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语文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7042500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使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也很有帮助,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说,选择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阅读为本,以学生自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思想。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文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出发,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一定能有所作为的。
  关键词:个性化;兴趣;情感基调;脉络
  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向着提高学生欣赏、理解以及评价等综合能力的目标努力。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普遍性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还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展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燃起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当学生拥有了良好的读书兴趣,随之就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愿望,并且会积极地投入其中。以下是笔者针对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出几点看法。
  小学生年龄小,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感性强而理性弱,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自然、社会、人情等方面的知识。虽然短小,但都有主线串联,可能是事物,也可能是人,两者联系起的焊接点就是学生阅读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充物,还可能是情感。教师让学生阅读时,应让学生抓住文章主线串联,挖掘教材文本中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充分占有资料,并引以为主线,才能抓住文章的纲领、文章的灵魂。
  第一,教师应知道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提高其阅读积极性,兴趣得到提高,学生自然会主动地去阅读。最初,学生自己并不知选择什么样的书籍来阅读,此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年龄或者兴趣爱好等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深浅适度,以免太容易不愿意去阅读或太复杂难以理解。掌握好这个度,就可以让学生愉快的阅读,阅读的兴趣得到激发。比如,笔者在引导三年级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時候,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首先,需要关注的一点就是《新课标》对三年级学生的教学要求以及目标,把握好这个度,不但让学生有兴趣阅读,也有助于教学的实施。
  第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主线。针对不同的课型,找准其适合的教学脉络。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节课的时候,作为经典的童话故事,想要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首先要先让学生体会卖火柴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小女孩划火柴的几次幻想作为重点,让学生充分阅读,之后再与同学分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点拨。通过小女孩的几次幻想到的事物:火炉、烤鸭、圣诞树和奶奶,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处处充满着寒冷、饥饿,在一个缺少关爱与欢乐的环境中生活着,学生了解到了这个可怜又善良的小女孩的困境,进而能够切身感受到她所处的环境,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就轻而易举了。
  第三,在课程内容之外,学校及教师应注重开展各种有关阅读的活动,让学生多方位的接触阅读,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其阅读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兴趣,课外知识更加丰富,学生也可以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学校可定期举办各种相关读书会、故事会等。也可以从书籍出发,开展相关的书籍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手抄报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的感受书籍的魅力,体会其中无穷的乐趣。
  小学语文课文本身课容量不算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仅限于教材本身的内容,要努力拓展到课外阅读,丰富多样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枯燥,兴趣更加浓厚,阅读教学更易进行,学生的阅读也可以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学生广泛的阅读适合自己的书籍,有利于丰富自己的内心。学生从小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从小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曹春远.试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J].好家长,2018(68).
  [2]李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华夏教师,2017(10).
  [3]杨美凤.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20).
  [4]张勇.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
  [5]王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注意的问题[J].华夏教师,2018(19).
  [6]王雪,陈春影,杨海权,牟春芳,曲伟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
  2018.
  [7]温丽娜.用心浇灌“阅读之花”——多渠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新课程学习(上),2012.
  作者简介:夏铭阳,夏存霞,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水平,文化课的学习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语文课是三大主科之一,是影响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关键学科。初中语文课的学习阶段是一个转折点,好的语文功底能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水平,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学生的重视。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进行分析,阐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提升小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的研究是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两个层面展开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化精髓;语言文字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而且还可以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写作教育,特别是在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六年级这一阶段,进行科学的习作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升各方面素质。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国小学阶段更为重视习作教学,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说当前我国小学阶段所进行的语文习作教学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制约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发展。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论文当中
摘 要:众所周知,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其自然而然地要承担起德育重任。并且,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以语言为本,以文学立人,以独特的教学内容彰显人文价值,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在德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将阅读作为德育渗透的平台,采取多樣化的方式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感知到其中的人文内涵,从而提升其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