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鲤鱼早繁孵化试验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近年来鲤鱼苗种质量下降,病害频发,导致渔农养殖效益差,养殖户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沈阳华泰渔业有限公司研究团队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并结合有效的传统方法,通过以黄河鲤鱼为母本,建鲤为父本进行杂交,现已培育出新一代的杂交鲤。新一代杂交鲤与父本建鲤体型体色极为相似,经测试生长速度提高了5%,抗病力和成活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另外,公司运用早繁技术,获得了同南方地区出苗时间相近的杂交鲤鱼苗种。这些技术将解决本地区繁殖鲤鱼出苗晚的瓶颈问题,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病害的发生,开辟了水产养殖的一条新路。实施本项目可解决北方地区鲤鱼优质苗种问题,为大规模鲤鱼养殖提供稳定优质种源,这对调整渔业产品结构,实现池塘养殖业增产增收,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杂交鲤鱼早繁孵化试验,以期为渔农提前供应优质鲤鱼鱼苗。
  关键词:杂交鲤鱼;早繁;孵化;试验
  中图分类号: S96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7.023
  1材料与方法
  1.1亲鱼培育及选择
  培育池培育池面积为6亩池塘一口,背风朝阳,池底淤泥10~15厘米,池深3.0米,水深1.0米,注排水方便。放养亲鱼前15天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施生石灰150公斤/亩。注水口用50目纱布过滤,防止野杂鱼等进入培育池塘。
  亲鱼来源雌鱼亲鱼来自于河南郑州黄河鲤良种场,3~4年龄,体重2~3公斤,合计310尾;雄鱼亲鱼是本公司人工繁殖饲养3~5年龄的建鲤,体重2.0~4.0公斤,290尾。
  亲鱼的饲养管理。亲鱼于4月1日放入培育池,放养密度为100尾/亩,水深1.0米,每天投喂豆粕1~2次,豆粕中拌维生素C和维生素E,促进亲鱼生殖系统发育及提高亲鱼抗应激能力,视天气和摄食情况而定,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5%。在亲鱼加强培育过程中定期调节水质,每天中午用潜水泵冲水2小时,有利于提高池塘底层水温,同时刺激亲本性腺发育,经过20天的强化培育,亲鱼性腺发育良好。
  亲鱼选择个体发育良好、体型细长端正、鱼体无伤无病、体表光滑且活动正常的个体作为亲鱼。
  雌鱼体宽、腹部大而柔软、胸腹鳍小而圆宽、有明显的卵巢轮廓,手摸有弹性感觉,生殖孔较大且红润突出。雄鱼鱼体狭长,头较大,腹部小而硬,胸腹鳍和鳃盖有珠星,手摸有粗糙感,生殖孔向内凹,不红肿,轻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4月21日,选择发育良好的亲鱼155组,雌雄比例为1∶1进行人工催产。
  1.2人工催产及孵化
  催产池为5.0米×7.0米×1.0米的水泥池6个,水深0.6~0.7米。水源为经鱼塘曝晒的地下井水,采用曝气增氧,锅炉调温,繁殖期水温为18℃~22℃,此时室外池塘水温为15℃。
  催产剂选用宁波三生药业的DOM+LRH~A2,采取背鳍一次注射的方法,注射剂量为(3毫克DOM+6微克LRH~A2)/公斤,雄鱼剂量减半,注射方法是将针头朝鱼背鳍基部,向前并和鱼体表面成45度角插入,针头刺入深度约1厘米。
  催产后的155组亲鱼雌雄分开,雌鱼放3个水泥池,数量分别是1号水泥池50尾、2号水泥池50尾、3号水泥池55尾;雄鱼放入3个水泥池,数量分别是4号水泥池50尾、5号水泥池50尾、6号水泥池55尾。为了避免同时发育成熟,水泥池水温分别为:1号和4号20℃;2号和5号21℃;3号和6号22℃。水泥池用气石增氧,微流水,每隔3小时冲水一次,每次20分钟,以刺激性腺发育。
  催产后6小时及时观察亲鱼活动情况,轻压雌鱼腹部有卵粒流出即可进行人工受精。
  人工授精采用干法授精,将发情成熟的亲鱼捕出,不成熟的亲本投放原池网箱中。待人工授精的亲本一定要轻拿轻放,用手按住雌鱼生殖孔,避免卵粒流出,用毛巾擦干鱼体,头朝上,挤压腹部,卵流入事先准备好的干净盆中,然后将雄鱼体表擦干净,精液挤于鱼卵上,用手搅动1~2分钟,使卵均匀受精。为提高受精率,受精过程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水滴进入装卵的容器中。
  脱粘、流水孵化优质细腻的黄泥用水搅拌均匀,用50目纱布将其过滤,倒入大盆中,搅合均匀后,将受精卵倒入其中,用手不断搅拌,在黄泥浆中去掉粘性。搅拌约2分钟后,待卵全部脱粘后,倒入清水中洗去泥浆,用60目网布筛出卵粒,称重过数后放入孵化器中孵化。孵化器选择倒圆锥形镀锌板桶,底部向上冲水,每个孵化器容积为1立方米,可放卵约100万粒,流速以卵粒轻微翻动为宜。孵化器用水全部采用孵化车间内经过锅炉加温的水,水温控制在20℃~22℃。经过2天孵化鱼苗开始脱膜,此时用小盆将漂浮水面上的卵壳处理干净。
  经过5~6天孵化出鱼苗,平游后即可出售。
  2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共催产亲鱼155组,产卵约为4500万粒,受精率为65%,出苗2486万尾,水花成活率85%。
  3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人工增温催产和孵化进行鲤鱼早繁在北方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可使催产时间比在自然条件下提前10~15天,不晚于南方。
  作者简介:高征,硕士,沈阳华泰渔业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淡水鱼繁育。
其他文献
绥中县地处辽西走廊西端,称作"关外第一县"。全县蔬菜面积已达3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1.6万亩,蔬菜产量126万吨。设施蔬菜生产品种丰富,四季栽培,常年供应。绥中县是日光温室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确定2015年种植业七大重点工作。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力争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去年水平以上。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开展示范片定期轮换,优先支持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生产大县。扎实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以主产区、产粮大县为重点,全力攻克影响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环境改善的技术瓶颈。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推进主食产
按照《吉林省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吉农科发〔2014〕2号)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机构的业务素质、责任意识和法律观念,经省农委批准,吉林省阳光办于2014年10月27日~11月12日在长春市、通化市、白城市、敦化市举办了四期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法人培训班,全省172个培训机构法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上,省阳光办主任邱玉林首先做了题为《明确职责 树立法律意识 保障新型职业农民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关于小麦种植发展的科学技术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影响小麦减产的原因很多,而倒伏是其主要的因素,倒伏不仅使小麦光合作用下降,导致减产,还会影响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根据吉林省农委会同吉林省财政厅制定的《吉林省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吉林省各项目县切实按照要求,扎实稳健地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工作。  吉林省2014年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70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2000人,專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15000人。截至2014年12月
目的探究腹股沟疝患者采取经腹腔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