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ue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遗传物质稳定性受自身与外界多种条件影响,可形成多种类型DNA损伤,如DNA烷基化、氧化、错配、成环、断裂、非典型结构等。这些受损DNA扰乱细胞稳态及动态平衡,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形,甚至细胞和生物退化、老化、死亡等。人体通过识别DNA损伤位点,激活一系列生化通路,协调DNA复制与转录,使损伤DNA得以修复,维持机体相对独立、稳定。放射线引起肿瘤细胞DNA损伤同时,也启动DNA损伤应答,其中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双链断裂修复和跨损伤合成修复起关键作用,是细胞照射后DNA修复的主要途径,其功能异常可引起肿瘤放射敏感性差异。本文总结近年国内外DNA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阐述DNA损伤修复类型及分子机制,旨在促进读者对该领域重要意义的理解,为探索DNA损伤修复通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平时的中国画创作中,总是有一些思考,随心而记.作为一个专业学习绘画的一员,我始终认为思想意识永远都对绘画本身的形式表达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思想是我们的心念之想,故不思
期刊
期刊
由2001~2006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手术治疗78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及其与超重、血糖、血脂和血尿酸水平变化的关联性.方法 检测21 588名百色市居民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和血尿酸,进行探索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趋势x2检验、t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6808例,患病率31.5%; HUA患者2592例,患病率12.0%;高血压伴HUA患者1260例,患病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将蜡块切好片,用15%乙醇处理后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背景白色或浅黄色与棕褐色的颗粒形成鲜明对比。结论在医学的基础和
高中地理新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明确了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人地观念、区域认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将使学生获得具有地理科学特性必备的品格、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