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指出在临床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口腔健康的维护;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并总结临床经验,分析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结果 老年牙病患者诊疗中的困难与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等因素相关;结论 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深入社区设立口腔健康教育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密切结合牙病防治,使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关键词:老年牙病治疗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058-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普及,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牙齿的存在与健康。以往老年人在牙齿发生龋坏及根尖炎时,往往选择拔除。而现在更多的老年人则愿意保留牙齿,以行使更好的咀嚼功能。目前,随着口腔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老年人牙体牙髓治疗的成功率与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由于老年人在心理状况、身体条件、牙齿组织的改变等各方面,和年轻人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更加细致和谨慎。
1 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老年牙病是一种常见且广泛的老年口腔疾病,能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 给牙病的诊治增加了难度,为此, 需针对其心理特征作好护理,配合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 [1]。据笔者多年的临床体会,分析老年牙病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生理特点:
1.1 许多老年牙病患者认为年纪大了, 牙齿松动了,拔掉是正常现象。 有的老年牙病患者则把牙齿看得特别重要, 该拔掉的牙齿,也不愿拔掉。
1.2 由于口腔保健及预防措施相应落后于发达国家, 很多陈旧观念逐步形成, 许多患者认为年纪大了, 牙齿有洞, 不是大问题, 等痛得无法忍受了再去就医。这样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1.3有的老年牙病患者性格较固执, 多疑。就诊时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等心态, 情绪变化很大。因此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
1.4 有的老年牙病患者对牙病治疗的期望值有差异。由于我国老年人多年来旧观念的积累, 对牙齿的修复要求不高, 对牙齿的治疗也远远落后于现代口腔技术的发展, 相反有些老年牙病患者认为现在科学发达了, 什么样的先进技术都能用在自己身上, 而误认为医生不给他治疗。
1.5 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随增龄性相应地产生衰老的改变其生理功能及适应性减退。有的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 所以直接影响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而他们确认为复诊次数过多, 是医生的技术问题, 因而又不信任医生。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应体谅他们在诊治中某些不配合或配合不好的情况, 避免争执和冲突,对急诊老年患者要多给予安慰, 解除他们对治疗的顾虑,在治疗中需结合药物辅助治疗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药物剂量和耐药性,对再次来诊的老年患者, 给予鼓励, 使之密切配合, 防止失约, 使其获得自我护理的知识。
2了解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
在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中尤以心脑血管疾病居多。在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免在临床治疗中突发意外,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2]。
3临床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
3.1 无痛技术
因为大多数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时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操作时除了动作要轻巧以外,还要保持无痛或者是让疼痛降到最低限度,消除疼痛带来的紧张和恐惧,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
3.2 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情况
老年人由于患有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身体条件相对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的操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尽量缩短治疗时间。治疗中不仅要求使用的器械如车针、刮匙等应尽可能锐利,而且医生的诊断和操作技术均应准确和娴熟,并且配合四手操作法,快速完成治疗。
3.3 髓腔的增龄性变化
随年龄的增长,一方面继发性牙本质不断沉积,髓腔逐渐变小,髓室顶底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随时检查开髓的方向及深度。另一方面牙髓组织的神经和血管数目减少,纤维成分增多,牙髓的敏感性降低,修复能力减弱,而且容易发生牙髓钙化,造成髓腔和根管的闭塞,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3]。
3.4 老年龋病的发生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向根方退缩,食物嵌塞加剧,致使邻面龋及根面龋多发。由于发生部位较隐蔽,在临床检查时应用探针逐个仔细探查是否有龋洞存在,并应与正常的牙颈部缩窄相鉴别。
3.5 根管治疗的特點
老年人根管细小,甚至闭塞不通,在预备根管时一定要遵循根管治疗的原则,先用小号的扩大针探测根管的走向及通畅与否,在扩锉遇有阻力时,勿强行用力,以免器械折断在根管内,给后续治疗带来不利。对于细小弯曲不易扩通的根管也可采用塑化术。
4宣传口腔卫生
在对老年牙病治疗的同时,应向他们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教给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假牙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告知老年患者通过叩齿、按摩牙龈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口腔内的残根残冠要尽量保留,这样可以避免牙槽嵴过度萎缩,使义齿有良好的固位。对一些患严重疾病的老年人,如老年痴呆症,半身不遂等,应由家庭成员或医务人员定期进行特殊的口腔护理、刷牙、洁牙、剔牙等 [4]。因此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 讨论
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健康有关知识综合知晓率较低,不清楚正确的刷牙方法, 不了解牙结石及其正确处理方法[5]。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保健有积极态度, 认为牙病需要治疗, 但却忽视口腔健康的维护, 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者只占45. 4% [6]。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 把口腔保健落实到社区, 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 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 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7]。鉴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 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教育内容和方式要贴近这一人群, 并且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 内容力求通俗, 并辅以形象化教育,使他们喜闻乐见, 逐渐充实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 增强参与意识, 从而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8]。
参考文献
[1]王瑞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门诊,老年牙病防治的护理[J].牙体牙周病学杂志,1995,9,5,3.
[2]何光明,刘德润.老年牙病的杜会防治[J].老年医学杂志,1998,3.
[3] 霍雅霞,老年牙病的心理分析与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4.
[4] 邓德菊, 杨军成.老年牙病413 例患者分析[J].四川医学,2008,11,29,11.
[5] 罗伟民,王秀荣,龚蕾,等.350 名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Journal ofM athemat icalM edicine Vo l. 19,NO. 2,2006.
[6] 邓耀羚, 严玉洁,等.上海市闵行区1650 名城镇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 2003, 23 (2) : 107~108.
[7]肖明振,主编.口腔内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5—293.
[8]王晓仪,主编.现代根管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74.
关键词:老年牙病治疗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058-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普及,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牙齿的存在与健康。以往老年人在牙齿发生龋坏及根尖炎时,往往选择拔除。而现在更多的老年人则愿意保留牙齿,以行使更好的咀嚼功能。目前,随着口腔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老年人牙体牙髓治疗的成功率与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由于老年人在心理状况、身体条件、牙齿组织的改变等各方面,和年轻人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更加细致和谨慎。
1 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老年牙病是一种常见且广泛的老年口腔疾病,能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 给牙病的诊治增加了难度,为此, 需针对其心理特征作好护理,配合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 [1]。据笔者多年的临床体会,分析老年牙病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生理特点:
1.1 许多老年牙病患者认为年纪大了, 牙齿松动了,拔掉是正常现象。 有的老年牙病患者则把牙齿看得特别重要, 该拔掉的牙齿,也不愿拔掉。
1.2 由于口腔保健及预防措施相应落后于发达国家, 很多陈旧观念逐步形成, 许多患者认为年纪大了, 牙齿有洞, 不是大问题, 等痛得无法忍受了再去就医。这样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1.3有的老年牙病患者性格较固执, 多疑。就诊时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等心态, 情绪变化很大。因此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
1.4 有的老年牙病患者对牙病治疗的期望值有差异。由于我国老年人多年来旧观念的积累, 对牙齿的修复要求不高, 对牙齿的治疗也远远落后于现代口腔技术的发展, 相反有些老年牙病患者认为现在科学发达了, 什么样的先进技术都能用在自己身上, 而误认为医生不给他治疗。
1.5 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随增龄性相应地产生衰老的改变其生理功能及适应性减退。有的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 所以直接影响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而他们确认为复诊次数过多, 是医生的技术问题, 因而又不信任医生。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应体谅他们在诊治中某些不配合或配合不好的情况, 避免争执和冲突,对急诊老年患者要多给予安慰, 解除他们对治疗的顾虑,在治疗中需结合药物辅助治疗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药物剂量和耐药性,对再次来诊的老年患者, 给予鼓励, 使之密切配合, 防止失约, 使其获得自我护理的知识。
2了解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
在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中尤以心脑血管疾病居多。在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免在临床治疗中突发意外,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2]。
3临床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
3.1 无痛技术
因为大多数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时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操作时除了动作要轻巧以外,还要保持无痛或者是让疼痛降到最低限度,消除疼痛带来的紧张和恐惧,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
3.2 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情况
老年人由于患有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身体条件相对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的操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尽量缩短治疗时间。治疗中不仅要求使用的器械如车针、刮匙等应尽可能锐利,而且医生的诊断和操作技术均应准确和娴熟,并且配合四手操作法,快速完成治疗。
3.3 髓腔的增龄性变化
随年龄的增长,一方面继发性牙本质不断沉积,髓腔逐渐变小,髓室顶底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随时检查开髓的方向及深度。另一方面牙髓组织的神经和血管数目减少,纤维成分增多,牙髓的敏感性降低,修复能力减弱,而且容易发生牙髓钙化,造成髓腔和根管的闭塞,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3]。
3.4 老年龋病的发生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向根方退缩,食物嵌塞加剧,致使邻面龋及根面龋多发。由于发生部位较隐蔽,在临床检查时应用探针逐个仔细探查是否有龋洞存在,并应与正常的牙颈部缩窄相鉴别。
3.5 根管治疗的特點
老年人根管细小,甚至闭塞不通,在预备根管时一定要遵循根管治疗的原则,先用小号的扩大针探测根管的走向及通畅与否,在扩锉遇有阻力时,勿强行用力,以免器械折断在根管内,给后续治疗带来不利。对于细小弯曲不易扩通的根管也可采用塑化术。
4宣传口腔卫生
在对老年牙病治疗的同时,应向他们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教给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假牙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告知老年患者通过叩齿、按摩牙龈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口腔内的残根残冠要尽量保留,这样可以避免牙槽嵴过度萎缩,使义齿有良好的固位。对一些患严重疾病的老年人,如老年痴呆症,半身不遂等,应由家庭成员或医务人员定期进行特殊的口腔护理、刷牙、洁牙、剔牙等 [4]。因此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 讨论
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健康有关知识综合知晓率较低,不清楚正确的刷牙方法, 不了解牙结石及其正确处理方法[5]。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保健有积极态度, 认为牙病需要治疗, 但却忽视口腔健康的维护, 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者只占45. 4% [6]。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 把口腔保健落实到社区, 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 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 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7]。鉴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 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教育内容和方式要贴近这一人群, 并且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 内容力求通俗, 并辅以形象化教育,使他们喜闻乐见, 逐渐充实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 增强参与意识, 从而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8]。
参考文献
[1]王瑞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门诊,老年牙病防治的护理[J].牙体牙周病学杂志,1995,9,5,3.
[2]何光明,刘德润.老年牙病的杜会防治[J].老年医学杂志,1998,3.
[3] 霍雅霞,老年牙病的心理分析与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4.
[4] 邓德菊, 杨军成.老年牙病413 例患者分析[J].四川医学,2008,11,29,11.
[5] 罗伟民,王秀荣,龚蕾,等.350 名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Journal ofM athemat icalM edicine Vo l. 19,NO. 2,2006.
[6] 邓耀羚, 严玉洁,等.上海市闵行区1650 名城镇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 2003, 23 (2) : 107~108.
[7]肖明振,主编.口腔内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5—293.
[8]王晓仪,主编.现代根管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