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家长对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和早期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托幼一体化”的趋势将逐渐凸现,幼儿园教育向三岁前延伸将成为早期集体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托班幼儿生活的特点及对策
1、适应环境的能力差
由于托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特别差,因为从出生到入托,他们从没有接触过社会,突然要离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他们自然会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这样的状况持续的时间较小班要长,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大约一周时间情绪就能稳定下来。而托班有部分幼儿要持续一个月情绪才能稳定下来,有少部分孩子甚至要2~3个月才表现出乐意上幼儿园。因此,帮助托班孩子度过入园关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策:为了尽快地稳定新入园托儿的情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首先,教师对所有托儿的兴趣、习惯,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幼儿园可以为新入托的幼儿组织几次亲子游戏,家长可利用游戏的机会帮助孩子认识新同伴,为了进一步培养同伴间的感情,几个家庭之间可串申门,让孩子在新的环境有几个同伴。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孩子的“陌生焦虑”。
2、纯真的个性
婴幼儿的发展遵循着一条不以成人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是孩子天性的显露。托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不晓世事,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感,遇到高兴的事,他们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有时教师都控制不了场面。遇到不高兴的事,他们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极其纯真的一面,常常逗得我们暗暗发笑,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对策: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童心,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他们,正确对待孩子的情感表现,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当他们高兴得忘乎所以时,你可以顺其自然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去体验快乐,和同伴交流愉悦的情绪,即使在活动中与你的预定目标发生了冲突,你可以及时调整目标。和孩子们共享快乐。教师要以情感人,用爱去滋润他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托班的保教人员,要保护孩子纯真的个性,让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
二、托班幼儿生活的主要方式
1、初入园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小,一般在20个月——28个月之间,由于刚入园,幼儿情绪不稳定,对环境有陌生感,大部分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要细心地进行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生活习惯。如孩子的睡眠、进餐习惯,哪些孩子小便时要提醒,哪些孩子会憋尿等等,对这些问题保教人员要了如指掌。
2、秋冬季阶段。这个阶段由于天气变冷,孩子们穿的衣服较多,对孩子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更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个阶段的保育工作量较上一阶段更大。孩子入厕、洗手、进餐、午睡无一不需老师的帮助。但这个阶段教师要给幼儿提出要求,让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我要小便”、“我要喝水”等。同时要求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衣物,防止午睡起床时穿错衣服。在这个阶段,只要你有爱心、耐心,你的工作一定能得到家长的认可。
3、托班下学期夏季来临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年龄增长了一岁,入园的时间已近一年,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加上天气变热,孩子们的衣服穿得很少,我认为这一阶段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大好时机。这时教师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向家长提出要求,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培育孩子的生活自己能力,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大大提高了。
三、托班教养课程实施的特点
1、具有明显的生活性
课程的生活化是托班课程最明显的特点,当孩子踏入人生的第一天开始,生活即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一切都是那么地新鲜有趣,学习随时随地发生着,可以说生活是幼儿接触的第一本教科书,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无疑是孩子们最需要的。由于托班入园后急于解决的是适应幼儿园生活问题,如进餐、午睡、入厕等生活问题。于是,我们从托班幼儿的实际经验着手,将课程目标与托班生活相结合,以其感兴趣的生活主题统整课程内容,我们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融合到主题“好吃的食物”当中去,把学习独立入厕与主题“宝宝会尿尿”相结合……把对幼儿生活技能的训练通过主题活动进行强化,又在一日生活中反复练习和提高,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和常规。
2、具有反复学习的不厌烦性
由于托班幼儿的学习是无意识的,仅用一次教学就能记住名称,理解概念,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直接的感知和体验中,通过不断地重复,这些要求方可稳定在他们的心理结构中。例如讲故事活动,仅一次教学孩子们对故事的名称、内容,他们不能完全记住,但他们也不像幼儿园小、中、大班的幼儿,当老师重复讲述故事时,他们会说“我们听过了”。而托班的孩子即使是听过的故事,他们也乐意反复去听,而且还听得不厌其烦津津有味。因此教师要为孩子们提供重复的机会,如利用区域活动、晨间活动和自由活动的机会反复播放儿歌、歌曲、故事磁带,不知不觉中,你会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对所教的内容已能熟练掌握了。因此,重复是托班课程实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分组与集体活动相结合性
对托班的孩子在组织教学时,采用什么形式。要根据所选择的课程内容而定,不可一概而论。如在给幼儿讲故事、学唱歌和表演时,适合选择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同伴间可以进行动作和语言的模仿,况且,对托班孩子来说,一起说一起做,他们会感到很快乐。如果所选课程带有操作性的内容,则采用分组的形式比较合适。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动手能力差,操作时需要老师给予很多的帮助,分组教学恰恰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取得很好的效果。
托班幼儿教养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发展。将教育的视线延伸到儿童出生的那一刻,是早期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有一颗乐于创造的心,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会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盐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江苏224001
一、托班幼儿生活的特点及对策
1、适应环境的能力差
由于托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特别差,因为从出生到入托,他们从没有接触过社会,突然要离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他们自然会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这样的状况持续的时间较小班要长,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大约一周时间情绪就能稳定下来。而托班有部分幼儿要持续一个月情绪才能稳定下来,有少部分孩子甚至要2~3个月才表现出乐意上幼儿园。因此,帮助托班孩子度过入园关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策:为了尽快地稳定新入园托儿的情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首先,教师对所有托儿的兴趣、习惯,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幼儿园可以为新入托的幼儿组织几次亲子游戏,家长可利用游戏的机会帮助孩子认识新同伴,为了进一步培养同伴间的感情,几个家庭之间可串申门,让孩子在新的环境有几个同伴。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孩子的“陌生焦虑”。
2、纯真的个性
婴幼儿的发展遵循着一条不以成人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是孩子天性的显露。托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不晓世事,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感,遇到高兴的事,他们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有时教师都控制不了场面。遇到不高兴的事,他们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极其纯真的一面,常常逗得我们暗暗发笑,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对策: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童心,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他们,正确对待孩子的情感表现,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当他们高兴得忘乎所以时,你可以顺其自然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去体验快乐,和同伴交流愉悦的情绪,即使在活动中与你的预定目标发生了冲突,你可以及时调整目标。和孩子们共享快乐。教师要以情感人,用爱去滋润他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托班的保教人员,要保护孩子纯真的个性,让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
二、托班幼儿生活的主要方式
1、初入园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小,一般在20个月——28个月之间,由于刚入园,幼儿情绪不稳定,对环境有陌生感,大部分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要细心地进行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生活习惯。如孩子的睡眠、进餐习惯,哪些孩子小便时要提醒,哪些孩子会憋尿等等,对这些问题保教人员要了如指掌。
2、秋冬季阶段。这个阶段由于天气变冷,孩子们穿的衣服较多,对孩子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更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个阶段的保育工作量较上一阶段更大。孩子入厕、洗手、进餐、午睡无一不需老师的帮助。但这个阶段教师要给幼儿提出要求,让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我要小便”、“我要喝水”等。同时要求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衣物,防止午睡起床时穿错衣服。在这个阶段,只要你有爱心、耐心,你的工作一定能得到家长的认可。
3、托班下学期夏季来临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年龄增长了一岁,入园的时间已近一年,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加上天气变热,孩子们的衣服穿得很少,我认为这一阶段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大好时机。这时教师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向家长提出要求,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培育孩子的生活自己能力,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大大提高了。
三、托班教养课程实施的特点
1、具有明显的生活性
课程的生活化是托班课程最明显的特点,当孩子踏入人生的第一天开始,生活即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一切都是那么地新鲜有趣,学习随时随地发生着,可以说生活是幼儿接触的第一本教科书,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无疑是孩子们最需要的。由于托班入园后急于解决的是适应幼儿园生活问题,如进餐、午睡、入厕等生活问题。于是,我们从托班幼儿的实际经验着手,将课程目标与托班生活相结合,以其感兴趣的生活主题统整课程内容,我们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融合到主题“好吃的食物”当中去,把学习独立入厕与主题“宝宝会尿尿”相结合……把对幼儿生活技能的训练通过主题活动进行强化,又在一日生活中反复练习和提高,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和常规。
2、具有反复学习的不厌烦性
由于托班幼儿的学习是无意识的,仅用一次教学就能记住名称,理解概念,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直接的感知和体验中,通过不断地重复,这些要求方可稳定在他们的心理结构中。例如讲故事活动,仅一次教学孩子们对故事的名称、内容,他们不能完全记住,但他们也不像幼儿园小、中、大班的幼儿,当老师重复讲述故事时,他们会说“我们听过了”。而托班的孩子即使是听过的故事,他们也乐意反复去听,而且还听得不厌其烦津津有味。因此教师要为孩子们提供重复的机会,如利用区域活动、晨间活动和自由活动的机会反复播放儿歌、歌曲、故事磁带,不知不觉中,你会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对所教的内容已能熟练掌握了。因此,重复是托班课程实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分组与集体活动相结合性
对托班的孩子在组织教学时,采用什么形式。要根据所选择的课程内容而定,不可一概而论。如在给幼儿讲故事、学唱歌和表演时,适合选择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同伴间可以进行动作和语言的模仿,况且,对托班孩子来说,一起说一起做,他们会感到很快乐。如果所选课程带有操作性的内容,则采用分组的形式比较合适。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动手能力差,操作时需要老师给予很多的帮助,分组教学恰恰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取得很好的效果。
托班幼儿教养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发展。将教育的视线延伸到儿童出生的那一刻,是早期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有一颗乐于创造的心,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会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盐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江苏2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