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椎旁入路经单侧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轻中度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为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均为E级,TLICS评分4~6分,Parker评分3~6分,行椎旁入路单侧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开始自主下地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伤椎矢状面Cobb角、骨折椎体尾侧椎间盘高度(h/H)、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之间的差异。结果8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8个月,所有患者无出现神经损伤、术后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并获得骨性愈合。手术前后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VAS评分、ODI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尾侧椎间盘高度(h/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矢状面Cobb角、h/H、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VAS评分在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间之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DI在术后1周与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间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入路经单侧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能有效缓解疼痛、有利于骨折复位、有效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少,有利于脊柱功能的恢复,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