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盒里的合影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上完晨会课,我像往常一样想了解这一天的第一节课是什么课。一进教室便看到学生已经三三两两地开始课间活动了,我不想打扰他们。于是,我径直走向离讲桌最近的天宇同学,打开了他的文具盒。
  就在打开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因为文具盒里放着的,除了小小的课程表外,更显眼的是课程表下压着一张我和天宇以及他同桌的合影。
  那还是上学期末,因为余下一点班费,我就和每对同桌拍了张合影留作纪念。
  仔细看那张照片,天宇同学很是拘谨地站在我的身旁,脸绷得紧紧的,而我的脸上则是灿烂的笑容。
  我迷惑不解地问他:“这张照片已经给你很久了,为什么还放在文具盒里呢?”
  天宇低着头小声地回答:因为这样我可以时刻看到。
  简短的一句话,却在我的心中掀起了巨浪:上个学期,天宇的爸爸妈妈因为忙于工作,很少有闲暇管教他,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一退再退。作为班主任的我,以家校路路通的方式三番五次告知他的父母。可这种简单的反馈方式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变化,天宇依然我行我素,成绩也就一直踏步不前。对他这种“顽固不化”的学生,我渐渐失去了信心。于是,批评不断、指责连连,更别提笑脸对他了。然而,天宇竟然以这样的方式长期“储存”着我对他的微笑,也许,更确切地说,是鼓励,是期待。
  轻轻地,我弯下腰,放下文具盒,以柔和的口吻对他说:“这个学期你只要认真学习,学习有进步,老师一定天天把微笑送给你。”说完,我情不自禁地摸了摸他的头。
  他再次低下头,将目光定格在合影上,像个腼腆的孩子,一言不发,但我能感受到他内心正在发生着变化。
  果然,从此以后,无论是作业,还是上课,都能看到他认真的模样,任课老师也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扬他了,我的赞扬声伴着笑容更是接连不断。
  我想: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不仅应该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更应该拥有一颗爱心。因为,有时即使是一张照片,也能温暖学生的心房,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信心。
  (江苏张家港兆丰小学陈忠)
  
其他文献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是一段最快乐、最难忘的时光,比起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也一点不逊色。  每当春天来临,约上几个小伙伴,带上我最忠实的朋友黑虎——大黑狗,到小溪边挖野菜,大黑狗也不闲着,自己到地里挖老鼠洞捉老鼠吃。我们几个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过家家,清早起来挎着篮子满屯子捡猪粪,帮大人挣工分,或者到树丛中找鸟窝掏鸟蛋。回到家里,在灶里扒出一些炭火,用石头垒起三脚架,搁上双耳小铁锅,放入鸟蛋,不一
期刊
今天,我班转来了一个名叫谢雨清的小男孩,据学校领导介绍,由于调皮捣蛋,二年级时他就已转了两所学校了。家长恨铁不成钢,言语相劝,不以为然;拳脚相加,无济于事。老师也无可奈何,只好劝他转学。为此,他的父母操碎了心。  听到这种情况,我不由地有些紧张,这对我来说真是一次重大挑战。根据以往经验,对这样的学生用常规手段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用一些“偏方”才行。  怎样才能调动谢雨清的自律意识呢?我不断琢磨:现
期刊
喜欢“明亮的教室永远干净,神圣的教室永远宁静”,也赞同“让规则看守班级,让规矩美丽学生”。在借鉴和总结的基础上,我把我班的班规定为“静、净、敬、竞”四个字,这四个字演绎出了一段美妙的四重奏,这四个字又像四支灵动的小桨,在学生的心湖荡起了一朵朵浪花。    一、静,深化了学生的心湖    信奉“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我,也深谙“才须学,学须静”,可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而言,道理于他们
期刊
一、问题概述与背景    学生小源,男,十岁。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尊重师长;经常口出秽言,干扰同学,且无故殴打同学。因为他闯祸,开学不到三个月,我三次到医院为被他打的同学清洗铅笔削、拍片,最严重的一次,一个同学被他推倒而受伤,缝了十针。平时,小打小闹更是不断。同学们见了他“如临大敌”。二年级时他迷上了电脑游戏,于是,赖作业、说谎话成了家常便饭,成绩也一落千丈。    二、分析及诊断    个体行为诊
期刊
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有感触: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爱,可能会换得“一江春水向东流”,煞费苦心的教育学生可能会毫不领情。曾经就听到班里一个孩子说:“爱是什么?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呢?”是呀,爱是什么?是一个微笑?是一份关怀?是一声叮咛?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也许一个大饼就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爱,也许一件毛衣便象征着一份暖意浓浓的爱,也许一个玩具小汽车就意味着一份实
期刊
在校园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有的同学在狭窄的水泥走廊内踢着足球;有的同学在教学楼梯上追逐打闹、推推搡搡;还有部分同学随意攀爬树枝、采摘花草,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拿笤帚打人。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让课间变得安全而有序?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调查问卷牵线,了解学生心声    在短暂的课间十分钟里,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首先设计了内容详细的调查问卷,
期刊
凝视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那双深邃的眼睛,品味他用一生心血写成的《给教师的建议》,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  所幸的是,我已经开始关注孩子们的阅读,享受着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乐趣。  我常常声情并茂地朗读课外书的一些段落
期刊
最近流行感冒杀进校园,势如破竹,同学们纷纷病倒,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班也病倒了一位同学,还有几位上课时像橡皮泥一样贴在桌子上,小脸红红的,让人一看就觉得可怜。  前两日上语文课《北京的春节》,南方的孩子们对腊八蒜特有兴趣。我计上心头,决定来一次剥蒜大赛。把这个想法与同学们一说,大家觉得很新奇,一致通过。于是周四下午第一节课,我们开展了一场“剥蒜大赛”。  课前让同学都准备了一头蒜。有孩子
期刊
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全班只有张强同学一人不及格,得了57分。在试卷分析讲评之后,我将张强带到了办公室,问他想不想补考,他说想。由于时间关系,我给了他一张空白试卷让他带回去重考。  第二天一早,我刚到教室,张强就将重考试卷悄悄地送到我面前,我随即进行了面批,他得了96分,还有一个选择题确实是没有真正弄懂,我再次讲解后他终于明白了。张强拿着那张96分的试卷一蹦一跳地回到座位上,高兴地告诉同桌:“看,
期刊
从教多年的老师可能有这样一个体会:往日调皮捣蛋、成绩不佳、常挨老师批评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对老师恭敬有加,礼数周到。路上相遇,热情问候;若有难事,热心帮助。而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后往往是“一年亲、二年疏、三年忘了谁教书”。即使狭路相逢,也目不斜视,以至擦肩而过,扬长而去,令难堪的“园丁”们怅惘若失。  这种优劣的相互异化、相互错位现象,向我们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白璧有瑕,“好学生”也有心理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