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口语交际 情境 教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A-0063-01
口语交际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借助听与说的技巧与他人进行交往、交谈,从而建立起一定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听的能力、思维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但是在表达过程中,他们的语言欠缺条理性、规范性,不善于倾听与评价,需要得到教师的进一步引导,端正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
(一)联系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的延伸,因为语言来自生活,生活又离不开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有话想说。例如,笔者发现学生打电话时缺少了应有的礼仪,于是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请假”,在课上创设了“一个同学生病了,他要向老师请假”的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说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打电话的能力,笔者还让学生自由组合,创设情境模拟打电话,可以模拟自己给爸爸、妈妈打电话,也可以模拟自己跟老师、同学、亲戚打电话,学生们兴趣高涨。在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的口语交际过程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利用实物。直观形象的事物往往能激发起低年级学生说话、交流的兴趣,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我》一课,其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自己的变化。首先,要求学生们事先准备好自己过去和现在的两张照片,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相片中的自己,重点从外貌、姿态、表情等外形方面去观察、交流。然后,让学生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顺序,同桌或小组内说话交流,并就“未来的我”这一主题在全班重点交流。学生精心准备实物照片,激发了说话的兴趣,他们不仅说得好,而且说得很有条理,口语交际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进行说的训练。教师可根据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到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准确、更生动。如笔者在教学《有趣的动物世界》这一口语交际课时,将动物世界里的许多种动物食、住等日常活动时的图片制作成课件,然后投放到屏幕上,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到了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动物活动时的各种图像,让学生由境生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为说提供了丰富、有趣的素材。这不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捕捉到生活中动物活动时有趣的素材,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乐于思,乐于说,乐于写。
二、拓展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一)根据课文插图,想象“说”。有些文章为了使文章主次分明,作者没有把次要的景象描述出来,而用上了省略号。如《庐山的云雾》一课,在描写庐山云雾的形状时,作者这样写道:“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省略号把庐山云雾的其它形状省去了,笔者让学生发挥想象:还有哪些形状呢?请用“……
像……像……像……”的句式进行补充。学生展开了大胆的想象,怎么想就怎么说,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拓展了思维,而且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二)根据课文内容,表演“说”。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仅有益于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对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想象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为使学生说的水平不断提高,笔者在教学中,以表演带动学生说话,收到了良好效果。如教学《阿凡提的故事》一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分小组表演,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将阿凡提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故事情节表演得惟妙惟肖。
(三)改编教材内容,仿课文说。仿说也是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识的特点进行仿说的练习。如学完了《张衡》一课,让学生仿文中描写地动仪样子的段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样物品的外形特点;学完了《山村的早晨》一课,以《家乡的早晨》为话题,让学生仿说。学生以课文为范例,说起来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表达准确,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的水平,同时也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有创设适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拓宽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责编 黄鸿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A-0063-01
口语交际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借助听与说的技巧与他人进行交往、交谈,从而建立起一定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听的能力、思维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但是在表达过程中,他们的语言欠缺条理性、规范性,不善于倾听与评价,需要得到教师的进一步引导,端正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
(一)联系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的延伸,因为语言来自生活,生活又离不开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有话想说。例如,笔者发现学生打电话时缺少了应有的礼仪,于是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请假”,在课上创设了“一个同学生病了,他要向老师请假”的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说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打电话的能力,笔者还让学生自由组合,创设情境模拟打电话,可以模拟自己给爸爸、妈妈打电话,也可以模拟自己跟老师、同学、亲戚打电话,学生们兴趣高涨。在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的口语交际过程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利用实物。直观形象的事物往往能激发起低年级学生说话、交流的兴趣,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我》一课,其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自己的变化。首先,要求学生们事先准备好自己过去和现在的两张照片,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相片中的自己,重点从外貌、姿态、表情等外形方面去观察、交流。然后,让学生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顺序,同桌或小组内说话交流,并就“未来的我”这一主题在全班重点交流。学生精心准备实物照片,激发了说话的兴趣,他们不仅说得好,而且说得很有条理,口语交际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进行说的训练。教师可根据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到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准确、更生动。如笔者在教学《有趣的动物世界》这一口语交际课时,将动物世界里的许多种动物食、住等日常活动时的图片制作成课件,然后投放到屏幕上,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到了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动物活动时的各种图像,让学生由境生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为说提供了丰富、有趣的素材。这不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捕捉到生活中动物活动时有趣的素材,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乐于思,乐于说,乐于写。
二、拓展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一)根据课文插图,想象“说”。有些文章为了使文章主次分明,作者没有把次要的景象描述出来,而用上了省略号。如《庐山的云雾》一课,在描写庐山云雾的形状时,作者这样写道:“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省略号把庐山云雾的其它形状省去了,笔者让学生发挥想象:还有哪些形状呢?请用“……
像……像……像……”的句式进行补充。学生展开了大胆的想象,怎么想就怎么说,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拓展了思维,而且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二)根据课文内容,表演“说”。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仅有益于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对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想象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为使学生说的水平不断提高,笔者在教学中,以表演带动学生说话,收到了良好效果。如教学《阿凡提的故事》一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分小组表演,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将阿凡提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故事情节表演得惟妙惟肖。
(三)改编教材内容,仿课文说。仿说也是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识的特点进行仿说的练习。如学完了《张衡》一课,让学生仿文中描写地动仪样子的段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样物品的外形特点;学完了《山村的早晨》一课,以《家乡的早晨》为话题,让学生仿说。学生以课文为范例,说起来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表达准确,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的水平,同时也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有创设适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拓宽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责编 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