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工程项目全过程实行动态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保证的必要手段,也是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造價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各阶段;控制
前言:
动态的工程造价控制才能够全面、时时、准确、合理的控制工程成本,同时对于工程施工质量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因为工程的投资额非常大、建设所需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不确定而且非常多,因此如果管理不合理,就会出现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
一、建筑工程造价各个阶段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决策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
根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要求来看,其对施工建设的全过程的造价都存在着控制和管理的作用,同时在工程策划阶段,针对工程中所使用的各项技术涉及到经济问题的决策,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存在着巨大的影响。比如说施工地点的选择、建筑标准的敲定、施工技术的应用,甚至是施工设备的使用等方面都对工程造价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恰恰是在这一部分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甚至不少建筑企业仅凭决策者的个人经验进行决定,这就使得建筑工程在前期的工程造价中缺乏有效依据。
2.工程设计对经济观念缺失的现象严重
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后,建筑工程相应的进入到了设计阶段,作为施工项目工程造价合理控制的重要阶段,若能够把技术设计与经济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使工程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对建筑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也存在着巨大的辅助作用。但是根据市场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技术层面重视的程度非常突出,但是能够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经济考量的却是微乎其微,因此就导致一些建筑工程由于在设计阶段过分忽视对于工程造价的合理把控,促使建筑过程中投资的增加,最终使得工程造价过高的现象时有发生。
3.工程招标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大多数都已经实行招标制度,主要是建筑单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对施工单位进行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工程招标管理机制是完备的,不正当招投标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这就使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隐患。同时,这种不正当现象使得建筑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定价相对而言低许多,致使工程造价失真,并且施工过程中对设计方案的变动导致施工单位不能按照合同规定的履行合约,致使完工阶段经济纠纷不断,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工程招标管理机制存在漏洞产生的。
4.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力度不够
施工过程的复杂性难免会出现施工图在施工中不符实际的现象,这就要求设计单位把好关,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并制定好解决方案,有效的控制好工程造价,同时还要加大合同的管理力度,保证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还要规范招投标市场,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造价各个阶段控制管理的完善措施
1.科学控制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若想在全过程中得到控制和管理,就必须从工程决策阶段入手,针对工程决策阶段科学性的缺失,因此,我认为在工程决策前必须做好投资核算工作,并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与市场价格走向进行细致的、合理的、有策略的可行性分析,并且在相关报告中对其估算后的造价进行初步编制,并且在建筑设计获得审批后,严格按照相关报告进行工程决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控制作用的实现。
2.进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工程设计
根据管理学者的研究调查显示,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75个百分点,因此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中之重。以实践结果为依据,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设计手段不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在设计上的科学性,同时对工程造价控制来说,也是最合理的手段,笔者认为合理运用限额设计的方法是工程造价控制最有效的途径,但是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与项目预估价格人员进行紧密的配合,在针对建筑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以预算人员的价格研究报告为投资限额为依据,对施工设计中涉及到的专业性设计文件也要按照工程造价预估严格执行,从而做到在工程设计中体现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特点。
3.工程招标管理机制的完善
工程招标管理机制的完善必须从招投标行为的宏观管理入手,严格遵守招投标管理的程序,包括招标文件的发放、发标、开标以及评标和决标,这一系列过程务必要以工程造价控制为主要依据。建设公司还要做到对标底进行合理编制,在确定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量的将标底控制在合理工程造价的下限,同时对投标公司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对其所提供的技术、工期和报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从中选取最适合本工程项目的单位。值得注意的是,评标过程必须坚守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相应的有利条件。
4.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工程实施阶段,造价工程师按照建设单位和本单位造价管理制度执行合同中相关经济条款,协助建设单位合理控制投资金额和安排资金使用计划。主要工作内容为:现场动态造价管理和中间计量支付。
4.1建立经济资料台账,动态管理造价,并及时调整造价偏差
动态管理造价。造价工程师应及时收集影响工程造价的经济资料、建立台账。对于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应及时处理,提出咨询建议。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隐蔽、拆除工程的收方、签证,比如桩基础深度、场地硬化道路做法等。(2)工程变更或索赔咨询。主要是设计变更和因突发事件引起合同条件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索赔等。对于重大变更,应进行方案比选、控制变更金额;对于新增清单项目,应重新核定合理价格。(3)暂估价工程和暂定的材料设备价格咨询。对于暂估价工程应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重新计价;对于暂定价的材料设备造价工程师根据设计要求的品牌参数,结合公司的材料设备询价体系进行材料选配、认质定价,为建设方提供造价咨询服务。造价偏差调整。对施工图纸和招标图纸差异较大(含重大设计变更)的工程,造价工程师应重新编制或调整本工程的施工图预算。结合中标合同金额和以往造价经验,对各部位工程造价的构成进行分析,找出容易出现造价偏差的部位,编制工程建设造价控制目标和资金使用计划。在工程开工后,造价工程师应深入现场,与参建的各方人员联动,随时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在影响造价的因素出现后,计算出变更金额,编制实际完成的资金使用情况。当资金使用情况出现较大变动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调整设计标准、设计功能,重新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提供给建设方作参考依据。
4.2中间工程计量支付
造价工程师应及时参加由监理单位组织的,按合同协议条款约定的时间及方法进行的现场工程计量。对施工单位送审的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表中的工程产值和应付款项进行审核,并据此向建设单位提交进度款支付咨询报告,协助建设单位支付进度款。在中间计量支付时要特别注意合同中对支付时间、数量以及预付款和质量保修金的扣除等事项的约定,防止资金超付情况的发生。
4.3工程总投资控制
造价咨询企业应配合建设单位将工程总投资控制在经评审的概算造价内。如有突破,应及时在过程中向委托方报告、备案,以便委托方向相关部门申请、获批,以及调整概算或建设方案。
三、结语
本文是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造价管理经验而提出的一些控制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具有可执行性,希望能对广大的工程造价管理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当然,由于造价管理中不确定的影响因素颇多,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整个建筑工程届的造价管理控制水平是不可能的。广大建设者惟有在日后的项目建设中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与尊重科学的态度,才能在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大项目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遥遥.浅谈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
[2]王海琴.设计阶段降低建筑工程造价途径和措施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36(010):238-239.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各阶段;控制
前言:
动态的工程造价控制才能够全面、时时、准确、合理的控制工程成本,同时对于工程施工质量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因为工程的投资额非常大、建设所需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不确定而且非常多,因此如果管理不合理,就会出现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
一、建筑工程造价各个阶段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决策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
根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要求来看,其对施工建设的全过程的造价都存在着控制和管理的作用,同时在工程策划阶段,针对工程中所使用的各项技术涉及到经济问题的决策,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存在着巨大的影响。比如说施工地点的选择、建筑标准的敲定、施工技术的应用,甚至是施工设备的使用等方面都对工程造价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恰恰是在这一部分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甚至不少建筑企业仅凭决策者的个人经验进行决定,这就使得建筑工程在前期的工程造价中缺乏有效依据。
2.工程设计对经济观念缺失的现象严重
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后,建筑工程相应的进入到了设计阶段,作为施工项目工程造价合理控制的重要阶段,若能够把技术设计与经济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使工程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对建筑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也存在着巨大的辅助作用。但是根据市场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技术层面重视的程度非常突出,但是能够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经济考量的却是微乎其微,因此就导致一些建筑工程由于在设计阶段过分忽视对于工程造价的合理把控,促使建筑过程中投资的增加,最终使得工程造价过高的现象时有发生。
3.工程招标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大多数都已经实行招标制度,主要是建筑单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对施工单位进行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工程招标管理机制是完备的,不正当招投标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这就使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隐患。同时,这种不正当现象使得建筑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定价相对而言低许多,致使工程造价失真,并且施工过程中对设计方案的变动导致施工单位不能按照合同规定的履行合约,致使完工阶段经济纠纷不断,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工程招标管理机制存在漏洞产生的。
4.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力度不够
施工过程的复杂性难免会出现施工图在施工中不符实际的现象,这就要求设计单位把好关,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并制定好解决方案,有效的控制好工程造价,同时还要加大合同的管理力度,保证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还要规范招投标市场,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造价各个阶段控制管理的完善措施
1.科学控制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若想在全过程中得到控制和管理,就必须从工程决策阶段入手,针对工程决策阶段科学性的缺失,因此,我认为在工程决策前必须做好投资核算工作,并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与市场价格走向进行细致的、合理的、有策略的可行性分析,并且在相关报告中对其估算后的造价进行初步编制,并且在建筑设计获得审批后,严格按照相关报告进行工程决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控制作用的实现。
2.进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工程设计
根据管理学者的研究调查显示,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75个百分点,因此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中之重。以实践结果为依据,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设计手段不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在设计上的科学性,同时对工程造价控制来说,也是最合理的手段,笔者认为合理运用限额设计的方法是工程造价控制最有效的途径,但是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与项目预估价格人员进行紧密的配合,在针对建筑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以预算人员的价格研究报告为投资限额为依据,对施工设计中涉及到的专业性设计文件也要按照工程造价预估严格执行,从而做到在工程设计中体现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特点。
3.工程招标管理机制的完善
工程招标管理机制的完善必须从招投标行为的宏观管理入手,严格遵守招投标管理的程序,包括招标文件的发放、发标、开标以及评标和决标,这一系列过程务必要以工程造价控制为主要依据。建设公司还要做到对标底进行合理编制,在确定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量的将标底控制在合理工程造价的下限,同时对投标公司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对其所提供的技术、工期和报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从中选取最适合本工程项目的单位。值得注意的是,评标过程必须坚守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相应的有利条件。
4.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工程实施阶段,造价工程师按照建设单位和本单位造价管理制度执行合同中相关经济条款,协助建设单位合理控制投资金额和安排资金使用计划。主要工作内容为:现场动态造价管理和中间计量支付。
4.1建立经济资料台账,动态管理造价,并及时调整造价偏差
动态管理造价。造价工程师应及时收集影响工程造价的经济资料、建立台账。对于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应及时处理,提出咨询建议。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隐蔽、拆除工程的收方、签证,比如桩基础深度、场地硬化道路做法等。(2)工程变更或索赔咨询。主要是设计变更和因突发事件引起合同条件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索赔等。对于重大变更,应进行方案比选、控制变更金额;对于新增清单项目,应重新核定合理价格。(3)暂估价工程和暂定的材料设备价格咨询。对于暂估价工程应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重新计价;对于暂定价的材料设备造价工程师根据设计要求的品牌参数,结合公司的材料设备询价体系进行材料选配、认质定价,为建设方提供造价咨询服务。造价偏差调整。对施工图纸和招标图纸差异较大(含重大设计变更)的工程,造价工程师应重新编制或调整本工程的施工图预算。结合中标合同金额和以往造价经验,对各部位工程造价的构成进行分析,找出容易出现造价偏差的部位,编制工程建设造价控制目标和资金使用计划。在工程开工后,造价工程师应深入现场,与参建的各方人员联动,随时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在影响造价的因素出现后,计算出变更金额,编制实际完成的资金使用情况。当资金使用情况出现较大变动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调整设计标准、设计功能,重新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提供给建设方作参考依据。
4.2中间工程计量支付
造价工程师应及时参加由监理单位组织的,按合同协议条款约定的时间及方法进行的现场工程计量。对施工单位送审的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表中的工程产值和应付款项进行审核,并据此向建设单位提交进度款支付咨询报告,协助建设单位支付进度款。在中间计量支付时要特别注意合同中对支付时间、数量以及预付款和质量保修金的扣除等事项的约定,防止资金超付情况的发生。
4.3工程总投资控制
造价咨询企业应配合建设单位将工程总投资控制在经评审的概算造价内。如有突破,应及时在过程中向委托方报告、备案,以便委托方向相关部门申请、获批,以及调整概算或建设方案。
三、结语
本文是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造价管理经验而提出的一些控制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具有可执行性,希望能对广大的工程造价管理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当然,由于造价管理中不确定的影响因素颇多,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整个建筑工程届的造价管理控制水平是不可能的。广大建设者惟有在日后的项目建设中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与尊重科学的态度,才能在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大项目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遥遥.浅谈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
[2]王海琴.设计阶段降低建筑工程造价途径和措施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36(010):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