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有+VP”构式中的“有”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一些电视媒体和网络视频的抽样调查,搜集了有关“有+VP”构式的例句。通过对例句进行分析,提出“有”兼属“动词”和“副词”两种词性的见解,并从“有”的词性以及“有”所表的时态和“有”与其他时间副词的异同进行探索。
  一、“有”的词性概述
  如今,在大众媒体上经常出现的“有+VP”句式告诉我们,“有”不仅仅限于“动词”说。近些年,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说法:杨文全、董于雯的《语言变异:汉语“有+VP”句简析》提出“有”大致和助动词相当;汪化云、陈金仙的《也说“有+VP”句》提出“有”的词性问题并认为是“副词”;冯佳的《现代汉语“有+VP”结构中“有”的定性问题研究》肯定了“有”是副词和“有”作为“完成体”标记词并不矛盾;窦焕新的《也谈“有+VP”中“有”的性质》主要提出了“有”的是“助动词”的说法;管娟娟的《论“有+VP”句》提出“有”的意义语法化,大致相当于助词。
  二、“有”的词性界定
  本文研究仅限于“有”后直接接“VP”的情况,而且“V”只是单纯的动词形式。通过分析发现,“有+VP”后的“有”属于特殊的动词,在这里我们把它归于兼类词,兼属动词和副词。关于兼类词的界定与判断和关于兼类词内涵的界定,黄伯荣、廖序东指出:“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邵敬敏认为:“词的兼类又叫‘跨类’,是指一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即在某种场合下为甲类词,在另一种场合下为乙类词。”胡裕树概括为:“所谓的兼类,并不是指某个词在具体语句中同时具备甲类和乙类的特点,恰恰相反,指的是某个词在某一场合具备甲类词的特点而不具备乙类词的特点;在另一场合具备乙类词的特点而不具备甲类词的特点。”从我们检索的资料中发现,“有+VP”中的“有”已具备了学者们对兼类词所提出的要求:在“有+VP”句式中,“有”后接的“VP”为名词性成分时,它具有动词的特点,当“有”后接的“VP”为动词性成分时,它具有副词的特点。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有”作为副词的特点。
  “有”的词性主要取决于“VP”的性质,如果“VP”是具有名词性的词组或短语,那么“有”的词性是动词。如:
  (1)李静:“像你如果穿上你自己设计的这个品牌出去,就是会因为你穿了以后很帅很棒,然后对销量有帮助吗?”(《非常静距离·陈柏霖被曝生活怪癖》2012年2月15日)
  “帮助”是具有名词性质的动词,那么“有”在这里是动词。如果“VP”作单纯的动词时,那么“有”为副词。如:
  (2)田馥甄:他们有听过我唱歌。(《鲁豫有约·蜕变:从HEBE到田馥甄》2011年11月10日)
  (3)何炅(问):你会有拉黑粉丝的习惯吗?
  那英(答):我有拉黑过一些。(《快乐大本营·那英、袁咏仪王牌辣妈大曝猛料》2011年11月19日)
  (4)何晟铭:我有挣扎过。(《鲁豫有约·雍正爷何晟铭的辛酸奋斗史》2012年2月8日)
  (5)赵薇:经历会让你有改变。
  鲁豫:脾气会有改变吗?(《鲁豫有约·钮承泽、赵薇<爱>》2012年2月13日)
  (6)记者:陶主任是否有用公权干涉司法?(《疑犯父亲利用职权为儿子脱罪》,南方电视台,2012年2月28日)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在“有+VP”构式里,“有”应该是表时间的时间副词。如果“有”是动词,应该有实在的意义,那么它应该是表示存在意义的动词并具有陈述宾语的作用。如例(2)“有听”中的“有”在表示动词存在意义和具有陈述作用方面不是那么突出,而是表示曾经发生过“听”这个动作,只是强调在时间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把该句中的“有”换成表示过去的时间副词“曾经”,“他们曾经听过我唱歌”完全说得通并作的是状语。例(6)中记者问“陶主任是否有用公权干涉司法?”其中“有用”中的“有”也不是单纯表示“存在”的意义,而是要强调这件事情是不是已经发生过或者说是正在进行中,这里的“有”所表示的时间不如例(2)那么明显,我们也可以把这句改成“陶主任是否以前用公权干涉司法?”或者“陶主任是否正在用公权干涉司法?”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发现,“有”具有副词的一些特点,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有”作为副词时,主要是表示时间的意义,表示什么时间段用什么时态。
  三、“有”为时间副词的时态
  从上一节中的分析,我们得知“有+VP”中,“有”直接接动词性词组或短语,在这种情况下,“有”是副词并且是表示时间意义的副词。那么,“有”到底表示什么时态呢?
  (7)陶晶莹:我是有生的那么丑吗?(《非常静距离》2011年11月13日)
  (8)陶晶莹:我有跟他讲了。(《非常静距离》2011年11月13日)
  (9)李宇春:我有喝过墨水。(《鲁豫有约》2012年1月03日)
  (10)李宇春:我之前有做功课呀。(《鲁豫有约》2012年1月03日)
  (11)记者:你有见过她先生吗?
  答:有,有。(搜狐视频:好友悼念白静,周觅揭露其辛酸生活)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表示的是过去、曾经这么一种状态。以上例子中的“有”均可以用“曾经、过去、以前”等表示过去的时间副词来代替。
  (12)叶梓萱问男嘉宾:你有真的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吗?(东方卫视《百里挑一》2012年1月20日)
  (13)谢梦:你们一定会有植入骨血的亲密。(东方卫视《百里挑一》2012年1月20日)
  (14)陈磊;我选你想跟你有进一步的沟通。(东方卫视《百里挑一》2012年1月20日)
  (15)于洁:只要在我恋爱期间,我的另外一半有提出说他介意。(东方卫视《百里挑一》2012年1月20日)
  (16)王君伟:我今天也有带一份礼物给你。(东方卫视《百里挑一》2012年1月20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有”不仅仅表示“过去、曾经”的时态,还表示“现在、将来”的时态。比如:例(12)中的“有”就表示现在或从某个时候开始到现在。例(15)中的“有”更多的是表示“将来”的时态。
  (17)王君伟:我今天也有带一份礼物给你。(东方卫视《百里挑一》2012年1月20日《盘点十大真情时刻》)
  这里的“有”表示“现在”的时态。
  综上所述,“有”的时态不再仅限于“过去”时态,它有了更多的意义,如表示现在的时态和将来的时态。这表明“有”作为时间副词的意义在逐渐扩大。
  四、结语
  本文对“有+VP”这一构式的一些新特点做了一些语法上的探索,这一构式是否能进入现代汉语并被大众接受,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窦焕新.也谈“有+VP”中“有”的性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1,(3).
  [2]冯佳.现代汉语“有+VP”结构中“有”的定性问题研究[J].昆
  明学院学报,2009,(108).
  [3]管娟娟.论“有+VP”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4]胡裕树 .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2.
  [6]邵敬敏,任芝锳,李家树.汉语语法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9.
  [7]汪化云,陈金仙.也说“有+VP”句[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
  (75).
  [8]杨文全,董于雯.语言变异:汉语“有+VP”句简析[J].语文建
  设通讯(香港),2003,(75).
  [9]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其他文献
摘 要:汉英语言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宾语的逻辑语义关系有很多种,有些结构从字面理解似乎在逻辑和语义上讲不通,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了其组合的转喻思维。本文从转喻的角度,从认知的凸显性、配位选择性、经济性以及概念合成等方面对这些结构的形成和理解进行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动宾结构 转喻机制 认知研究  一、引言  动宾结构是动词后面带宾语的结构,由动语与宾语构成,动语是宾语前的动词性成分,宾语是动语后边
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功能。《说文解字》一般训释的为许慎认定的本义,但有的释义因为时代和材料的局限,不能代表字的
现场观察是新闻采访过程的基础工作,作为观察的主体即新闻工作者要在其中留意许多事物,特别是看清楚其中有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只有正确的现场观察才会有成功的新闻采访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