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n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教学过程一个难点,也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地理的对象及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难以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获得地理知识时均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的内容包括地理事物、地理想象、地理图像、地理模型等,形象思维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地理空间形象思维是空间思维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结合教学经验,本人在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过程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读图、析图和绘图,实现图文转化。
  第一、读图是感知阶段,要从图名着手,看清图例,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或分区域,有选择有重点地读出地理事物的位置、空间分布。读图过程中如可以把中国铁路的五纵三横用彩笔上色,以突显出主要铁路干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地方和交汇点等,加深印象。
  第二、析图要确认地图图像的空间联系,总结出其基本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形成原因。析图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事物的分布都是有规律可循,有原因的。
  第三、绘图是在读图、析图或者题意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最基本或者重点难点图进行绘图。绘图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基本原理和规律,按一定的过程来画,这样效果更好。图形的转化是绘图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地球运动中相关的知识。例如高考光照图,现在图越来越简略了,就需要联系常见的侧视图进行转化。
  二、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如创设经纬网空间意境,对于学生来说,经纬网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直接把教室按座位划分经纬度,如面向讲台为北方,纵列为经线,横排为纬线,横排的中间一排为赤道,向前为北纬,向后为南纬;纵列正中间一列为本初子午线,向左为西经,向右为东经,很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再据此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以及高、中、低纬,而且要求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座的位置判断出所处的经纬度。这种师生互动,方法简单易懂。还可以创设天球空间意境、创设大气环流空间意境等。总之,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共同参与,要置身于形象的空间之中,在参与和想象中学习。
  三、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动画
  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自制模型或者购买教学用具,如地球仪,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地壳六大板块、等高校模型、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等。上课时把模具带进教室,学生通过对模具的观察,结合课本图文和老师的讲解,逐渐形成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如将中国地形时,我们直接把“中国地形立体图”抬进教室,让学生充分感觉到中国高低起伏的地势,对中国地形的特征有个整体形象的认识;讲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时,亮出“地壳六大板块”模具,运用模具做板块碰撞和拉伸的实验,让学生形象掌握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火山地震都是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的原因。通过模具的辅导教学,容易让学生形成空间感。
  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有关空间概念上的内容有时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述清楚。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能使地理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地球的运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强,虽然对一年四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得想象比较熟悉,但他们对其成因并不真正明白,无法感受到地球是怎么样运动的,更加无法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会产生什么现象和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效果会很好,学生能理解和接受。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生空间思维的有效途径。
  四、地理模拟实验演示
  地理模拟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的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并为掌握其它知识打下基础。如在讲热力环流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个模拟演示实验,通过这个模拟演示实验的教学,学生对热力环流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通过直观感知在学生大脑中的思维加工,对热力环流则会有一个较深的理解,以此锻炼了学生的地理空间形象思维。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力对物体做功的公式是W=FScos ,但此公式仅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对于变力做功该公式不适用。现在就介绍几种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一、如果力的方向不变,而力的大小随位移作线性变化时,可将变力的并均值求出后再用 来计算  例1:如图(1)所示,轻质弹簧自然长度为L0 ,劲度系数为K,现用水平推力推弹簧,使弹簧缩短△X ,求推力做的功。  分析:本题的推力属于变力,依题述情景,只要推力时
期刊
各个运动项目均有其专项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学习老运动员应付复杂情况的应变经验,在比赛中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自觉地有目的地运用控制、支配认识与行动的能力,它是运动员长期的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篮球意识说来是抽象的,但它具体表现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变化之中,由于篮球意识的提高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青少年篮球运动
期刊
高中阶段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高考中对政治的考查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侧重考查考生的能力,而且题目的灵活度大,综合性强,材料题占相当高的比重。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准确地理解教材知识,并能准确地运用这些儿知识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现实的重大问题。学生要想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除了平常脚踏实地的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以外,还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复
期刊
新课程早已融入我们教师的教学生活,在新课标下,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教师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批发商,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新课程再也不是一支粉笔讲到底,而是创设情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课堂教学再也不是老师的金口玉言,唯我独尊,而是变传统的传授式学习为合作、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诸多的新变化,新特征要求教师抛弃那些陈旧的教育教学观,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和发展,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迎接新
期刊
新时期国内外有关数学能力的理论大都认为数学能力是一种复合能力。这种复合能力是由数学观察能力、数学记忆能力、数学化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五种成分构成。这五种成分又分别包括许多亚因子。根据任子朝先生的分析,数学反思能力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即元认知能力。数学活动中的反思是元认知在数学思维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因此我们说数学反思能力就是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对自己数学认知过程中对数学的自我意识、自
期刊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是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心理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从祖国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中,逐渐认识到我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便在认识过程中慢慢形成。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
期刊
【生活掠影】  崔,14岁,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躯,一双桃花眼时常眯缝着。这几天,发现他时不时地追着一些男生,在教室、走廊里穿梭,打闹,有时甚至看到他对着别人怒目横眉,拳脚相向。同时,也会发现他时不时地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呆呆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我的印像中,他虽不是什么乖乖仔,但也是挺和善的一个男孩,平时班级里的事也挺上心的,愿意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与同学相处也算和睦。因为他的运动能力强
期刊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点作业布置方法:  一、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马克思)。因此,我们应改全班统一,忽视个性差异的作业为层次性作业。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要
期刊
摘要: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研究的前沿。它主要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及代谢途径复杂。  关键词:生物化学 情感交流 教师 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研究的前沿。它主要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及代谢途径复杂。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应采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包括用情感吸引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