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学期推出教育云首批应用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师生登录即可享受各类教育应用服务;云空间:提供全市师生每人1TB的教育云盘; 云资源:即提供一站式服务——汇聚与教材配套的超过万节的优质视频课例、800G教师备课素材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云视频:为网络环境下的会议、教研、协作学习等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2013年5月,我上了一节北京市的同课异构课《Flash运动渐变动画——我的植物大战僵尸秀》。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100%的学生掌握了运动渐变动画的操作要点,并能制作运动渐变动画的位置变化,在观看帮助文件的情况下能完成其他变化的设置。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学生经历了作品规划过程,每位学生用到的图层至少3个,每个变化设置的起始和终止关键帧与角色出场退场的顺序基本符合表达意图,说明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了
在信息化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使得学习方式发生着变革。教师对学习者设计的活动、进行的评价等也正在重新定义。相比传统教育,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多种选择,学习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媒体更好地理解问题和提高学习质量。信息化教育帮助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性地、创新性地思考。因此,学科课堂教学与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作业“难”阻碍教育教学发展  提到“作业”,我反复思考这样几个
【摘 要】课程改革的深度突破离不开学生的课程参与。在微型游戏项目课程变革中,让学生参与课程决策、实施、评价的全过程,使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每位学生都能自主选择合适的课程,拥有课程的评价权,掌握课程实施的主动权,课程因学生的参与而更显灵性和生命的美丽。  【关键词】课程;微型游戏项目;课程选择;课程改革;课程参与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
【摘 要】跨学科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当前教育实践的前沿课题。利用平板电脑促进跨学科整合实践,实现高效课堂具有可行性。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率先开展基于平板电脑的跨学科整合课程,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以《音乐中的数学》一课为例,利用iPad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课堂实践,对基于平板电脑的跨学科整合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平板电脑教学;跨学科整合;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本刊讯】2015年4月18-19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游戏进课堂创新计划培训研讨会”。来自天津、山东、江苏、河南、重庆等地的校长、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作为最早关注游戏进中小学课堂的专业媒体,本刊是本次“游戏进课堂创新计划培训研讨会”的指定支持媒体,并全程参与了此次研讨会。祁靖一主编在会上致辞,指出游戏化学习符合儿童成长认知学习特点,游戏进课堂具有深刻的意义。北京大学教育
一个问题引发的讨论  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开篇很重要,信息技术课也是如此。我在导入《认识智能机器人》一课时,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日本机器人模仿韩国组合Wonder Girls跳“Nobody”舞蹈的视频,生动、形象而又略带幽默的动作立刻把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学生有了兴趣,课堂的节奏就容易把握,学生和教师的智慧就能尽情地迸发。又如,在《认识计算机程序》一课中,我设计的一个VB游戏让学生流连忘返,这时,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跨越三个世纪,一百多年的办学实践,见证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走进潞河中学,湖光树影,绿草成荫,如入画境,你会惊叹于她的美丽、她的古老和她的年轻。  这样一座校园,无疑是喧嚣之中的一片净土,莘莘学子在这里守望人生,放飞梦想。潞河中学校长徐华说:“我们把潞河中学定位成一个乡村校园,在这样一个拒绝物质诱惑且淡泊名利的地方,教师和学生醉心于思想,放牧灵魂。”  面向未来,对于学校教
【摘 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但由于自主学习资源准备不足、针对性不强,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不强烈等因素,导致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教学效率低下。为此,我们运用微课,将知识传递过程与知识内化过程翻转过来,提出由微课设计、课前自学、课堂内化等模块构成的新课堂模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
2014年,北京市教委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除了“北京教育新地图”“中小学语文、英语、科学学科改进意见”等,还基于大数据与移动互联技术推出了“名师在线”“学习信息推送”“在线作文辅导”三个在线教育服务项目,力图在教育改革的“深水区”以协同创新的方式破解教育难题和痼疾。那么,北京市教委此举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其意义与价值何在?将来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与完善?带着
Excel技巧——工作表汇总  教师问题描述:  我是一名班主任,我想统计学生们从初一到初三上学期的所有成绩,将这些成绩再赋予不同的权重并汇总成一个新的分数,从而对学生的情况有更详细的了解。但是班里学生较多,逐一操作不仅费时还容易出错,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制作前  制作后  工程师回复:  您可以使用Excel的函数功能来实现总成绩的计算操作。  教师提问:  我知道Vlookup函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