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疗效标准部分的解读
【机 构】
:
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出 处】
:
中华内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1年50期
其他文献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我国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西医治疗肿瘤有起效快的优点,但往往有较大的副作用和局限性。我国传统中药中许多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作为中药蝎毒成分之一的东亚钳蝎镇痛抗肿瘤肽(analgesic-antitumor peptide,AGAP)近来备受关注,将其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通过构建甲胎蛋白(
期刊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20%~0.37%。RA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研究显示同卵双胞胎中RA的共患病率仅为16%,提示环境因素在R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已经发现吸烟、咖啡因摄入等多种环境因素均参与RA的发病,其中吸烟是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期刊
卒中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居中国死因顺位的首位,而缺血性卒中占了卒中的绝大多数。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是临床神经病学最为重要的课题。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基础是供应脑部的血管发生急性闭塞,引起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而早期治疗的关键措施是开通血管,即再灌注治疗。欧洲合作组急性卒中Ⅲ研究的公布使得药物血管再通治疗的时间窗从3h扩展到4.5h[1]。在脑血管闭塞后,局部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生化变化,而不同的
期刊
在炎症性肠病(IBD)药物治疗中,免疫抑制剂[常用的如硫唑嘌呤(AZA)和6-巯基嘌呤(6-MP)]主要用于糖皮质激素(简称为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的患者,合理使用可提高疗效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免疫抑制剂用于IBD的治疗,近20年来在国外已广泛推广并不断有深入的研究,但在我国应用的经验和临床研究尚少。2006年我国IBD协作组报道的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在克罗恩病(CD)治疗中免疫
期刊
专业杂志的主要任务是交流新的研究成果,分享新的研究信息。研究分为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和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而临床研究是临床医生研究的主战场,临床杂志主要刊登临床研究的文章。
期刊
重症肺炎的发生除与严重的细菌、病毒感染有关外,机体防御机制的过度激活、炎性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也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重症克雷伯菌肺炎大鼠IL-23、IL-17表达,探讨其在重症克雷伯菌肺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期刊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给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进步,使初治MM的完全缓解/接近完全缓解(CR/nCR)率达到25%[1],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疗效相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经诱导治疗达nCR以上疗效的患者,应用ASCT或含硼替佐米方案两种不同巩固方法的疗效和预后。
期刊
为提高消化医师对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能力,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将于2010年4月23—2413(23日报到,24日全天会议)在北京金台饭店共同举办“2010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思维医师论坛”。论坛将通过病案报告、病案分析、病例讨论和专家点评的形式,对具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腹痛、腹水、烧心及便血等临床常见症状和体征的病例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