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的分析及预测

来源 :中外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形成的相关因素,以此因素建立风险概率预测模型,以协助判断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203例宫颈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概率预测模型,并算出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经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病理类型、抗凝为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0、-2.020;Z=3.405、2.621;χ2=28.769、7.836,P55岁,D-二聚体>2 mg/L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OR=4.746、4.407,P<0.01),而使用抗凝剂则抑制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OR=0.274,P<0.01),由前述3个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P<0.01),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良.结论 对于宫颈癌患者术后,年龄、血浆D-二聚体水平、抗凝是用于构建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概率预测模型的相对最优因素,由此构建的风险概率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和实用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该院内镜诊疗中心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150例,依据护理服务方法分为优质护理服务组(n=75)、常规护理服务组(n=7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针头穿破血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投诉、愿意再次接受治疗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63、21.882,P0.05).优质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方位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评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活动
目的 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60例COPD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性治疗后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和观察组(基础性治疗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安全性、肺功能、血气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和观察组比较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