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圣教序》的用笔与结构及其影响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太宗深爱王羲之书法,《圣教序》乃太宗皇帝命怀仁和尚从王羲之不同时期作品中集字而成。此碑王书众长,它基本上保持着笔意连贯,气韵畅通,历代书法家对此碑推崇备至,是学行书不可或缺的经典范本。以下对该作品做简要介绍,并对它的用笔结构以及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作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圣教序》;用笔;结构;影响
  《圣教序》全名《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又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等。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后,携梵本佛典到长安,太宗见之甚喜。玄奘奉命于当年三月即居译场弘福寺从事诗经。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宗亲自为之撰序,皇太子(李治,后为唐高宗)作记,此序和记,与太宗徐敕,皇太子笺答,玄奘所译心经,由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墨迹中集字,历时二十余年,于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刻成此碑,全称为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行书三十行,每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惜今已断裂,现存西安碑林。
  一、《圣教序》的用笔特点
  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从赵孟頫的这段话来看,用笔还是有规律可寻的,大体上看无非是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方笔与圆笔,疾与涩,轻与重,提与按。
  (一)、《圣教序》用笔沉着,骨力内含,严谨含蓄,干净明丽。这就要求处理好行与留,快与慢,光与毛的运用。学王字行笔如锥画沙,以中锋为主逆锋涩行,使线条险劲而沉稳,点画在运行过程中要不断提按。
  (二)、从《圣教序》点画用笔的整体来看,属于方圆并用,入笔多为直入法和逆入法,行笔中锋涩行每一点画多取挺直劲利之势。收笔有方有圆,有的带出,有的内含,体现了“十藏五出,十起五伏”的用笔原则。从收笔的细微之处观察,方则雄劲,圆则浑厚给人以沉稳之感。
  (三)、从《圣教序》的集字作品来看,用笔以中锋为主,兼有侧锋。尤其起笔、顿笔往往侧锋斜下,中锋涩行。竖画起笔向右顿笔,收笔回顾,有藏有出。临写兰亭序其点画多为直入出锋,《圣教序》由于刀刻,墨拓,出锋的地方大多都失去了,显得藏多露少。临写时中锋与侧锋并用,藏锋与露锋搭配。完全用中锋不是主要的,只是中锋为主,好多点画的起收兼有侧势。
  (四)、《圣教序》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千字不同,点画各异,千姿百态,造型俊美。书法与其他艺术一样,尚异忌同。这在圣教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为后世所学者树起了丰碑。《圣教序》的点横竖撇捺点画的种类近百种,表现得形态也都是千姿百态。以点为例,有竖点、横点、仰点、带勾点等等,多个种类不同的形态展现出来。
  (五)、从《圣教序》看,横画多为左低右高不同角度的斜度,这种笔势不仅增添了动感,也使不少字向左下方倾倒,显得生动挺健,柔中带刚。
  (六)、从《圣教序》看,用笔朴拙与工巧,凝涩与流畅,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每一个点画的起、收、转、折顿挫分明,提按适度体现了王羲之寄情山水的儒雅风貌。
  二、《圣教序》的结构特点
  字的结构就像是一个人的五官,只是长得位置不相同,有人漂亮就有人丑陋。字的结构是因势而生,富有自然之趣,但也具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可以把握其内在的结字规律。《圣教序》的结字是生动的,我们可以从结字的正侧,开合,疏密,侵让,连断,参差这几个方面对它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寻找出他结字的规律。
  (一)、正侧:作为行书不像唐楷那样正襟危坐,而像一幅偷拍的集体生活照,每个人的姿态都不尽相同,有正有侧,要能正不呆板,侧不倾斜最好,正者落落大方,侧者“纵复不端者,爽爽有一种风气。”
  (二)、开合:行书结字的开合,最能造成风格的多样,往往开者欹侧洒脱,合者含蓄蕴籍,一幅字不可能都开或都合,总是开合结合的,《圣教序》里过于放纵的字似乎不多,开少合多造成《圣教序》的含蓄。
  (三)、疏密:字固然有疏有密为好,但一味讲究疏、讲究密,便会造作之嫌,它须有停匀一面,《圣教序》的总特征就是停匀美,只看到它的停匀,而看不到它的疏密,就往往会说王字不生动。停匀是王书的主菜,疏密是山珍海味,偶一啖之才觉过瘾,只有在平淡中显出奇崛才是王书的精髓。匀豁便是停匀与疏密在黑白关系上的巧妙应用。
  (四)、侵让:“侵”实质是一种不公平,侵占人家的地盘,“让”就显得谦虚,在《圣教序》中都有表现,空处可以让其他笔画得以伸展,但处处空白都被巧妙运用,便窒息了艺术生命,所以侵让要与疏密同盟,这是中国书法黑白的妙处。
  (五)、断连:“法”字笔笔断开,“有”字一笔写成,都极美,全断或全连不如时断时连来得多元,辩证法在书法中倒是常常运用得很好,在临帖时自然要有所注意。
  (六)、参差:认为王字呆板无味的,是没有发现它的参差,“诚”的结体是那么错落有致,可见淡茶细品是有味的,但处处参差,那就成郑板桥了,还是“大味必淡”话绝。
  康有为说:“盖书,形学也”,说的是结字,启功说:“轨道准确,如走熟路”,把结构放在第一位,可见结字的重要,无论怎样正侧、开合、疏密、侵让、断连、参差,都要能精神相挽,这是万变不离的中心,所谓“顾盼生情”当为结字所用。
  三、《圣教序》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在古代落后的印刷条件下,复制和保存书迹,手段无外乎摹、临、刻三种。摹,难度高且不能大量复制,因是纸质不易保存;临,复制还原程度低,同样不易保存;刻,虽比摹多刻制程序,多一分失真的可能,但易保存又能大量复制。相比较而言,在古代,石刻确实是保存书迹的一个较好的办法。其实,即使在唐代尚存有王羲之书迹若干,但也绝大多数藏在内府,普通人是不可能见到的。所以怀仁集王字刻圣教序碑,讓王羲之书迹从密阁中解放出来,天下人皆可瞻仰、学习,功莫大焉。在“二王”书法真迹已绝迹的今天,以石头为载体的《圣教序》幸运地保存到了今天,而它的价值更加凸显出来。毫无疑问,在正常情况下,《圣教序》作为刻石,其寿命会比《兰亭序》摹本长久得多。此碑的意义,不仅在于是首创按文本集王书的杰作,更重要的是,它保留了已经亡佚的王书面貌,成为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一个经典宝库。它虽然是从王羲之不同作品中所集而成,但基本上保持笔意连贯、气韵畅通,历来被认为是学习行书特别是王羲之行书不可或缺的经典范本。可以说,保存基本完好的《圣教序》碑刻是现今最为可靠的王羲之书法传承的载体。该碑问世以后,受到上至官僚、士大夫,下至僧侣、百姓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文人雅士,更是视之为书法至宝,住寺观碑学习者,络绎不绝。到唐玄宗时蔚然成风的“院体”书法完全是出自《圣教序》,如唐吴通微的《楚金禅师碑》唐刘秦《刘奉芝墓志》等。五代时期的翰林院中仍旧弥漫着院体书法的风气,一直到北宋初一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当时所书碑志几乎都以《圣教序》为法。这种风气一直到宋四家出现后才衰落下来。赵孟頫、董其昌、王铎作为元、明、清三代杰出书法家代表,他们都非常重视对《圣教序》的研习,以《圣教序》为必学范本,且都有临作存世历史上其他书法家对此碑也无不重视。时至当代,如雨后春笋,还是有很多书家将《圣教序》作为首选法帖,传承先进的书法文化,与时代倡导的“中庸”“和谐”是同构的。
  结论
  综上所述,《圣教序》的用笔结构非常独特,对书坛的影响极其广泛,无以言表。纵观历史文化,品味传统书艺,《圣教序》当属书法艺术中的神品。无论是其技法,或其气韵、境界,后人难以超越,亦无法超越。只有寒灯孤照,坚守《圣教序》一辈子,才能认识“庐山”真面目。
  参考文献
  [1]骆恒光.王羲之圣教序及其笔法.西冷印社
  [2]黄丽华.王羲之圣教序笔法解析.辽宁美术出版社
  [3]傅建林.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精讲.紫荆城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克,出生年月:1995110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安徽省阜南县,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书法。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兴盛,酒店行业也随之大踏步前进,这也给酒店设计行业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酒店设计领域,现任万达酒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世界500强大连万达集团旗下的企业,以下简称设计院)院长的刘英武是行业内公认的领军专家。他从业20年,取得的重大开创性成果为中国酒店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无数权威典范,深得同行专家的钦佩。他所领导的设计院是中国唯一的全专业并拥有业主经验的
期刊
摘 要:近年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用户以井喷式增长,其中年轻大学生是其积极的拥趸者,在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中开发出德育课程教育的公众平台,并以线下社团配合,逐步构建系统性微课教学体系,以专题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微课,课后学习小组分享讨论,学术前沿的发布分享,学生即时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和公布作为其内容,运用于学生课后,利用这一新兴模式,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以渗透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德育
期刊
摘 要:首先,纤维艺术是一种既创造物质形态,又表达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它是制作出来的平面、立面和空间装置的形象。纤维材料大致可以分成天然动、植物纤维(例如草、棉、麻、毛、丝等)与人工合成纤维两大类。  现代纤维艺术作品,既让纤维材料与技艺充盈着生命活力,也表现了创作者各自的审美情感,他们创作理念是崭新的,艺术风格是独特的,材料选择和技能运用也是别出心裁的。尽管我国手工编织技艺、纺织科技历史悠久,对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便开始注重个人文化修养、教育培训、旅游休闲享受生活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本文将针对川南地区泸州市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泸州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策略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文化消费是人们用于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等相关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文
期刊
摘 要:对法国“新小说”内容进行分析,认识到“新小说”的创作价值,总结小说的结构特点,对其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解读。核心目的是在新小说理念分析中,通过对法国“新小说”特点、艺术内容的分析,掌握法国小说的价值性,满足小说创作中的创新需求。  关键词:法国;“新小说”;认识;解读  对于法国的“新小说”而言,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发展起来的,其文化的价值性、特点性充分代表了法国当代小说的文化创作理念,而且
期刊
摘 要:目的:比较4个储存时期及不同冲泡时间六堡茶和普洱茶茶汤中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选择连续发酵3年的六堡茶和普洱茶,采用DPPH法测定其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5个浸泡时段的茶汤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不同种类茶种冲泡茶汤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进行比较,抗氧化活性的强弱顺序依次为维生素C>普洱茶>六堡茶。结论:六堡茶和普洱茶都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消除剂;不同储存时期、不同冲泡时间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空间在不断的扩大,生活节奏加快。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类型疾病发生率增加,需要救治的人员增加。做好相应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对病人的预后,减少伤残和死亡有着很大的关系。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需要驾驶员具备一定的院前急救知识,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降低交通事故的伤亡率。本文对驾驶员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方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
期刊
1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在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创新思维训练法,建立基础课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形成一套操作性强、清晰明确的教学方法体系,帮助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来达到培养和评价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研究重点是通过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实践创新思维方法,真正有效发挥基础课的作用,帮助实现专业课培养应
期刊
摘 要:近二十几年来,随着科技,文化,交通以及通讯事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成了最热门的话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对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全球化;青少年;价值观;影响  前言  文化一词来源于西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西方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和科技革命之后,经济、
期刊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法等科学方法针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功能动作测试及矫正训练效果进行了分析。由实验分析了解到: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功能动作测试,对人体运动功能的认知、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的规避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促进运动员运动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功能动作测试;矫正训练  1问题的提出  羽毛球是一项对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