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2001年11月20日下午4时,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著名的原子球国际展览馆内由比利时政府举办的第50届世界发明博览会上,当大会执行主席宣布:由中国人研制的中药制品“蝮龙抗栓丸B型”获得了这次尤里卡金奖;而作为这一对人类治疗血栓病做出突出贡献的”蝮龙抗栓丸”B型药品研制的带头人,中国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院长池明字也同时荣获了一级骑士勋章。顿时,整个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比利时国王走上颁奖台,亲自为这届发明博览会所获得的惟一一块中成药尤里卡金奖颁奖,同时也把一块金光璀灿的骑士勋章授予中国的白衣天使。
“尤里卡”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好啊,有办法了。”80年代中期,这一话语被欧洲用来命名为各国的最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在比利时举办的这一博览会,可与世界电影的奥斯卡金像奖相媲美,代表了当今世界顶极的科研发明成果,为此而倍受全球人的关注。参加第50届世界发明博览会并想问鼎尤里卡奖的国家代表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0多个国家,我国派出了11个单位的代表,共带去的参评科研成果总计有26项。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科研人员参加这届大会组织的尤里卡大奖评选的发明博览项目——蝮龙抗栓丸B型中成药制品,经过大会专家评委的严格评选并以其无懈可击的各项技术指标,力拔头筹荣获了本次大会的最高奖项——金奖,这也是中国在这次大会上所获得的惟一一块中药金奖和医务人员的骑土勋章。由此标志着由中国白衣天使研制的蝮龙抗栓丸B型中成药制品,在治疗脑血栓病特效药物的研制与开发上,已经走在了世界领先的最前沿,中国人以其独有的聪明才智为当代世界医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的时候,发现心血管疾病竟肆无忌禅地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有资料证明;心血管疾病已是继癌症、糖尿病之后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三大凶恶杀手,其死亡率,致残率更是排在了诸病之首。不仅如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罹患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血栓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患者的年龄越来越低。然而,针对这种病的治疗手段和有效药品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心血管病魔露着狰狞向人类发出了挑战。血栓病魔是很顽固的,人类为了早日降服这一病魔,在进行着不断地探索,世界各国的医学科研人员都在瞄准这一顽固堡垒作为攻克的目标。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美国、日本相继推出治疗血栓病的专科药品,但其价格却是很昂贵,中国人在急切地期待着自己的国产溶栓药品早日问世。“能否从中药上来搞一种口服型的药”?这个硕大的问号一直索绕在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科研人员的脑际。经过卧薪尝胆,血栓病专题科研小组把目光瞄向了祖国传统的中医药上,在池明宇院长的领导下,科研小组的成员们参照《本草纲目》、《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选取了丹参、麝香、川芎、人参、黄芩等多种名贵传统中药材,并首次选蝮蛇入药研制成了“蝮龙抗栓丸”用来主治脑血栓、脉管炎、脑出血后遗症及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脑胀、手足麻木等症。“蝮龙抗栓丸”一推出就以显著疗效得到了患者的肯定。1990年,“蝮龙抗栓丸”获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神农杯”铜奖和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银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蝮龙抗栓丸”获得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蝮龙抗栓丸”自问世以来,给广大患心血管、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许多的人解除一定的痛苦,但从临床的反馈信息来看,除药物的配方并未完臻外,在其它的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特别是不利于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用药……在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的亲切关怀下,科研小组成员投入到新的科研探索之中,他们又一次参照《金匮要略》、《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并结合对“蝮龙抗栓丸”的临床使用观察,从细微之处寻找异常之点,然后对组方的配伍按新的要求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原方内益气活血化瘀等药物进行了仔细的筛选,调整了对微循环红细胞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的丹参等主要剂量,并且根据“中风”及“瘀症”的“本虚标实”理论,特别制定了“扶正固本”、“养气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又在原方中增加了当归、黄芪、昌薄等多味中药……经过调整配方,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从而形成了新一代蝮龙抗栓丸系列药B型。为了检验药效,科研小组成员又不知多少次地来到患者和家属当中,与他们探讨病情的每一细小变化,注意收集用药者的反馈信息。就这样,十年磨一“剑”,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在研制者们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下,使 “蝮龙抗栓丸”系列药B型臻于完善,完全具备了治疗、康复的双重功效。经过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辽宁省药物研究所等十多家权威机构对其进行的严格检验后,一致认为:“蝮龙抗栓丸系列药B型” 具有抗凝降纤、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其疗效高,效果确切,无副作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蝮龙抗栓丸”系列中成药B型,伴随着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医务工作者向血栓病宣战的誓言,又在九十年代的中国刮起了一股绿色的旋风。1993年,获“第四届全国抗衰老科学技术大会暨首届中华抗衰老精品博览会特别推荐产品奖”;1994年,获亚太杯企业产品展览会“新产品推荐奖”;1995年,获辽宁省精品展评“金奖”、全国十年优秀发明成果暨第九届发明展览会中国发明成果“金杯奖”;1996年更是蝮龙抗栓丸系列药B型最为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它五次获得国内外的荣誉:先后被沈阳市职工技协命名为“八五”期间重大科技成果;在96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金奖产品奖;在首届加拿大国际中医药博览会上获“金奖”;在国家科委举办的“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中被评为优秀项目;获沈阳市政府星火一等奖。在1997年,蝮龙抗栓丸系列药B型又先后被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确认为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获第十届中国专利新技术产品博览会 “特别金奖”;获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科技兴院是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得以发展的关键。10多年来,这家特色医院正是立足于祖国传统医学的土壤,走科研与开发的道路,并由此而赢得了患者,赢得了发展,赢得了辉煌!这个仅以其10万多元起家的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医院,如今已形成了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的科系齐全、设备先进,并以血栓病专科为主的、以临床科研为后盾的、具有中医和血栓病两大特色的名扬中外的现代化医院。伴随着医疗服务空间不断拓展,这家医院先后接待了全国各地的患者,并吸引了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患者。医院还与韩国汉城韩方东绪医院结成兄弟友好医院,每年都要派专家赴韩进行学术交流。2001年,医院在澳大利亚建设的中医门诊部正式开诊。自1992年以来,医院连续9年夺得沈阳地区卫生系统”白求恩”杯、获最佳服务单位;连续6年获沈阳市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连续2年获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1998年在省中医工作会议八项指标评比中,这家医院人均收入、床位利用率等5项指标均居全省同行业主首,1999年先后获省十佳中医院、沈阳市文明服务示范医院、卫生特等模范单位称号;2000年2月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1年2月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今天,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和比利时国王授予一级骑士勋章的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科研工作的带头人、院长池明字,又在新世纪的春天里带领专题科研小组向着新的峰顶奋力攀登。因为,他们肩头上的责任重于泰山!
“尤里卡”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好啊,有办法了。”80年代中期,这一话语被欧洲用来命名为各国的最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在比利时举办的这一博览会,可与世界电影的奥斯卡金像奖相媲美,代表了当今世界顶极的科研发明成果,为此而倍受全球人的关注。参加第50届世界发明博览会并想问鼎尤里卡奖的国家代表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0多个国家,我国派出了11个单位的代表,共带去的参评科研成果总计有26项。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科研人员参加这届大会组织的尤里卡大奖评选的发明博览项目——蝮龙抗栓丸B型中成药制品,经过大会专家评委的严格评选并以其无懈可击的各项技术指标,力拔头筹荣获了本次大会的最高奖项——金奖,这也是中国在这次大会上所获得的惟一一块中药金奖和医务人员的骑土勋章。由此标志着由中国白衣天使研制的蝮龙抗栓丸B型中成药制品,在治疗脑血栓病特效药物的研制与开发上,已经走在了世界领先的最前沿,中国人以其独有的聪明才智为当代世界医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的时候,发现心血管疾病竟肆无忌禅地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有资料证明;心血管疾病已是继癌症、糖尿病之后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三大凶恶杀手,其死亡率,致残率更是排在了诸病之首。不仅如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罹患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血栓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患者的年龄越来越低。然而,针对这种病的治疗手段和有效药品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心血管病魔露着狰狞向人类发出了挑战。血栓病魔是很顽固的,人类为了早日降服这一病魔,在进行着不断地探索,世界各国的医学科研人员都在瞄准这一顽固堡垒作为攻克的目标。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美国、日本相继推出治疗血栓病的专科药品,但其价格却是很昂贵,中国人在急切地期待着自己的国产溶栓药品早日问世。“能否从中药上来搞一种口服型的药”?这个硕大的问号一直索绕在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科研人员的脑际。经过卧薪尝胆,血栓病专题科研小组把目光瞄向了祖国传统的中医药上,在池明宇院长的领导下,科研小组的成员们参照《本草纲目》、《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选取了丹参、麝香、川芎、人参、黄芩等多种名贵传统中药材,并首次选蝮蛇入药研制成了“蝮龙抗栓丸”用来主治脑血栓、脉管炎、脑出血后遗症及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脑胀、手足麻木等症。“蝮龙抗栓丸”一推出就以显著疗效得到了患者的肯定。1990年,“蝮龙抗栓丸”获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神农杯”铜奖和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银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蝮龙抗栓丸”获得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蝮龙抗栓丸”自问世以来,给广大患心血管、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许多的人解除一定的痛苦,但从临床的反馈信息来看,除药物的配方并未完臻外,在其它的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特别是不利于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用药……在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的亲切关怀下,科研小组成员投入到新的科研探索之中,他们又一次参照《金匮要略》、《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并结合对“蝮龙抗栓丸”的临床使用观察,从细微之处寻找异常之点,然后对组方的配伍按新的要求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原方内益气活血化瘀等药物进行了仔细的筛选,调整了对微循环红细胞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的丹参等主要剂量,并且根据“中风”及“瘀症”的“本虚标实”理论,特别制定了“扶正固本”、“养气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又在原方中增加了当归、黄芪、昌薄等多味中药……经过调整配方,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从而形成了新一代蝮龙抗栓丸系列药B型。为了检验药效,科研小组成员又不知多少次地来到患者和家属当中,与他们探讨病情的每一细小变化,注意收集用药者的反馈信息。就这样,十年磨一“剑”,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在研制者们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下,使 “蝮龙抗栓丸”系列药B型臻于完善,完全具备了治疗、康复的双重功效。经过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辽宁省药物研究所等十多家权威机构对其进行的严格检验后,一致认为:“蝮龙抗栓丸系列药B型” 具有抗凝降纤、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其疗效高,效果确切,无副作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蝮龙抗栓丸”系列中成药B型,伴随着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医务工作者向血栓病宣战的誓言,又在九十年代的中国刮起了一股绿色的旋风。1993年,获“第四届全国抗衰老科学技术大会暨首届中华抗衰老精品博览会特别推荐产品奖”;1994年,获亚太杯企业产品展览会“新产品推荐奖”;1995年,获辽宁省精品展评“金奖”、全国十年优秀发明成果暨第九届发明展览会中国发明成果“金杯奖”;1996年更是蝮龙抗栓丸系列药B型最为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它五次获得国内外的荣誉:先后被沈阳市职工技协命名为“八五”期间重大科技成果;在96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金奖产品奖;在首届加拿大国际中医药博览会上获“金奖”;在国家科委举办的“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中被评为优秀项目;获沈阳市政府星火一等奖。在1997年,蝮龙抗栓丸系列药B型又先后被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确认为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获第十届中国专利新技术产品博览会 “特别金奖”;获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科技兴院是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得以发展的关键。10多年来,这家特色医院正是立足于祖国传统医学的土壤,走科研与开发的道路,并由此而赢得了患者,赢得了发展,赢得了辉煌!这个仅以其10万多元起家的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医院,如今已形成了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的科系齐全、设备先进,并以血栓病专科为主的、以临床科研为后盾的、具有中医和血栓病两大特色的名扬中外的现代化医院。伴随着医疗服务空间不断拓展,这家医院先后接待了全国各地的患者,并吸引了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患者。医院还与韩国汉城韩方东绪医院结成兄弟友好医院,每年都要派专家赴韩进行学术交流。2001年,医院在澳大利亚建设的中医门诊部正式开诊。自1992年以来,医院连续9年夺得沈阳地区卫生系统”白求恩”杯、获最佳服务单位;连续6年获沈阳市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连续2年获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1998年在省中医工作会议八项指标评比中,这家医院人均收入、床位利用率等5项指标均居全省同行业主首,1999年先后获省十佳中医院、沈阳市文明服务示范医院、卫生特等模范单位称号;2000年2月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1年2月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今天,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和比利时国王授予一级骑士勋章的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科研工作的带头人、院长池明字,又在新世纪的春天里带领专题科研小组向着新的峰顶奋力攀登。因为,他们肩头上的责任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