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教学;修改;方法;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4—00123—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往往能集中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基础、语言技巧、思想认知、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常常把学生的作文水平高低作为衡量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学校也把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作为衡量语文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语文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忽视了语文教学的这一重要环节——作文教学,每学期只顾把课文讲完,而作文教学则以学校规定的批改次数为主,只讲数量,不讲批改质量,忽视了作文教学的很多重要环节,如:炼字造句,素材积累,写作技法指导,文体写作训练等等,却没有扎实认真上好一节作文讲评课,作文修改这一重要环节更是敷衍了事。我们经常看到,当教师把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学生很快翻到最后一页,看看批语,看看分数,便装进书包不管不问。究其原因,除了个别学生语文基础薄弱,不喜欢学习语文,怕写作文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作文的修改过于简单粗糙。有的教师把作文中的用词、造句以及语法结构毛病大都放过去了,更不要说修改文章立意、选材、布局结构、开头结尾,改的最多的是错别字,最后只有几句笼统的评语,如:“内容具体充实,语言流畅自然”、“选材较好,事例典型”、“例证过少,内容空泛”等等,这样修改作文对学生写作帮助不大,甚至有的评语跟作文事实不符,例如评语说:“立意深刻”,可是原文落入俗套,评语上说:“语言流畅”,可是却有许多语法错误。这就好像医生为病人看病,为了博得病人高兴,没看出什么病,却说身体很健康。更有甚者,直接在作文后面给个分数,写个日期,这能让学生对教师批改作文感兴趣吗?能整体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吗?
作文修改既然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应该在作文修改上下工夫,多探讨,多交流,师生都动起来,做到教育家徐特立所言 :“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时要在作文批改的形式和方法上多下功夫。一是每学期开学教师全收略改一次全班作文。初步了解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做到胸中有数,以便在布置和修改学生作文时有针对性地指导。二是教师精批细改一次全班作文。这既能让学生对教师的批改感兴趣,同时也能体现教师的作文水平。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修改,对不同层次的作文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意见要一语中的,不要写模棱两可、可有可无的批语。三是教师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一次。这是对写作能力较强学生的重点培养,也是对全班学生一对一面对面地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分析其作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加以指导和解决。四是师生共同批改一次。教师提前选好有代表性的文章,教师范读,学生提出优、缺点,教师总结。五是教师带同级平行班级同课时,可以采取两班学生相互修改作文的办法。因是不同班级学生,意见更为客观和真实,评价也更为准确。当然教师阐明修改作文的要点,让学生端正思想,用心修改,切记马马虎虎,甚至乱写评语。六是提倡学生互改。学生的互改有多种形式:可以独立修改;可以两人对改;还可以分组批改。独立修改就是教师当堂把其他人的作文发给学生,每人一本,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中的错误,写出批语,打出分值,最后签署姓名和日期。两人对改就是由教師确定批改重点,然后由同桌或前后相邻座位的同学互改。改完后写评语,签署批改者姓名,最后教师抽查。分组批改就是教师指定小组成员,其中作文水平有上、中、下三类学生,以5—7人为宜,选一位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诵读全文,大家讨论,集思广益。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可请教师解答。经过充分讨论,写好小组评语让教师评定。每组评选的优秀作文,教师可以当范文讲解,也可以用手抄报的形式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栏,还可以打印成册,让全班学生共同学习交流。
无论哪种作文修改形式,教师事先必须确定好重点,如文体、立意、结构、开头结尾、遣词造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等,这样教师可以在每次批改学生作文时,做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以点带面地指导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当一回老师,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全面挖掘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潜能。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批阅作文的负担,适应了新课改大潮的要求,一举数得,教师何乐而不为呢?编辑:刘於诚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4—00123—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往往能集中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基础、语言技巧、思想认知、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常常把学生的作文水平高低作为衡量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学校也把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作为衡量语文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语文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忽视了语文教学的这一重要环节——作文教学,每学期只顾把课文讲完,而作文教学则以学校规定的批改次数为主,只讲数量,不讲批改质量,忽视了作文教学的很多重要环节,如:炼字造句,素材积累,写作技法指导,文体写作训练等等,却没有扎实认真上好一节作文讲评课,作文修改这一重要环节更是敷衍了事。我们经常看到,当教师把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学生很快翻到最后一页,看看批语,看看分数,便装进书包不管不问。究其原因,除了个别学生语文基础薄弱,不喜欢学习语文,怕写作文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作文的修改过于简单粗糙。有的教师把作文中的用词、造句以及语法结构毛病大都放过去了,更不要说修改文章立意、选材、布局结构、开头结尾,改的最多的是错别字,最后只有几句笼统的评语,如:“内容具体充实,语言流畅自然”、“选材较好,事例典型”、“例证过少,内容空泛”等等,这样修改作文对学生写作帮助不大,甚至有的评语跟作文事实不符,例如评语说:“立意深刻”,可是原文落入俗套,评语上说:“语言流畅”,可是却有许多语法错误。这就好像医生为病人看病,为了博得病人高兴,没看出什么病,却说身体很健康。更有甚者,直接在作文后面给个分数,写个日期,这能让学生对教师批改作文感兴趣吗?能整体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吗?
作文修改既然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应该在作文修改上下工夫,多探讨,多交流,师生都动起来,做到教育家徐特立所言 :“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时要在作文批改的形式和方法上多下功夫。一是每学期开学教师全收略改一次全班作文。初步了解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做到胸中有数,以便在布置和修改学生作文时有针对性地指导。二是教师精批细改一次全班作文。这既能让学生对教师的批改感兴趣,同时也能体现教师的作文水平。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修改,对不同层次的作文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意见要一语中的,不要写模棱两可、可有可无的批语。三是教师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一次。这是对写作能力较强学生的重点培养,也是对全班学生一对一面对面地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分析其作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加以指导和解决。四是师生共同批改一次。教师提前选好有代表性的文章,教师范读,学生提出优、缺点,教师总结。五是教师带同级平行班级同课时,可以采取两班学生相互修改作文的办法。因是不同班级学生,意见更为客观和真实,评价也更为准确。当然教师阐明修改作文的要点,让学生端正思想,用心修改,切记马马虎虎,甚至乱写评语。六是提倡学生互改。学生的互改有多种形式:可以独立修改;可以两人对改;还可以分组批改。独立修改就是教师当堂把其他人的作文发给学生,每人一本,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中的错误,写出批语,打出分值,最后签署姓名和日期。两人对改就是由教師确定批改重点,然后由同桌或前后相邻座位的同学互改。改完后写评语,签署批改者姓名,最后教师抽查。分组批改就是教师指定小组成员,其中作文水平有上、中、下三类学生,以5—7人为宜,选一位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诵读全文,大家讨论,集思广益。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可请教师解答。经过充分讨论,写好小组评语让教师评定。每组评选的优秀作文,教师可以当范文讲解,也可以用手抄报的形式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栏,还可以打印成册,让全班学生共同学习交流。
无论哪种作文修改形式,教师事先必须确定好重点,如文体、立意、结构、开头结尾、遣词造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等,这样教师可以在每次批改学生作文时,做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以点带面地指导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当一回老师,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全面挖掘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潜能。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批阅作文的负担,适应了新课改大潮的要求,一举数得,教师何乐而不为呢?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