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内容演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z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校能全面健康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而学有所长,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文内容演练因其新颖、逼真,独具的情感、意境及创造性,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从演练中完全理解课文,从演练中受到思想教育,从演练中学到各种技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课文内容演练,激发兴趣的平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影视产品不断进入家庭,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思维活跃了,传统注重教师讲解的课堂教学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情节由学生进行演练,由课文中的文字变为形象生动的动作,因其在演练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形象,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自主理解,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心理,从而促使学生自主理解课文、揣测人物心理,领会文章的思想,避免教师乏味、牵强的讲解,优化语文教学方法,起到“润物细无声”、“尽在不言中”的作用。如教学《景阳冈》一课时,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演练。为了演好文中的角色,将课文内容逼真地表演出来,学生自觉认真地学习、理解课文,在喝酒的表演中体会到武松的豪迈气概;在上冈的表演中揣测出武松的心理;在打虎的精彩表演中理解武松打虎的一系列动作:“跳、闪、抡、骑、打”及武松的英雄本色。其他学生在生动精彩的表演中融会贯通,完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课文内容演练,渗透德育的平台
  语文学科教学必须注重文道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避免陷入“重智轻德”的误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是经过重复繁琐的归纳总结之后将品德教育强加在学生身上,这样的教育因学生感触不深、理解不透、体会不到而效果差。采用课文内容演练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身心得到熏陶。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我让学生上台表演董存瑞炸暗堡时的情景。当那个学生手举炸药包,高呼“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时,学生情绪激动,有的甚至手握拳头,从那个同学的表演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对英雄的爱、对祖国的爱、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等思想教育尽在不言中。
  三、课文内容演练,培养技能的平台
  课文内容演练能打破应试教育“重分轻能”的格局,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等。如教学课文《狼和小羊》一课时,学生在表演狼和小羊的激烈争吵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及惟妙惟肖的表演能力。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演:“狼向小羊扑去”之后情况会怎样?有些学生在表演中突出小羊智斗恶狼最后取胜;有些学生在表演中突出在紧要关头其他动物冲出来相救。表演不同,结局不同,这样培养了学生不局限于课文、不局限于常规的创新能力。
  四、课文内容演练,提高教学效率的平台
  如果说效率是金钱,效率是生命的话,那么对于老师来说,效率是质量。高的教学效率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积极性及教学质量,才能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提高一定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向教学手段要效率,只有避免繁琐重复的分析和简单啰唆的师生问答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根据课文内容的演练,因其形象具体、简单明了,学生感受深、理解透、看得懂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文时,伽利略公开试验的结果,文字上很容易理解,但有的学生仍然会有疑问:“两个铁球是真的同时着地吗?”为了解答学生的这个疑问及让学生较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决定让学生演练伽利略在斜塔公开试验的过程。我准备一大一小两个铁球,让一个学生爬到楼顶将两个铁球同时投下,当看到两个铁球真的同时着地时,学生都露出惊讶的神色。我因势利导:“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人们为什么会惊讶?”从而引导学生很快理解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再引导:“人们都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话,为什么伽利略不相信呢?”从而很快解开两个铁球为什么能同时着地之谜和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问题、认真进行试验及追求真理的精神。这样,由演练展开的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活动,不仅用事实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而且文中一系列的重点问题迎刃而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让学生通过演练领悟了知识。因为如此,学生学有兴趣,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在缺乏集形、声、色于一体的电化教学的山区小学,充分进行生动活泼的课文内容演练,展示学生的才艺,注重个体的发展,训练学生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學质量和效率,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其他文献
摘 要: 21世纪,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想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没有知识是行不通的,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格。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生命、尊严的维护,追求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内在灵魂。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希望对同行起到启发作用。  关键词: 中学
摘 要: 成功教育是旨在使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教育,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让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主成功。在实施成功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等原则;重点把握成功教育的三要素,即期望、机会、评价,使读者更深层次地理解成功教育的内涵;联系语文教育,结合成功教育三要素,就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成功教育做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成功教育 期望
摘 要: 自古以来,“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语文教育和德育密不可分,语文教学应注重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特点,立足语文课堂,深挖文本,进行德育渗透;放眼课外,拓宽视野,注重品德熏陶。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方式  纵观时下的语文课堂,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功利性越来越浓,过于注重教师职能的一方面——“传道授业解惑”,却忽视了教师职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瓢虫科(Coccinellidae)以捕食性昆虫为主,其中一些种类是华北冀中农区的重要天敌。本论文于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对冀中固安农区进行调查,从“季节-生境-害虫-天敌”角
我国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及黄河下游两岸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与威胁,其中,细沟侵蚀起了严重的影响作用。细沟侵蚀是极其重要的坡面侵蚀过程之一,在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