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性沥青路面不仅有着良好的耐磨损,抗湿滑能力,还有这更长的使用寿命。在我国高质量的道路建设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前景。本文对改性沥青路面的主要特征和施工技术做了简单的说明和介绍。
关键词: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为了改善沥青路面的总体性能和质量,除开发新型混合沥青质路面原材料和配方,并采用性能更为优越的道路沥青之外,还必须重视对改性沥青和沥青原材料混合配比技术。通过在沥青原料中加入SBS、PE、SBR等聚合物改性剂可以对道路工程的沥青质量有显著的提高,并严格考核改性沥青路面的综合技术标准,对改性沥青路面性能整体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指导我国沥青路面施工实践,以实现工程建设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利用其优势和特点在我国道路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 改性瀝青路面的主要特性
在对沥青的进行改性时往往会添加大量的矿粉、粘结剂、稳定剂等各式添加剂,用来填充粗质沥青骨架中的空隙,制作成沥青混合料。改性后的沥青不但抗车辙性能极强,而且显著的提高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此外在雨天情况下减低了路面的湿滑情况,并且减少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噪声。基于上述的优点,即使材料以及施工成本偏高,然而在许多重点道路建设项目中就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广泛地使用。近几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要求和标准的提升,沥青改性技术也有着更为广阔的使用前景。改性后的沥青路面与传统沥青路面相比,有着下面的几种优越性。第一,沥青路面的软化点显著上升。即使在夏季气温较高的环境下路面也不会出现软化的情况,增强了路面在高温环境下的抗碾压能力;第二,沥青路面的脆点明显降低。在冬季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仍不会出现脆裂,具有一定的柔韧性,避免了路面在寒冷的条件下出现裂缝;第三,增强沥青同石料结合的紧密程度。改性后的沥青能提高与硬质中性石料的结合程度。然而为了实现上述的优点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要求。首先,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对路基和路面质量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也会增加了施工的费用和成本;其次,改性沥青在使用配置时必须将改性剂有效的融合到沥青中,才能发挥改性沥青的优势;再次,由于通过碾压往往难以保障完全的密实,高强度的碾压又可能引起负面结果,出现推拥现象;最后改性的沥青经过冷却后,将变得非常坚硬,虽然能保障较高的强度,但是可塑性大大降低。
3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1 沥青和改性原料的选取和检查
沥青集料的产品种类、规格、含水量、质量等参数应该彻底的检查,一旦发现颗粒外观有异常情况,则必须对集料进行完整的筛分测试。进场的材料都必须经过规范的检验后方能进场或入库,发现不合格的原料要及时同有关部门协调和沟通,结合工程实际的质量要求,必要时可以加大抽检率。
3.2 改性沥青制作工艺
在施工中通常现场制作改性沥青遵循下述的工艺流程。(1)首先对基质沥青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到 160~165℃,随后将物料同适量的抗剥落剂混合后再投入改性设备中,以保证混合料满足设计需要;(2)严格对改性沥青的制备温度进行控制,SBS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通常要控制在190℃以下,在工程最一般控制在160到180℃之间,如果SBS沥青加热时温度过高,会造成沥青原料的焦化和分解,影响了沥青改性质量;(3)原料在研磨时必须保证彻底,研磨时间应该超过半个小时,研磨次数依据研磨机效率情况而定;(4)为控制和掌握改性沥青的制作质量,必须设置专门的监测岗位,对制作的时间、温度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记录。
3.3 改性沥青的摊铺工作
路面铺摊工作前,先要对路基进行清扫和修补,在沥青路面摊铺前完成清理和验收工作。为帮助沥青路面和路基面层有着更好的粘结,在摊铺沥青之前必须在其接触面上喷洒一层均匀的粘层油。摊铺温度一般保持在170至180℃间。采用控制装置,让沥青的摊铺厚度以及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监视摊铺装置的粘料情况,及时清除粘连的沥青,避免拉痕的出现。摊铺施工的连续稳定,关系到路面平整情况,因此摊铺机速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选择,保障缓慢均匀、不间断摊铺,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不得踩踏未经碾压的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时应实时监控调整摊铺厚度。
3.4碾压施工
改性沥青路面的压实工艺要根据改性沥青种类、路面宽度、厚度、混合料处理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压路机选型和组合等。在改性沥青道路碾压施工初期,应明确划分初压、复压等区域;采用排压的工作流程,保持流水作业,施工过程紧密衔接。在碾压车道改变时要确保在碾压完毕路段上进行,并且要注意停止压路机振动,改变车道时要缓慢,以免对沥青路面造成损坏。碾压施工的温度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压实情况。混合料温度较高时通常容易达到较高的压实效果,而温度较低时,碾压工作往往会遇到困难。
3.5接缝施工
接缝跳车属于道路施工中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施工完成后,必须对道路的平整度进行核查分析,防止由于道路接头引起的平整度下降。对于改性沥青材料而言,其混合拌和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混合速度有可能达不到摊铺速度的需要,纵向的接缝可能出现冷接缝,压实后边缘容易塌陷。在实际施工时。往往采取最后碾压工作中,压路机碾压同时对道路边缘进行整齐的切割。改性沥青路面的横向接缝是否整齐将影响路面的平整度。为了改善路面平整度,通常在接缝切割时采用垂直平面切割的方式。
结论
改性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我国高质量道路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整体施工质量的好坏,更显示了我国道路建设行业的整体实力水平。上文对常用的改性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做了简单的说明和介绍,随着科技进步和我国道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有更多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会得到逐步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卢建学.浅谈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科技信息,2010(03).
[2]张煜明.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山西建筑.2009(30).
[3]李之昭,刘新生.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科技传播,2010(04).
[4]朱永,赵福刚.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科技信息,2009(13).
[5]王志国,王毅.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04).
[6]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关键词: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为了改善沥青路面的总体性能和质量,除开发新型混合沥青质路面原材料和配方,并采用性能更为优越的道路沥青之外,还必须重视对改性沥青和沥青原材料混合配比技术。通过在沥青原料中加入SBS、PE、SBR等聚合物改性剂可以对道路工程的沥青质量有显著的提高,并严格考核改性沥青路面的综合技术标准,对改性沥青路面性能整体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指导我国沥青路面施工实践,以实现工程建设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利用其优势和特点在我国道路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 改性瀝青路面的主要特性
在对沥青的进行改性时往往会添加大量的矿粉、粘结剂、稳定剂等各式添加剂,用来填充粗质沥青骨架中的空隙,制作成沥青混合料。改性后的沥青不但抗车辙性能极强,而且显著的提高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此外在雨天情况下减低了路面的湿滑情况,并且减少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噪声。基于上述的优点,即使材料以及施工成本偏高,然而在许多重点道路建设项目中就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广泛地使用。近几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要求和标准的提升,沥青改性技术也有着更为广阔的使用前景。改性后的沥青路面与传统沥青路面相比,有着下面的几种优越性。第一,沥青路面的软化点显著上升。即使在夏季气温较高的环境下路面也不会出现软化的情况,增强了路面在高温环境下的抗碾压能力;第二,沥青路面的脆点明显降低。在冬季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仍不会出现脆裂,具有一定的柔韧性,避免了路面在寒冷的条件下出现裂缝;第三,增强沥青同石料结合的紧密程度。改性后的沥青能提高与硬质中性石料的结合程度。然而为了实现上述的优点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要求。首先,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对路基和路面质量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也会增加了施工的费用和成本;其次,改性沥青在使用配置时必须将改性剂有效的融合到沥青中,才能发挥改性沥青的优势;再次,由于通过碾压往往难以保障完全的密实,高强度的碾压又可能引起负面结果,出现推拥现象;最后改性的沥青经过冷却后,将变得非常坚硬,虽然能保障较高的强度,但是可塑性大大降低。
3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1 沥青和改性原料的选取和检查
沥青集料的产品种类、规格、含水量、质量等参数应该彻底的检查,一旦发现颗粒外观有异常情况,则必须对集料进行完整的筛分测试。进场的材料都必须经过规范的检验后方能进场或入库,发现不合格的原料要及时同有关部门协调和沟通,结合工程实际的质量要求,必要时可以加大抽检率。
3.2 改性沥青制作工艺
在施工中通常现场制作改性沥青遵循下述的工艺流程。(1)首先对基质沥青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到 160~165℃,随后将物料同适量的抗剥落剂混合后再投入改性设备中,以保证混合料满足设计需要;(2)严格对改性沥青的制备温度进行控制,SBS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通常要控制在190℃以下,在工程最一般控制在160到180℃之间,如果SBS沥青加热时温度过高,会造成沥青原料的焦化和分解,影响了沥青改性质量;(3)原料在研磨时必须保证彻底,研磨时间应该超过半个小时,研磨次数依据研磨机效率情况而定;(4)为控制和掌握改性沥青的制作质量,必须设置专门的监测岗位,对制作的时间、温度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记录。
3.3 改性沥青的摊铺工作
路面铺摊工作前,先要对路基进行清扫和修补,在沥青路面摊铺前完成清理和验收工作。为帮助沥青路面和路基面层有着更好的粘结,在摊铺沥青之前必须在其接触面上喷洒一层均匀的粘层油。摊铺温度一般保持在170至180℃间。采用控制装置,让沥青的摊铺厚度以及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监视摊铺装置的粘料情况,及时清除粘连的沥青,避免拉痕的出现。摊铺施工的连续稳定,关系到路面平整情况,因此摊铺机速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选择,保障缓慢均匀、不间断摊铺,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不得踩踏未经碾压的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时应实时监控调整摊铺厚度。
3.4碾压施工
改性沥青路面的压实工艺要根据改性沥青种类、路面宽度、厚度、混合料处理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压路机选型和组合等。在改性沥青道路碾压施工初期,应明确划分初压、复压等区域;采用排压的工作流程,保持流水作业,施工过程紧密衔接。在碾压车道改变时要确保在碾压完毕路段上进行,并且要注意停止压路机振动,改变车道时要缓慢,以免对沥青路面造成损坏。碾压施工的温度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压实情况。混合料温度较高时通常容易达到较高的压实效果,而温度较低时,碾压工作往往会遇到困难。
3.5接缝施工
接缝跳车属于道路施工中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施工完成后,必须对道路的平整度进行核查分析,防止由于道路接头引起的平整度下降。对于改性沥青材料而言,其混合拌和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混合速度有可能达不到摊铺速度的需要,纵向的接缝可能出现冷接缝,压实后边缘容易塌陷。在实际施工时。往往采取最后碾压工作中,压路机碾压同时对道路边缘进行整齐的切割。改性沥青路面的横向接缝是否整齐将影响路面的平整度。为了改善路面平整度,通常在接缝切割时采用垂直平面切割的方式。
结论
改性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我国高质量道路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整体施工质量的好坏,更显示了我国道路建设行业的整体实力水平。上文对常用的改性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做了简单的说明和介绍,随着科技进步和我国道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有更多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会得到逐步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卢建学.浅谈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科技信息,2010(03).
[2]张煜明.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山西建筑.2009(30).
[3]李之昭,刘新生.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科技传播,2010(04).
[4]朱永,赵福刚.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科技信息,2009(13).
[5]王志国,王毅.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04).
[6]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