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在此我谈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實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什么,我们的学生经历了什么;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四、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很多时候需要在课外校外进行,涉及有关安全、与人交往、策略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活动很可能就不能进行。因此我们要在学校召开家长会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在平时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努力与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让他们也成为我们实践中的一位积极参与者。
  总之,只要我们在大胆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就能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地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定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其他文献
首先分析了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创新的基本类型以及特点。其次分析了国防知识产权区别于普通知识产权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基于博弈经济学方法研究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创新的知
摘要:趁着新课改的东风,进一步对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进行实验,旨在研究发现能够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形式和方法,以便有效推动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科学整合  一、对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思考  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我国自2001年下半
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慢性肾衰竭,是各种肾脏病和(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发展到晚期所出现的代谢产物和毒物的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
摘要:科学而艺术地处理教材和课文是每个语文老师的首要教学选择,新课程背景下的课文处理要关注简单化、实效化、艺术化等宗旨。浅谈了常规教学中三种处理课文的方法,具体分析了三种方法的实际运用,阐述了教学实践过程中科学和艺术地处理教材及课文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处理  如何艺术性地处理课文,涉及对教材的处理艺术。从语文学科来说,语文课文的处理指的是在准确理解语文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
作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学生厌写,教师怕教,学生习作个性化水平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习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