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工作的几点想法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meng611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防性保护作为一个外来词,21世纪初传入我国并逐渐进入遗产保护体系.目前西方博物馆/艺术品保护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关于预防性保护的知识体系和规范性参考框架,而在不可移动文物领域预防性保护则是比较新的概念,其概念和框架还在不断演变和完善.虽然近几年来,国内政策层面开始逐渐重视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问题,但总体而言目前还处于概念推广阶段.结合国际研究最新成果以及国内遗产保护研究、实践和管理现状,提出国内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的相关建议,基础研究应着重于概念范畴、结构和材料损毁机理、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研究应从灾害预防、监测、专业检修、保养维护和开发专业工具软件等方面展开.
其他文献
SHANK2 is a scaffold protein that serves as a protein anchor at the postsynaptic density in neurons. Genetic variants of SHANK2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syn
期刊
在组织管理学科中,学术研究与管理实践之间的脱节近些年来一直是学界内外的热议话题,引发的争论、对话、批评不绝于耳.诸多观点中,比较一致的是人们认为组织管理研究不应该自
期刊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其能力与水平决定了政协工作的成效。总体而言,政协委员牢牢把握履职为民的根本宗
自1949年至今,中国实行“男女平等”的政策已经60年了,但妇女参政率自80年代以来处于低谷的状态却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女性领导干部为妇女参政的主体意识始终没有形成。本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