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教学过程一个难点,也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地理的对象及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难以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获得地理知识时均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的内容包括地理事物、地理想象、地理图像、地理模型等,形象思维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地理空间形象思维是空间思维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结合教学经验,本人在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过程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读图、析图和绘图,实现图文转化。
第一、读图是感知阶段,要从图名着手,看清图例,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或分区域,有选择有重点地读出地理事物的位置、空间分布。读图过程中如可以把中国铁路的五纵三横用彩笔上色,以突显出主要铁路干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地方和交汇点等,加深印象。
第二、析图要确认地图图像的空间联系,总结出其基本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形成原因。析图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事物的分布都是有规律可循,有原因的。
第三、绘图是在读图、析图或者题意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最基本或者重点难点图进行绘图。绘图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基本原理和规律,按一定的过程来画,这样效果更好。图形的转化是绘图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地球运动中相关的知识。例如高考光照图,现在图越来越简略了,就需要联系常见的侧视图进行转化。
二、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如创设经纬网空间意境,对于学生来说,经纬网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直接把教室按座位划分经纬度,如面向讲台为北方,纵列为经线,横排为纬线,横排的中间一排为赤道,向前为北纬,向后为南纬;纵列正中间一列为本初子午线,向左为西经,向右为东经,很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再据此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以及高、中、低纬,而且要求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座的位置判断出所处的经纬度。这种师生互动,方法简单易懂。还可以创设天球空间意境、创设大气环流空间意境等。总之,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共同参与,要置身于形象的空间之中,在参与和想象中学习。
三、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动画
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自制模型或者购买教学用具,如地球仪,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地壳六大板块、等高校模型、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等。上课时把模具带进教室,学生通过对模具的观察,结合课本图文和老师的讲解,逐渐形成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如将中国地形时,我们直接把“中国地形立体图”抬进教室,让学生充分感觉到中国高低起伏的地势,对中国地形的特征有个整体形象的认识;讲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时,亮出“地壳六大板块”模具,运用模具做板块碰撞和拉伸的实验,让学生形象掌握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火山地震都是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的原因。通过模具的辅导教学,容易让学生形成空间感。
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有关空间概念上的内容有时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述清楚。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能使地理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地球的运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强,虽然对一年四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得想象比较熟悉,但他们对其成因并不真正明白,无法感受到地球是怎么样运动的,更加无法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会产生什么现象和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效果会很好,学生能理解和接受。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生空间思维的有效途径。
四、地理模拟实验演示
地理模拟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的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并为掌握其它知识打下基础。如在讲热力环流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个模拟演示实验,通过这个模拟演示实验的教学,学生对热力环流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通过直观感知在学生大脑中的思维加工,对热力环流则会有一个较深的理解,以此锻炼了学生的地理空间形象思维。
一、读图、析图和绘图,实现图文转化。
第一、读图是感知阶段,要从图名着手,看清图例,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或分区域,有选择有重点地读出地理事物的位置、空间分布。读图过程中如可以把中国铁路的五纵三横用彩笔上色,以突显出主要铁路干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地方和交汇点等,加深印象。
第二、析图要确认地图图像的空间联系,总结出其基本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形成原因。析图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事物的分布都是有规律可循,有原因的。
第三、绘图是在读图、析图或者题意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最基本或者重点难点图进行绘图。绘图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基本原理和规律,按一定的过程来画,这样效果更好。图形的转化是绘图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地球运动中相关的知识。例如高考光照图,现在图越来越简略了,就需要联系常见的侧视图进行转化。
二、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如创设经纬网空间意境,对于学生来说,经纬网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直接把教室按座位划分经纬度,如面向讲台为北方,纵列为经线,横排为纬线,横排的中间一排为赤道,向前为北纬,向后为南纬;纵列正中间一列为本初子午线,向左为西经,向右为东经,很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再据此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以及高、中、低纬,而且要求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座的位置判断出所处的经纬度。这种师生互动,方法简单易懂。还可以创设天球空间意境、创设大气环流空间意境等。总之,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共同参与,要置身于形象的空间之中,在参与和想象中学习。
三、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动画
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自制模型或者购买教学用具,如地球仪,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地壳六大板块、等高校模型、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等。上课时把模具带进教室,学生通过对模具的观察,结合课本图文和老师的讲解,逐渐形成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如将中国地形时,我们直接把“中国地形立体图”抬进教室,让学生充分感觉到中国高低起伏的地势,对中国地形的特征有个整体形象的认识;讲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时,亮出“地壳六大板块”模具,运用模具做板块碰撞和拉伸的实验,让学生形象掌握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火山地震都是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的原因。通过模具的辅导教学,容易让学生形成空间感。
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有关空间概念上的内容有时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述清楚。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能使地理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地球的运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强,虽然对一年四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得想象比较熟悉,但他们对其成因并不真正明白,无法感受到地球是怎么样运动的,更加无法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会产生什么现象和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效果会很好,学生能理解和接受。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生空间思维的有效途径。
四、地理模拟实验演示
地理模拟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的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并为掌握其它知识打下基础。如在讲热力环流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个模拟演示实验,通过这个模拟演示实验的教学,学生对热力环流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通过直观感知在学生大脑中的思维加工,对热力环流则会有一个较深的理解,以此锻炼了学生的地理空间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