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w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初次确诊为ACS81例,对照组41例,不应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组40例,利用替罗非班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30 min、6 h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高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并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的EF值以此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结果术后30min、6 h,对照组可溶性CD40配体、高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均明显升高,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指标显著低于术前,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月、3月所有患者的EF值均有明显升高,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70    资料与方法    2008年收治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60~88岁,骨折前合并有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   骨折部位分型及治疗方法:头下型骨折15例,头颈型骨折8例,基底型骨折12例。其中保守治疗5例,加入螺纹钉和多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8例,行股骨头和全髋置
通过2012年~2013年两年田间试验评价出在pH值8.5左右,含盐量0.2~0.3%的土壤条件下,供试各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抗性表现、产量和品质状况,根据两年田间试验的结果筛选出1~2个适宜黑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对其在罕遇水准下的非弹性地震反应性能少有认真细致的分析结果发表,对规范规定的相应抗震措施的有效性也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建设目标、部门目标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高职院校绩效指标形成及考核体系与对绩效和预算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模型,探索了根据量化的绩效指标编制预算
高校师生冲突不断呈现开始推动教师权威结构转型。教师权威结构中传统权威、制度权威的影响力开始逐渐弱化,专业权威与感召权威的比重在不断增强。调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权
“留学生30万人计划”是日本为建设更加国际化的、开放的、有活力的社会而推出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基于人才的世界性的竞争和国家自身发展的需求,日本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