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丁岙杨梅进行了结果枝短截修剪保果试验,结果表明:着果的长果枝比例由自然状态下的21.3%提高到84.4%,着果的中果枝比例由52.9%提高到92.6%;结果枝短截修剪有增加早期幼果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丁岙杨梅进行了结果枝短截修剪保果试验,结果表明:着果的长果枝比例由自然状态下的21.3%提高到84.4%,着果的中果枝比例由52.9%提高到92.6%;结果枝短截修剪有增加早期幼果大小的效应;硬核期幼果大小的总趋势是:剪去1/5花芽量的轻短截修剪〉剪去2/5花芽量的中等强度短截修剪〉剪去3/5花芽量的重短截修剪〉对照;在丁岙杨梅开花前至初花期,对长果枝、中果枝进行轻短截修剪,分别剪去中果枝和长果枝1/5的花芽量,以去除长果枝、中果枝顶端的叶芽,能达到解决果梢矛盾、提高着果的结果枝比例的效果。
其他文献
以香榧主要分布区6个天然群体的92个样株为试验材料,对其针叶、果实、种子的8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讨论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香榧各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
通过对雷竹土壤用0、0.1%、0.3%、0.5%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浇灌,并计算其根系对土壤中Na+、K+的选择性吸收能力来分析雷竹的耐盐程度和时间,结果表明,雷竹可以在短时期忍受
以普陀樟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普陀樟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表明:淹水和干旱胁迫下,普陀樟的高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植物叶
背景:目前尚无能较好地反映激素诱导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变化过程的疾病模型,从而影响了对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观察。目的:通过给予兔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依据1例38岁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的MRI立体定向尾状核资料建立个体化数字化图谱。在以AC-PC线为基准线的标准脑立体定向空间对志愿者做1mm层厚,间距0mm的MR轴位和冠状的脑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