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次函数解新式的类型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ue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解析几何的基石之一.它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在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一、定义型
  例1 已知y=(m-3)x|m|-2 3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因m-3≠0且|m|-2=1,故m=-3.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6x 3.
  反思: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一次函数的特征,即一次函数的自变量的系数k≠0.自变量的次数为1.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函数才是一次函数.
  二、两点型
  例2 已知某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2,0)和(0,4),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 b,依题意可得0=-2k b,b=4,解得k=2,b=4.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 4.
  反思:对于一次函数来说,待定的系数有两个.所以只要给定x,y的两组值或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就可以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三、平行、平移型
  例3 已知一次函数y=kx b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x 1,且经过点(0,-4).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因一次函数y=kx b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x 1,故k=-1.又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4),所以6=-4.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4.
  反思:当两条直线平行时“k”相等,根据这一点可以确定k的值,然后再把直线上另一点的坐标代入,即可确定6的值.
  四、相交型
  例4 如图1.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 1的图象相交于点P.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正比例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y=-x 1的图象相交于点P,P点的纵坐标为2,故2=-x 1,解得x=-1.则点P的坐标为(-1,2).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
  ∴2=-k,k=-2.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x.
  反思: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是由这两个函数所对应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五、面积型,
  例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 4的图象分别与x轴和y轴交于点A,B,点P在x轴上,若S△ABP=6,求直线PB的解析式.
  点拨:根据题意,P点可在A点左边或右边.
  解析:易求得A点坐标为(2,0),B点坐标为(0,4).因S△ABP=6,故1/2×AP×4=6,解得
  2AP=3.
  ∴P点的坐标分别为P1(-1,0)或P2(5,0).
  由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PB的解析式为y=4x 4或y=14/5x 4.
  反思: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找到三角形的底和高,以及它们的长度和点的坐标的关系,在确定点的坐标时考虑要全面,不可漏解,
  六、范围型
  例6 一次函数y=kx b中,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x≤4.则相应函数值的范围是-3≤y≤2.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点拨:分两种情况讨论:(1)y随x的增大而减小;(2)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当k
其他文献
分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整式的概念、运算以及因式分解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它也是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的基础.学好它对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意义重大.分式中的难点将会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下面.就分式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行初步分析.以帮助同学们学好分式.
在八年级的数学课中,同學们学习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中考的必考点,随着考查形式的多样化。开放型题目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下面,就2010年中考试题中有关全等三角形的开放题进行剖析,希望對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春雷乍响活惊蛰
“数形结合”理解一次函数  1.B2.D3.C4.B5.A  一次函数与三角形面积  1.±6.  2.±2.  3.y=2/3x或y=-2x 2.  4.y=-2x 2或y=x-4.  “一次函数”优题库  1.C  2.C 3.D 4.C 5.B 6.D 7.D 8.A  9. 20  10. -1/2  11.>  12.-6  13.-2020  14.1  15. O≤a<1/3  16
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五花八门的统计量,其中每个统计量都有它自己的专长。可以满足人们的某些统计需要,不少同学会觉得,用这些统计量就足以刻画统计数据的各种特征了吧,其实,统计中的学问可大了,上面所说的五种统计量只是统计学的冰山的一角,有时候,两组数据相差甚远,但这五种统计量的结果竟然完全相同!如果你不信,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在解题中,常会出现前提条件没有直接给出,或者给出了一些简单的条件,但按现有的显性条件无法解决的情况.在有关二次根式的问题中,就含有√a≥O,a≥O的隐性条件,而对于二次根式的化简或计算,隐性条件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举例说明二次根式隐性条件的應用,希望能对同学们的解题有所帮助,  分析:由ab<0可知a,b均不为0,且a,b异号.再结合二次根式的隐性条件可推出a,b谁正谁负.
“有趣的数学”系列竞赛活动由中学生数理化(初中)杂志社携手播睿智教育,王老师数学学校主办,活动内容由王老师数学学校提供,每期都会设置相关的题目,同学们可以把答案邮寄到郑州市农业路60号附2号3楼播睿智教育·王老师数学学校王老师收,邮编:450000,电子信箱:brzedu001@126.com.QQ群:52668157,我们将按照答题情况,选择最有创意的答案及相关信息刊登在隔期的杂志上,获奖同学及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第8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2题是这样的: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铝片放在盐水中(如下图),试着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通过测量能否得知,哪个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换用其他两种不同金属重做这个实验.    这样的电池,我们如何知道哪个是正极,哪个是负极呢?方法很简单:用电压表来检测.  我们知道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中,有一条要求是正负接线柱的接
一天晚上,妈妈正在看电视,小强坐在妈妈对面的沙发上摆弄着遥控器。突然,电视换了一个频道。妈妈说:“一定是你在那里捣乱。”小强感到莫名其妙:“明明我是拿着遥控器对准电视对面的墙壁按的,而不是对准电视呀!难道这样也能起到遥控的作用?”  大家也遇到过这种事情吧。为什‘么遥控器对着墙壁也可以遥控电视呢?这里就涉及了光学知识——光的反射。那么什么是光的反射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小实验来认识一下。  把一块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