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中“伍子”为子胥考

来源 :文史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6ur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多认为伍子胥是楚国“国贼”,有人并据此否定《楚辞》王逸注有关《涉江》中“伍子”为伍子胥的说法。考诸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可知,春秋时期的“父”、“君”观念与后世有很大差别。《郭店楚简·六德》将其概括为“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国语·楚语》也反映了类似观念。子胥出楚境,为吴臣,“楚国贼”说系后人的误解,伍子胥对吴国的忠诚是屈原对其加以咏叹的原因,《楚辞章句》相关内容不误。明乎此。方可进一步讨论《九章》中《惜往日》与《悲回风》两篇的作者问题。
其他文献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张石高速黑石岭分离式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软破围岩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通过研究认为,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后,隧道净空收敛值减少了60%,锚杆的数量减少且
高速公路的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裂缝、坑槽、车辙等病害。文章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典型性病害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其成因,提出了改善公路沥青路
自汉代以来,庄子学说一直归属于道家门下;庄学是老学的继承者,是以“老学”为理论抽象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业已成为一种固定的认知模式。但是,若将《庄子》内七篇和《老子》两个文本
英国著名史学家彼得·伯克的夫人、同样也是历史学家的帕拉蕾丝一伯克近年为读者奉献的访谈录《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对象是九位在当今国际史坛极富盛名的史学家。作者所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