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英語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是指在现有课程来源的基础上,围绕既定教育方针和目的,拓宽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1.开发存在于师生意识形态中的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个体储备的知识、技能、经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一方面教师的知识储备、技能技巧、理论素养以及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就是一种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对这种资源的利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另一方面某些学生的特长、学习经验、方法、优点等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尽可能地在课内外给学生提供用英语展示自己的机会。
2.有效利用报刊、音像、网络及多媒体教室等显性课程资源
现代技术的发展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应利用一切可能的音像与电子教材来加大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另外,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报刊等进行教学资源开发,能加速与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更能提高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传统教学突破“课堂”与“教科书”的束缚。
二、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理念
任何一种真正的、合理的教育都必须由学生参与才能取得效果,仅仅有教师教是不够的,还得要学生主动学,要教与学同时进行。教育的效果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等状况为衡量尺度。
1.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丰富完善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在得到教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容易激发出来,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最易于树立,潜力也最能挖掘出来。
2.遵循大纲,树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确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不再把学生拘泥在一个标准答案里。学生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的有血有肉的人,教师不可能根据一个标准、一种模式把学生塑造成完全符合教师自己意愿的标准产品。所以,教师应确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潜能。
3.重视教师引导,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课不应还是像过去那样,教师不停地讲语法,学生忙着抄笔记,而应成为学生与教师使用英语相互交流的舞台。教师在传授英语语法的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如何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力求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从语言现象去透视语法本质,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4.提倡“终身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应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同步进行的过程,要使教与学协调,就必须使教与学的过程契合,必须谋求教与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师生心理的同步。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应试知识,而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他们今后自学新知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学生自主学习与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结合
1.英语课程资源开发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其一,学校和教师在开发课外课程资源时要以学生的需要为本,所选用的材料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发展需要;其二,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不应是教师的一方行为,学生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去搜索信息,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英语课程资源,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才能最终服务于学生。
2.在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在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存在于教师和学生身上的经验、方法及技能等进行教学,能够让师生相互之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2)在开发和利用显性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发展其动手能力。教师在课本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英文报刊、网络及音像等材料去搜寻一切与课本学习内容有关的信息。
(3)利用报刊和电子材料等显性课程资源改革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变应试教育为能力型教育。提倡“终身教育”就要发展学生自己解决英语学习有关方面的难题,使其不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3.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条原则
(1)教师的指导性原则。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任不管,中学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还有欠缺。如果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他们很容易会迷失在纷繁的信息海洋,更谈不上开发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了。
(2)数量的适度性原则。课程资源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只能开发与教育目标相关的重点资源,不能只追求数量的充足,而忽视所开发课程资源的价值。
(3)活动的多样性原则。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吸引多数学生一起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来,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宪瑛
课程资源开发是指在现有课程来源的基础上,围绕既定教育方针和目的,拓宽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1.开发存在于师生意识形态中的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个体储备的知识、技能、经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一方面教师的知识储备、技能技巧、理论素养以及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就是一种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对这种资源的利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另一方面某些学生的特长、学习经验、方法、优点等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尽可能地在课内外给学生提供用英语展示自己的机会。
2.有效利用报刊、音像、网络及多媒体教室等显性课程资源
现代技术的发展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应利用一切可能的音像与电子教材来加大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另外,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报刊等进行教学资源开发,能加速与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更能提高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传统教学突破“课堂”与“教科书”的束缚。
二、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理念
任何一种真正的、合理的教育都必须由学生参与才能取得效果,仅仅有教师教是不够的,还得要学生主动学,要教与学同时进行。教育的效果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等状况为衡量尺度。
1.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丰富完善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在得到教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容易激发出来,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最易于树立,潜力也最能挖掘出来。
2.遵循大纲,树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确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不再把学生拘泥在一个标准答案里。学生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的有血有肉的人,教师不可能根据一个标准、一种模式把学生塑造成完全符合教师自己意愿的标准产品。所以,教师应确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潜能。
3.重视教师引导,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课不应还是像过去那样,教师不停地讲语法,学生忙着抄笔记,而应成为学生与教师使用英语相互交流的舞台。教师在传授英语语法的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如何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力求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从语言现象去透视语法本质,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4.提倡“终身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应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同步进行的过程,要使教与学协调,就必须使教与学的过程契合,必须谋求教与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师生心理的同步。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应试知识,而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他们今后自学新知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学生自主学习与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结合
1.英语课程资源开发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其一,学校和教师在开发课外课程资源时要以学生的需要为本,所选用的材料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发展需要;其二,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不应是教师的一方行为,学生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去搜索信息,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英语课程资源,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才能最终服务于学生。
2.在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在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存在于教师和学生身上的经验、方法及技能等进行教学,能够让师生相互之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2)在开发和利用显性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发展其动手能力。教师在课本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英文报刊、网络及音像等材料去搜寻一切与课本学习内容有关的信息。
(3)利用报刊和电子材料等显性课程资源改革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变应试教育为能力型教育。提倡“终身教育”就要发展学生自己解决英语学习有关方面的难题,使其不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3.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条原则
(1)教师的指导性原则。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任不管,中学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还有欠缺。如果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他们很容易会迷失在纷繁的信息海洋,更谈不上开发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了。
(2)数量的适度性原则。课程资源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只能开发与教育目标相关的重点资源,不能只追求数量的充足,而忽视所开发课程资源的价值。
(3)活动的多样性原则。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吸引多数学生一起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来,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