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初中英语课改的过程中,笔者对指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英语模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学习者进行了实践研究,并获取了一些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1 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含义
经过查阅,讨论,咨询等一系列手段的运用,笔者对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含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分为“狭义”的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以及“广义”的自主学习——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韩清林(2000)
自主学习有着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第二,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程晓堂,2000)
总之,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就是指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他们的学习目标。
2 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理论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都对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教学实践给予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1)《课标》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都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 Centeredness)的基本点,为笔者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心理学家Carl R.Rogers(2001)认为:“人类生来就具有学习的潜能,当学生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需求)有关时,便发生了意义学习。”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是以满足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的实践探索。
3 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教学实践
3.1 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
初一新生的智力类型与小学高年级的差不多,小学教育时期积累了强烈的学习依赖,大部分都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例如,入学第一课,笔者调查学生学习英语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把听老师传授英语知识作为学习英语的唯一途径。附问卷调查表:
于是笔者利用起始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了初中英语学习与小学的不同;并提出了学生在初中阶段应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为今后的自主学习英语提供必要的前提。
3.2 培养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英语自主学习
课外预习环节,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逐渐了解了每节课前应该预习什么,以及如何预习。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第四单元Food的第一课时学生们在课前已经根据笔者的要求收集了现实生活中与food有关的单词以及对这些食品进行评价的一些语言。课堂学习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渐渐学会如何记笔记,如何针对自己对教材内容或语言知识的缺失进行提问。例如:《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Grammar课堂教学上,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用笔记把第五单元的语法(现在进行时)与第一单元的语法(一般进行时)整合在一起,并运用对比法和操练法在演绎的基础上把两种时态进行了归纳。作业环节,笔者设计了笔头练习作业:严格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杜绝抄袭。每日的错误必须每日清;口头听读作业:要求学生先听读教学磁带,为自己正音后用mp3或磁带录音的形式记录,以便于检查。教学评价环节,笔者把学生的英语学习记录表作为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帮助他们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附表)
在终结性评价前,笔者为学生指明应该复习什么内容和怎样复习。例如,在七年级下的期末考试前笔者把全班划分为三大组。每个大组推荐出一名组长向教师申请复习整理的内容。每个大组再把各个大组分为三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单元的词汇,固定搭配,以及所有做过的习题中收集的错误和根据错误编写的习题(10-15题);一个小组负责单元的语法,以及所有做过的习题中收集而来的错误和根据错误编写的习题(10-15题);一个小组负责单元的话题,为全班提供两至三篇的范文,并进行全班当堂讲解、评析,以及为全班出一个该话题相关的作文题作为考前检测。
3.3 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笔者对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了实践。例如:在新年来到之际,笔者让每一位学生就自己的英语学习根据自己英语学习的情况制定一个目标,并把目标装在信封里作为自己给自己来年的新年礼物暂时寄放在笔者这里。到第二年如果该学生达到了他的目标,笔者将把这个愿望取出挂在教室的一面墙上作为本班的愿望墙,象征着大家实现目标的成功。不知不觉地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自主选择了调控策略。
4 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反思
笔者在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教学实践中还留有一些疑惑,今后将把它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争取解决以下难题:(1)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中、高考的现实压力下,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觉得这样的教学实践费时费力,对此毫不理解。如何才能争取到这部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2)部分学生从小学中带来了固定思维和一些行為陋习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困难。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如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变障碍为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
[2]中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班华.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1 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含义
经过查阅,讨论,咨询等一系列手段的运用,笔者对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含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分为“狭义”的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以及“广义”的自主学习——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韩清林(2000)
自主学习有着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第二,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程晓堂,2000)
总之,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就是指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他们的学习目标。
2 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理论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都对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教学实践给予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1)《课标》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都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 Centeredness)的基本点,为笔者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心理学家Carl R.Rogers(2001)认为:“人类生来就具有学习的潜能,当学生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需求)有关时,便发生了意义学习。”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是以满足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的实践探索。
3 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教学实践
3.1 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
初一新生的智力类型与小学高年级的差不多,小学教育时期积累了强烈的学习依赖,大部分都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例如,入学第一课,笔者调查学生学习英语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把听老师传授英语知识作为学习英语的唯一途径。附问卷调查表:
于是笔者利用起始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了初中英语学习与小学的不同;并提出了学生在初中阶段应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为今后的自主学习英语提供必要的前提。
3.2 培养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英语自主学习
课外预习环节,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逐渐了解了每节课前应该预习什么,以及如何预习。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第四单元Food的第一课时学生们在课前已经根据笔者的要求收集了现实生活中与food有关的单词以及对这些食品进行评价的一些语言。课堂学习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渐渐学会如何记笔记,如何针对自己对教材内容或语言知识的缺失进行提问。例如:《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Grammar课堂教学上,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用笔记把第五单元的语法(现在进行时)与第一单元的语法(一般进行时)整合在一起,并运用对比法和操练法在演绎的基础上把两种时态进行了归纳。作业环节,笔者设计了笔头练习作业:严格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杜绝抄袭。每日的错误必须每日清;口头听读作业:要求学生先听读教学磁带,为自己正音后用mp3或磁带录音的形式记录,以便于检查。教学评价环节,笔者把学生的英语学习记录表作为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帮助他们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附表)
在终结性评价前,笔者为学生指明应该复习什么内容和怎样复习。例如,在七年级下的期末考试前笔者把全班划分为三大组。每个大组推荐出一名组长向教师申请复习整理的内容。每个大组再把各个大组分为三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单元的词汇,固定搭配,以及所有做过的习题中收集的错误和根据错误编写的习题(10-15题);一个小组负责单元的语法,以及所有做过的习题中收集而来的错误和根据错误编写的习题(10-15题);一个小组负责单元的话题,为全班提供两至三篇的范文,并进行全班当堂讲解、评析,以及为全班出一个该话题相关的作文题作为考前检测。
3.3 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笔者对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了实践。例如:在新年来到之际,笔者让每一位学生就自己的英语学习根据自己英语学习的情况制定一个目标,并把目标装在信封里作为自己给自己来年的新年礼物暂时寄放在笔者这里。到第二年如果该学生达到了他的目标,笔者将把这个愿望取出挂在教室的一面墙上作为本班的愿望墙,象征着大家实现目标的成功。不知不觉地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自主选择了调控策略。
4 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反思
笔者在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教学实践中还留有一些疑惑,今后将把它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争取解决以下难题:(1)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中、高考的现实压力下,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觉得这样的教学实践费时费力,对此毫不理解。如何才能争取到这部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2)部分学生从小学中带来了固定思维和一些行為陋习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困难。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如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变障碍为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
[2]中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班华.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