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缘何幸福?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教师暂时来看并不优秀,但他们看上去很幸福。他们享受着职业生活,享受着成长之乐,并因此把这种心态传递给同事和学生,带来阳光般的发散效应。他们缘何幸福?
  一是幸福的教师能知足常乐。一个幸福的教师始终明白,选择做教师就选择了清苦,与荣华富贵和显赫地位便无缘了。因而,他会知足常乐。这种知足,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懂得取舍,不在物质和名利上过度攫取、追逐,而在精神上永不满足。他们的知足,是看淡荣辱,优雅平和,乐观豁达的人生状态。因此,一个幸福的教师不是没有烦恼,没有忧愁,而是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善于从琐碎的生活中找到真实的美好,从平凡的教育日子里获得快乐的源泉。他们能听到小草呓语,能闻到泥土芬芳,哪怕只看到白云悠悠、蝴蝶翩翩,也会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他们能在为孩子们解疑中感受到快乐,能在作业批改中感受到与孩子对话的愉悦,能在夜灯下的静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为精神充盈,幸福的教师会感受到快乐无处不在,时刻被快乐所包围和裹挟。
  二是幸福的教师能做更好的自己。在世俗的眼光里,教师职业不可谓不辛苦,压力不可谓不大。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群体成长,又要因材施教;既要忙于学生管理,又要完成教学任务;既要承受来自教育教学要求的重负,又要承受来自社会、家长的不解……教师哪有什么幸福可言?然而,幸福教师不会理会世俗的目光,而会在岁月中不断认识自我,活出自我,并不斷超越自我。他不会活在别人的脸色中,也不会活在他人的闲言碎语里,他只会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相比较,拿明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相比较,看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努力,看今天的教育教学是不是比昨天更成功,看今天的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如此一来,他虽然每天都可能还会留下些许遗憾,但总是在不断进步成长,不断向更好的自己靠近。
  三是幸福的教师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一个人只有在内心宁静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很多人其实正身处幸福,却视而不见、毫不自知,甚至还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其原因是心浮气躁,难以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要在这个充满喧嚣与浮躁的社会保持内心的宁静,没有高尚的信念支撑将会是多么不易。一个幸福教师因为沉浸在教书育人的净土里,内心纯粹,因而能在纷繁嘈杂中保持云淡风清,从容自若,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缚,在宁静中保持简单与安然。因而,他们会用从容的心态去应对教育生活的种种困惑,进而修复职业生活的疲惫和倦怠,如此把每一个明媚的日子、每一个温馨的时刻、每一点成功的喜悦、每一步跋涉的记忆、每一声学生的祝福与问候,都化成人生的幸福与温暖。
  幸福比优秀重要。当你在教书育人中感受到职业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感受到来自对生命自珍的幸福,你离更优秀的自己还会远吗?
  (作者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原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针对临床妇产科护理实践中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模式的实施对孕妇分娩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方法 从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自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期间接诊的并进行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的100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给予常规分娩护理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针对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针对两组产妇的平均分娩时间、焦虑自评量表(
摘 要: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方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骨科患者,根据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的护理方式)和实验组(全程健康教育方式)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实验组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方式。然后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骨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质量、患者对骨科康复的认识水平、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
摘 要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逻辑层面来看,公共精神的发生、发展都与公共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在公共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中公共生活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即公共精神源于并寓于公共生活;另一方面,公共精神在与公共生活的双向互动中追求公共善。基于此,可以建构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多维体验来进行公共精神的培育。首先,在观察、思考、结构化的情境体验中认知公共精神;其次,在比较、体悟、情感化的情感体验中认同公共精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PICC(Peripheraly Inserted Central Cathcte)置管期间发挥的临床效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6月淄博市张店区妇幼保健院实施PICC置
摘 要:目的 探讨专科核心能力模块方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于2019年7月期间采用专科核心能力模块培训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分析培训前(2019年1月~2019年6月)、培训后(2019年7月~2019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平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测评情况。结果 培训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测评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
摘 要  理想的家校生态应该具有方向一致、优势互补、平等互信、富有创造性的样貌特征。现实中,家长对教师众星捧月,校方对家长如履薄冰,教育行政部门成为双方的“裁判员”和“灭火者”,学生是压力的终端承受者。教育内卷化困局里升学焦虑的持续加剧、教育公共品定位下家长选择的匮乏、社会价值裂变期的信任危机投射、依法治教不足时的各方权责界限模糊是当下家校生态失序的形塑机制。家校生态失序是教育根性问题乃至社会问
摘 要  边界为组织与个人行动提供了可预期性,家校之间存在着物理、社会和心理等三重边界。家校边界有着互补性、牵连性和变动性等多种特征,这些特征让家校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守界和跨界行为可能随时发生。构建家校关系新生态要求不同责任主体要充分认识和遵循家校边界的存在特征,增强边界意识,实现良性家校合作。  关 键 词  家校关系;家校边界;物理边界;社会边界;心理边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共享控制策略作为基于临场感的遥操作机器人的主要控制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操作者的感知、判断和决策能力,也能发挥出机器人自身的优势.阐述遥操作机器人临场感技术;综述遥操作
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德州市中医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间接诊的11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入院前后分2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教育实践中,"请家长"是一种颇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家校协同育人方式。"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的本质在于"请家长"是一个呈现矛盾的场域,涉及了师生、亲子、亲师三对自我-他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