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晓杰,今年11岁,南京工人新村小学六年级学生。虽然他只学了三年跆拳道,却连夺2005年、2006年两个中韩跆拳道锦标赛的冠军。刘晓杰现在仍只是低级别的蓝带,但在赛场上敢打敢拼,连高级别的红带选手都惧他三分。
习武更重“武德”
尽管拿过两个冠军,但面前的刘晓杰,仍然一脸稚气,即便正在打电脑游戏,也是手脚并用,一刻不闲,不时被父亲刘伟小声提醒。刘晓杰经常打游戏,但并不上瘾,且很自觉,平时连碰都不碰,只有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才开电脑。刚开始学习跆拳道,刘晓杰以为只要学些技巧就可以了,没想到还要修习“武德”。在他练习跆拳道的两年时间里,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有自制力,不要觉得练了跆拳道就可以欺负同学。在刘晓杰的练功服上,写着“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十二个大字。每次练功完毕后,老师都会讲解这十二个字的含义,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按这十二个字去做。另外,老师平时让他们在练功场上集中精神,也让他悟到在学习上也要全神贯注。
苦练和勤动脑是制胜法宝
刘晓杰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从四岁开始在体校练乒乓球,已经摸到一些门道了,学校举行表演赛之类的,也都让他上场,但去年他说什么也不想练了,老师劝说也无济于事。2005年1月,他和一个同学去跆拳道馆玩,教练见他跃跃欲试的样子,就拿个靶子让他踢,结果,教练立即就看上了他。教练说,刘晓杰的腿部爆发力特别好,刘晓杰这才练上了跆拳道。
刘晓杰很能吃苦。他家住在太平村,房后就是一座小山,从山脚到山顶,有300多米。刘晓杰从练跆拳道起,每天都在山路上练“蛙跳”,来回两趟,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平时只要刘晓杰在家,家里就会发出“咚咚”的击打声。家里的木家俱都遭到过刘晓杰的“毒脚”,有的还被踢坏了。
在刚练跆拳道的几个月里,刘晓杰虽然天不怕地不怕,敢和任何一个级别的选手交手,但在对打练习中,终究因为不懂战术,老是被打败。“败了没什么,但我将来一定要胜过他们!”正是这种“百折不屈”的精神鼓舞着他,仅仅四个多月,刘晓杰就将过去打败他的对手一一打败了。刘晓杰说,跆拳道不是单纯的蛮打,需要动脑筋才能赢。每次对打,刘晓杰脑筋转得特别快,能立即瞅准对方的“空门”,迅速出招,一击“致命”,将对手打倒在地。
不战而胜夺冠
最让刘晓杰激动的当然是他拿的两个冠军。2005年7月,他报名参加了第二届中韩国际跆拳道锦标赛,当时有200多人比赛,他参加的是25~27公斤级的赛事。从淘汰赛到决赛,他是一路拼上去的,就是因为敢打敢拼,有不少红黑带的选手,都被他打下去了。在半决赛中,他一脚将对手的眼睛踢红了,所以,到了决赛,对手听闻是他,考虑再三还是弃权了,他不战而胜夺得了冠军。2006年8月举行的中韩跆拳道比赛中,共有800多名中国选手参加。刘晓杰此时已升为蓝带,他参加的是31~33公斤级的比赛,这个级别共有100多名选手参加。刘晓杰首轮轮空后,本来至少要打四场比赛,但其中有两人自动弃权。刘晓杰的另两名对手都是级别高过他的红黑带和蓝红带,几个回合下来,都吃到了“旋风踢”的厉害,刘晓杰轻松夺得冠军。刘晓杰说,这两次大赛都在北京举行,他的本意是出去开开眼界,同选手们多交流心得,没想到会战胜高级别的选手而夺冠。
成才之路的两难抉择
2006年下半年,国家体育总局到各地招收后备队员。他们看中了刘晓杰,但刘晓杰和父亲考虑了几天后,还是委婉拒绝了。在笔者面前,刘伟将他心中的疑虑和盘托出:“练跆拳道只能作为业余爱好。因为如果进入专业队,将来必须在跆拳道比赛中出成绩,以后退队了,评上国家相关级别的运动员,这样也能保证有大学可上;如果出不了成绩,文化成绩又被耽搁了,那退队后怎么办呢?从晓杰在学校的表现看,老师说,他在学习上还是有潜力的,所以,我们打算让他以学习文化课为主,将来通过高考考个好大学。我们和晓杰商量再三,决定按兵不动,保持现状,等晓杰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让他自己决定走什么路。”
习武更重“武德”
尽管拿过两个冠军,但面前的刘晓杰,仍然一脸稚气,即便正在打电脑游戏,也是手脚并用,一刻不闲,不时被父亲刘伟小声提醒。刘晓杰经常打游戏,但并不上瘾,且很自觉,平时连碰都不碰,只有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才开电脑。刚开始学习跆拳道,刘晓杰以为只要学些技巧就可以了,没想到还要修习“武德”。在他练习跆拳道的两年时间里,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有自制力,不要觉得练了跆拳道就可以欺负同学。在刘晓杰的练功服上,写着“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十二个大字。每次练功完毕后,老师都会讲解这十二个字的含义,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按这十二个字去做。另外,老师平时让他们在练功场上集中精神,也让他悟到在学习上也要全神贯注。
苦练和勤动脑是制胜法宝
刘晓杰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从四岁开始在体校练乒乓球,已经摸到一些门道了,学校举行表演赛之类的,也都让他上场,但去年他说什么也不想练了,老师劝说也无济于事。2005年1月,他和一个同学去跆拳道馆玩,教练见他跃跃欲试的样子,就拿个靶子让他踢,结果,教练立即就看上了他。教练说,刘晓杰的腿部爆发力特别好,刘晓杰这才练上了跆拳道。
刘晓杰很能吃苦。他家住在太平村,房后就是一座小山,从山脚到山顶,有300多米。刘晓杰从练跆拳道起,每天都在山路上练“蛙跳”,来回两趟,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平时只要刘晓杰在家,家里就会发出“咚咚”的击打声。家里的木家俱都遭到过刘晓杰的“毒脚”,有的还被踢坏了。
在刚练跆拳道的几个月里,刘晓杰虽然天不怕地不怕,敢和任何一个级别的选手交手,但在对打练习中,终究因为不懂战术,老是被打败。“败了没什么,但我将来一定要胜过他们!”正是这种“百折不屈”的精神鼓舞着他,仅仅四个多月,刘晓杰就将过去打败他的对手一一打败了。刘晓杰说,跆拳道不是单纯的蛮打,需要动脑筋才能赢。每次对打,刘晓杰脑筋转得特别快,能立即瞅准对方的“空门”,迅速出招,一击“致命”,将对手打倒在地。
不战而胜夺冠
最让刘晓杰激动的当然是他拿的两个冠军。2005年7月,他报名参加了第二届中韩国际跆拳道锦标赛,当时有200多人比赛,他参加的是25~27公斤级的赛事。从淘汰赛到决赛,他是一路拼上去的,就是因为敢打敢拼,有不少红黑带的选手,都被他打下去了。在半决赛中,他一脚将对手的眼睛踢红了,所以,到了决赛,对手听闻是他,考虑再三还是弃权了,他不战而胜夺得了冠军。2006年8月举行的中韩跆拳道比赛中,共有800多名中国选手参加。刘晓杰此时已升为蓝带,他参加的是31~33公斤级的比赛,这个级别共有100多名选手参加。刘晓杰首轮轮空后,本来至少要打四场比赛,但其中有两人自动弃权。刘晓杰的另两名对手都是级别高过他的红黑带和蓝红带,几个回合下来,都吃到了“旋风踢”的厉害,刘晓杰轻松夺得冠军。刘晓杰说,这两次大赛都在北京举行,他的本意是出去开开眼界,同选手们多交流心得,没想到会战胜高级别的选手而夺冠。
成才之路的两难抉择
2006年下半年,国家体育总局到各地招收后备队员。他们看中了刘晓杰,但刘晓杰和父亲考虑了几天后,还是委婉拒绝了。在笔者面前,刘伟将他心中的疑虑和盘托出:“练跆拳道只能作为业余爱好。因为如果进入专业队,将来必须在跆拳道比赛中出成绩,以后退队了,评上国家相关级别的运动员,这样也能保证有大学可上;如果出不了成绩,文化成绩又被耽搁了,那退队后怎么办呢?从晓杰在学校的表现看,老师说,他在学习上还是有潜力的,所以,我们打算让他以学习文化课为主,将来通过高考考个好大学。我们和晓杰商量再三,决定按兵不动,保持现状,等晓杰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让他自己决定走什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