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于微时
我常常说,17岁时,他认识我;20岁时,我认识他。
这话怎么讲?
17岁时,国家青年队去福州集训,女单找的是八一队陪练。林丹才15岁,在八一队。陪练的人很多,轮来轮去,我根本就记不住。后来,他说他对我印象很深,觉得我特别高傲,很难接近,也不敢随便和我打招呼。我性格内向,不喜欢笑,可能会给他这种感觉。
20岁时,我才算真正认识了林丹。我1998年进国家队,林丹比我晚两年,算是我师弟。我第一次对他有印象,是觉得这个新来的男孩很有意思,打不好球会摔拍子,在场上速度很快,乱冲乱撞;打好了球会高兴得乱跑,做各种各样的小动作,反正看他打球你永远不用担心会闷。2002年,韩国公开赛,韩国裁判误判,那个球飞出了界外。林丹指着他,把手指弯起来,做了一个眼镜的样子,意思就是你应该配副眼镜,一下子把我给逗乐了,觉得这个人真好玩。
我们真正熟悉,是2003年在福州集训。那时,我们训练完,都要去找医生按摩治疗。一次,正好他在床上治疗,我在旁边等,大家就聊了起来。后来,他把我的电话号码要走了。回去后,我就收到他的短信。他约我周末一起吃饭。因为聊得挺愉快,我答应了。听他说,约到我的那天他特别兴奋,跟一个朋友打电话说:“她答应和我一起吃饭了!”吃饭时,他突然没头没脑地就说喜欢我,要和我在一起。我一下子就愣住了:“不可能,你不用想,不可能的事情。”他比我小两岁呢,我当时根本就没想过跟一个比我小的男孩谈恋爱。他给我来了一句:“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林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要什么东西,就一定会要到手,绝不会放弃,你可以说这是霸气,也可以说是自信。我拒绝了他,他也不管,持续不断地给我发短信,打电话。半年以后,我们就好上了。
我俩刚恋爱时,偷偷摸摸的。2004年,在雅加达的汤姆斯杯决赛中,林丹赢了。那是中国队夺回失去两年的“汤杯”,大家都特别兴奋。他回过头来,轻轻和我说了一句话。当时,我站在椅子上,他站在下面,电视的角度拍到,好像他轻轻吻了我一下。那一年,我打很多比赛都拿了冠军,大家觉得我们谈恋爱没有影响打球,也就接受了,我们的恋情就这样公开了。
欢喜冤家
林丹性格很急,比如在场上摔拍子,有时会暴怒,死命地敲地板,摔杯子。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也吵,急了还打,朋友们都说没见过打成我们这样的情侣。其实,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闹着玩儿,比如我走着路,他会突然伸出脚来,把我绊倒,然后趁我没摔下时抱住我,把我慢慢放倒,乐此不疲。
我们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很少。除了第一次请我吃饭,之后只有一个情人节我们是单独过的。他喜欢热闹,喜欢和一大帮兄弟在一起。我问他,我和你的兄弟哪一个比较重要?他想了半天,说,真的两个都很重要。我假装生气。过了一会儿,他走过来,很痛苦地说,真的两个都很重要。你拿他有什么办法?
我也接受了这样的相处方式。我们喜欢的东西,大部分不一样,相同的爱好是看电影,挑衣服通常都是他挑他的,我挑我的,我说好不好看,对他都没影响,他喜欢的他通通要买。他喜欢一样东西,不会变。比如他喜欢吃鱼火锅,我们出去吃饭,他常常会问我,想吃什么。我说,要不吃日本菜吧。他说,不好吧,还是吃鱼火锅吧。虽然我也喜欢吃鱼火锅,但偶尔想换换口味,如果你只想吃鱼火锅,那就根本不要问我。
他是个表情特别丰富的人,在家里,就像个小孩,很爱玩,是小男孩的玩法。他会做鬼脸逗我笑。我个子高,身体不太协调,不会跳舞,有时候,他就会在我面前跳霹雳舞气我。我说,你不也就是会这两招么!虽然在家是小孩,林丹在外面还是很男人,不太爱说话,也不笑,一到街上,就拉住我的手,雄赳赳往前走,挑东西干脆得很,包起就走,有点霸气。
但不是说我就喜欢霸气的男人,我就是喜欢他。
爱的信物
退役以后,我有点失落。打电话给林丹说:“要不我不工作了,你养我。”林丹说:“好啊,只要你高兴就好。”我又说:“身为男朋友,你都不激励我,要我认真工作。”他就好笑:“要你不工作不行,要你工作也不行,你到底要怎么办?”
林丹也算是个细心的人,比如我手上的戒指,他根本没量过,但买来就特别合适,估计是那次我们去试戒指的时候,他偷问了店员。他喜欢送我东西,送了我好多双鞋。我俩都很奇怪,我们两个人身上都没有太多彼此的东西,我手机里的照片是自己,他手机里的照片也是自己,我们甚至连合影也是跟别人照的。所以,那年生日前夕,我跟他说:“我们都没有什么随身携带的信物,你给我买只戒指吧。”他想了一下说,好。我问他为什么要想一下,他说因为送戒指是一件特别严肃的事儿,他是一个特别传统的男人。
林丹说要把我们的工作都安排好,要奋斗一下,等各方面条件都齐备了再结婚。他是个把什么事都想在前面的人,我对他很放心。
我曾经问林丹:“你认为你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话是什么?”林丹说:“是‘如果上帝让你先走,我会对他说,你把我的时间也拿走吧!’”其实,在我心里不是这一句,那充其量只是一句情话,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是我们刚刚在一起时,他对我说:“你放心,我会用成绩保护我们的爱情。”
后来,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
(摘自《VOGUE》2010年第11期图/傅树清)
我常常说,17岁时,他认识我;20岁时,我认识他。
这话怎么讲?
17岁时,国家青年队去福州集训,女单找的是八一队陪练。林丹才15岁,在八一队。陪练的人很多,轮来轮去,我根本就记不住。后来,他说他对我印象很深,觉得我特别高傲,很难接近,也不敢随便和我打招呼。我性格内向,不喜欢笑,可能会给他这种感觉。
20岁时,我才算真正认识了林丹。我1998年进国家队,林丹比我晚两年,算是我师弟。我第一次对他有印象,是觉得这个新来的男孩很有意思,打不好球会摔拍子,在场上速度很快,乱冲乱撞;打好了球会高兴得乱跑,做各种各样的小动作,反正看他打球你永远不用担心会闷。2002年,韩国公开赛,韩国裁判误判,那个球飞出了界外。林丹指着他,把手指弯起来,做了一个眼镜的样子,意思就是你应该配副眼镜,一下子把我给逗乐了,觉得这个人真好玩。
我们真正熟悉,是2003年在福州集训。那时,我们训练完,都要去找医生按摩治疗。一次,正好他在床上治疗,我在旁边等,大家就聊了起来。后来,他把我的电话号码要走了。回去后,我就收到他的短信。他约我周末一起吃饭。因为聊得挺愉快,我答应了。听他说,约到我的那天他特别兴奋,跟一个朋友打电话说:“她答应和我一起吃饭了!”吃饭时,他突然没头没脑地就说喜欢我,要和我在一起。我一下子就愣住了:“不可能,你不用想,不可能的事情。”他比我小两岁呢,我当时根本就没想过跟一个比我小的男孩谈恋爱。他给我来了一句:“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林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要什么东西,就一定会要到手,绝不会放弃,你可以说这是霸气,也可以说是自信。我拒绝了他,他也不管,持续不断地给我发短信,打电话。半年以后,我们就好上了。
我俩刚恋爱时,偷偷摸摸的。2004年,在雅加达的汤姆斯杯决赛中,林丹赢了。那是中国队夺回失去两年的“汤杯”,大家都特别兴奋。他回过头来,轻轻和我说了一句话。当时,我站在椅子上,他站在下面,电视的角度拍到,好像他轻轻吻了我一下。那一年,我打很多比赛都拿了冠军,大家觉得我们谈恋爱没有影响打球,也就接受了,我们的恋情就这样公开了。
欢喜冤家
林丹性格很急,比如在场上摔拍子,有时会暴怒,死命地敲地板,摔杯子。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也吵,急了还打,朋友们都说没见过打成我们这样的情侣。其实,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闹着玩儿,比如我走着路,他会突然伸出脚来,把我绊倒,然后趁我没摔下时抱住我,把我慢慢放倒,乐此不疲。
我们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很少。除了第一次请我吃饭,之后只有一个情人节我们是单独过的。他喜欢热闹,喜欢和一大帮兄弟在一起。我问他,我和你的兄弟哪一个比较重要?他想了半天,说,真的两个都很重要。我假装生气。过了一会儿,他走过来,很痛苦地说,真的两个都很重要。你拿他有什么办法?
我也接受了这样的相处方式。我们喜欢的东西,大部分不一样,相同的爱好是看电影,挑衣服通常都是他挑他的,我挑我的,我说好不好看,对他都没影响,他喜欢的他通通要买。他喜欢一样东西,不会变。比如他喜欢吃鱼火锅,我们出去吃饭,他常常会问我,想吃什么。我说,要不吃日本菜吧。他说,不好吧,还是吃鱼火锅吧。虽然我也喜欢吃鱼火锅,但偶尔想换换口味,如果你只想吃鱼火锅,那就根本不要问我。
他是个表情特别丰富的人,在家里,就像个小孩,很爱玩,是小男孩的玩法。他会做鬼脸逗我笑。我个子高,身体不太协调,不会跳舞,有时候,他就会在我面前跳霹雳舞气我。我说,你不也就是会这两招么!虽然在家是小孩,林丹在外面还是很男人,不太爱说话,也不笑,一到街上,就拉住我的手,雄赳赳往前走,挑东西干脆得很,包起就走,有点霸气。
但不是说我就喜欢霸气的男人,我就是喜欢他。
爱的信物
退役以后,我有点失落。打电话给林丹说:“要不我不工作了,你养我。”林丹说:“好啊,只要你高兴就好。”我又说:“身为男朋友,你都不激励我,要我认真工作。”他就好笑:“要你不工作不行,要你工作也不行,你到底要怎么办?”
林丹也算是个细心的人,比如我手上的戒指,他根本没量过,但买来就特别合适,估计是那次我们去试戒指的时候,他偷问了店员。他喜欢送我东西,送了我好多双鞋。我俩都很奇怪,我们两个人身上都没有太多彼此的东西,我手机里的照片是自己,他手机里的照片也是自己,我们甚至连合影也是跟别人照的。所以,那年生日前夕,我跟他说:“我们都没有什么随身携带的信物,你给我买只戒指吧。”他想了一下说,好。我问他为什么要想一下,他说因为送戒指是一件特别严肃的事儿,他是一个特别传统的男人。
林丹说要把我们的工作都安排好,要奋斗一下,等各方面条件都齐备了再结婚。他是个把什么事都想在前面的人,我对他很放心。
我曾经问林丹:“你认为你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话是什么?”林丹说:“是‘如果上帝让你先走,我会对他说,你把我的时间也拿走吧!’”其实,在我心里不是这一句,那充其量只是一句情话,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是我们刚刚在一起时,他对我说:“你放心,我会用成绩保护我们的爱情。”
后来,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
(摘自《VOGUE》2010年第11期图/傅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