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有了浪漫才有了诗意,有了诗意才有了吸引力。学生喜欢激情澎湃的老师,他们喜欢老师充满浪漫的诗意的诠释。尤其是那些充满美感的诗歌散文体裁的课文内容,更是需要教师在一种浪漫、美好的气氛中进行教学。
关键词:诗情画意;浪漫;语言艺术;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52-02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形式,是传达和表达情感的载体。最早的浪漫可以从诗经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开始。这种浪漫的气息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文学是语文的根基,在语文教学中,将文学的浪漫发挥到极致,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语文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浪漫情怀,这样才可以将语文教学中需要和蕴含的浪漫情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浪漫的氛围中热爱语文、欣赏语文、理解语文。因为语文学科骨子里就具备浪漫,天生的浪漫不能被教师和学生拒绝。
一、语文教学中浪漫的必要性
翻开《辞海》,浪漫一词的解释如下: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不拘小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面对的是一群情绪波动大、情感又丰富的青少年,充满情感的教学一定是最受欢迎的,所以在满屋浪漫的气氛中,学生也会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美。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荷尔德林的名言,我们不妨借用一下,语文教学应该诗意地栖居在浪漫氛围中。语文教学有了浪漫才有了诗意,有了诗意才有了吸引力。学生喜欢激情澎湃的老师,他们喜欢老师充满浪漫的诗意的诠释。尤其是那些充满美感的诗歌散文体裁的课文内容,更是需要教师在一种浪漫、美好的气氛中进行教学。用情感去感染学生,用诗意去影响学生,将文学的美感传递给学生,使其更能领会语文学习的美,更好地享受语文学习的美。
二、让语文浪漫满屋的策略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载体,是和学生沟通的纽带。教师的教学语言干涩枯燥,怎么可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呢?如果教师不善于制造浪漫,不善于激发学生的诗意情怀,那么学生又怎么会热爱语文学习呢?更有甚者将学生心中那份诗意给破坏掉。教师在课堂上的诗意语言和浪漫情怀就是善于弹奏美妙乐曲的手指,波动学生心中那一块最柔软的角落。让诗情画意荡漾在学生心间。美好的情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助力器,可以唤醒学生对文学美的向往,从而生成美好的情愫,提升学生的审美需求。而这种美好的感受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热爱文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创设诗情画意氛围,让学生的情绪诗意化,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徐徐前进。
例如《春》(朱自清)一课的导入,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人间四月百花盛开的精美图片、展示小河解冻潺潺水声、展示春雨唤醒的柳条依依、展示晴空下暖阳中的风筝等等,然后教师在用自己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解这如画的景色。徐志摩有一首诗,名字就是:你是人间四月天,人间四月,春意盎然,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桃花、杏花都开了,如云似锦,小河欢快地唱歌春天的歌,春风梳理了柳树的长发,春雨唤醒了小草的美梦,啊,如此美好的春天,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容呢?你们知道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吗?他就用他的如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春天的美丽图画。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美丽春天。这样开始了一节课的教学,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伊始就已经将学生的情绪激发出来了,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美丽的春天景色中。
在一堂课的结尾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富有激情的语言,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给学生留一点回味,给学生一点留恋,留恋这节课的氛围,留恋这节课的内容,留恋这节课的美好感受。例如《秋天》(何其芳)一课的结尾,我这样总结全课:远离尘嚣的惬意,是人们向往的清净生活,那一种清远、清甜、轻柔的意境,早已让我们陶醉。繁忙的夏季过去了,丰收的秋天来了。在自然的秋天里,人们收获果实,在我们人生的秋天里,我们会收获什么?你们现在是人生的春天,在春天里要播种希望,在夏季里要付出汗水,这样才能在秋天里收获丰收的果实。这样结束课程后,在学生的心中不仅是美好景色的记忆,还有文章思想性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完美实现。
教学中无论哪一种形式,都不应该刻意地为形式而选择教学,在自然的状态下,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发展,让学生完全在一种自由投入的心态下学习语文,感受语文中的美。让经典文章以整体的方式展现其全貌供学生鉴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好整体把握好文章的整体,不能将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那样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美好。语文课堂因诗意而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没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呆滞的。只有飘逸着诗意的语文课堂,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在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浪漫无疑是能够激发幻想和缔造美好的自然元素。在教学中,在语文的徐夜袭中,充满幻想的美好天地里,灵感是最易迸发的,学生的语文探究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想象一下,如果浪漫与灵感邂逅,在这语文课堂的天地里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姿彩?因着浪漫,我们享受着语文。
参考文献:
[1]梁华.落实语文"双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2]张建平.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方法攻略谈[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3]雷永梅.儿童文学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关键词:诗情画意;浪漫;语言艺术;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52-02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形式,是传达和表达情感的载体。最早的浪漫可以从诗经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开始。这种浪漫的气息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文学是语文的根基,在语文教学中,将文学的浪漫发挥到极致,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语文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浪漫情怀,这样才可以将语文教学中需要和蕴含的浪漫情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浪漫的氛围中热爱语文、欣赏语文、理解语文。因为语文学科骨子里就具备浪漫,天生的浪漫不能被教师和学生拒绝。
一、语文教学中浪漫的必要性
翻开《辞海》,浪漫一词的解释如下: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不拘小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面对的是一群情绪波动大、情感又丰富的青少年,充满情感的教学一定是最受欢迎的,所以在满屋浪漫的气氛中,学生也会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美。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荷尔德林的名言,我们不妨借用一下,语文教学应该诗意地栖居在浪漫氛围中。语文教学有了浪漫才有了诗意,有了诗意才有了吸引力。学生喜欢激情澎湃的老师,他们喜欢老师充满浪漫的诗意的诠释。尤其是那些充满美感的诗歌散文体裁的课文内容,更是需要教师在一种浪漫、美好的气氛中进行教学。用情感去感染学生,用诗意去影响学生,将文学的美感传递给学生,使其更能领会语文学习的美,更好地享受语文学习的美。
二、让语文浪漫满屋的策略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载体,是和学生沟通的纽带。教师的教学语言干涩枯燥,怎么可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呢?如果教师不善于制造浪漫,不善于激发学生的诗意情怀,那么学生又怎么会热爱语文学习呢?更有甚者将学生心中那份诗意给破坏掉。教师在课堂上的诗意语言和浪漫情怀就是善于弹奏美妙乐曲的手指,波动学生心中那一块最柔软的角落。让诗情画意荡漾在学生心间。美好的情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助力器,可以唤醒学生对文学美的向往,从而生成美好的情愫,提升学生的审美需求。而这种美好的感受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热爱文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创设诗情画意氛围,让学生的情绪诗意化,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徐徐前进。
例如《春》(朱自清)一课的导入,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人间四月百花盛开的精美图片、展示小河解冻潺潺水声、展示春雨唤醒的柳条依依、展示晴空下暖阳中的风筝等等,然后教师在用自己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解这如画的景色。徐志摩有一首诗,名字就是:你是人间四月天,人间四月,春意盎然,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桃花、杏花都开了,如云似锦,小河欢快地唱歌春天的歌,春风梳理了柳树的长发,春雨唤醒了小草的美梦,啊,如此美好的春天,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容呢?你们知道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吗?他就用他的如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春天的美丽图画。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美丽春天。这样开始了一节课的教学,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伊始就已经将学生的情绪激发出来了,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美丽的春天景色中。
在一堂课的结尾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富有激情的语言,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给学生留一点回味,给学生一点留恋,留恋这节课的氛围,留恋这节课的内容,留恋这节课的美好感受。例如《秋天》(何其芳)一课的结尾,我这样总结全课:远离尘嚣的惬意,是人们向往的清净生活,那一种清远、清甜、轻柔的意境,早已让我们陶醉。繁忙的夏季过去了,丰收的秋天来了。在自然的秋天里,人们收获果实,在我们人生的秋天里,我们会收获什么?你们现在是人生的春天,在春天里要播种希望,在夏季里要付出汗水,这样才能在秋天里收获丰收的果实。这样结束课程后,在学生的心中不仅是美好景色的记忆,还有文章思想性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完美实现。
教学中无论哪一种形式,都不应该刻意地为形式而选择教学,在自然的状态下,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发展,让学生完全在一种自由投入的心态下学习语文,感受语文中的美。让经典文章以整体的方式展现其全貌供学生鉴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好整体把握好文章的整体,不能将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那样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美好。语文课堂因诗意而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没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呆滞的。只有飘逸着诗意的语文课堂,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在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浪漫无疑是能够激发幻想和缔造美好的自然元素。在教学中,在语文的徐夜袭中,充满幻想的美好天地里,灵感是最易迸发的,学生的语文探究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想象一下,如果浪漫与灵感邂逅,在这语文课堂的天地里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姿彩?因着浪漫,我们享受着语文。
参考文献:
[1]梁华.落实语文"双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2]张建平.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方法攻略谈[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3]雷永梅.儿童文学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