体化合物-益母草碱(SCM-198),对治疗脑中风具有明显疗效,能明显减少脑缺血造成的大脑皮质的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细胞死亡,并激发三磷酸腺苷的活性,阻止细胞的进一步坏死、凋亡,以达到减少脑组织坏死的目的。
  2.14抗衰老作用:
  邓琳等研究表明,益母草可抑制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和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对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光保护作用。此外,徐蓉等采取高剂量中波和长波紫外线短期联合照射的方法,建立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探讨益母草对紫外线所致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结果: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CAT、MDA、SOD、HyP、GSH-Px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益母草对紫外线照射所致皮肤光老化的损害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3临床毒理研究
  长期的应用实践表明益母草安全有效,历代本草均未见其“有毒”的记载,表明其毒性较低,正常范围内使用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使用剂量过大或长时间应用,也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四肢麻木、多汗、腰痛、血尿或流产、宫血、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及全身皮肤发红、胸闷心慌、呼吸加快等急性过敏反应,所以临床应用应严格控制其剂量,尤其本品能直接兴奋子宫,可导致腰痛、流产等,孕妇应慎用。
  4结语
  益母草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药,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临床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疗月经不调、产后淤痛、产后出血、宫内妊娠物残留、功能性子宫出血、心肌缺血、冠心病、缺血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高脂血症、肾脏疾病、晚期小视野青光眼、皮肤病等疾病,鉴于益母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良好疗效,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对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规范生药品质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益母草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笔者在参加了学院的一体化教学试点工作后,深切地感到一体化教学可以培养"双学型"学生和"双师型"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回路课程的一体
期刊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救亡图存的历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一书以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