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5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实验教学环节,要想有效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师就必须对实验教学给予更高的重视,尊重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主体性地位,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营造出良好的物理实验教学氛围,积极学生的物理实验过程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和个人创造力,减少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学习的被动性、盲[JP2]目性,加快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创设趣味化的实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获取以及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设的实验教学情境.但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物理教师多是开展一些演示性的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学习是相对被动的,亲自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究的空间是相对有限的,这会严重影响初中生的物理实验学习热情,更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此,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创设趣味化的实验教学情境,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手欲和探究欲,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光的折射”的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就可以针对光的折射原理,设置一些趣味化的实验教学情境,先集中起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如导入实验:在实物投影仪上放一个碗,碗里放一枚硬币,物理教师调整好碗的角度,让学生可以刚好看到碗里的硬币,但是当教师往碗里缓慢加水之后,随着碗中水的增多,硬币也消失了,此时物理教师再导入“光的折射”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的物理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2 充分发挥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好奇是初中生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初中物理教师要善于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实验当中感受到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魅力,在发现中收获更多的成功體验和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情感,加快学生个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一节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准备了橡皮筋、刻度尺、饮水杯、细线、标有10 g的一块糖果,然后让学生假设自己身处郊外,利用自己身边的器材测算下一块小石头的质量,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实验情境和学习任务一经提出,很多学生都会疑惑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怎样测量质量,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刻度尺能不能当杠杆用,橡皮筋能不能做成弹簧秤,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HJ1.4mm]位探索测量质量的策略方法,最终学生在集体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情况下,总结出了两种方法:
  一是用刻度尺当杠杆,即把细线栓在刻度尺中央并适当调整位置,保持刻度尺的水平和平衡,然后用细线记好石块和10 g糖果,并分别置于刻度尺的两段,然后调整其位置使刻度尺保持平衡,最后记录石块、糖果分别到中央细线的距离L1、L2,石块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M=10L2L1g;
  二是同橡皮筋当弹簧秤对石块进行测量,即先测出橡皮筋长度L0,用细绳分别栓好糖果、石块并系于橡皮筋下端,测量出橡皮筋的长度L1、L2,此时石块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在这样的实验教学情境下,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达到了活学活用、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拓宽实验教学途径,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人,但物理教师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学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丰富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自主学习时间,丰富学生实验学习的途径渠道,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物理课堂上都可以积极地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使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将抽象化、复杂化或不宜演示的物理实验进行模拟化教学,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形象化、具体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多设置互动性的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彼此之间合作、交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设置有针对性的实验任务,让小组内的学生集思广益,多加强合作与交流,在合作学习环境下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初中物理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实验教学理念,营造出良好的物理实验教学氛围,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引导和管理,充分激发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更具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其他文献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的知识模块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在绕地球稳定运行的空间站中,有如图1的装置,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甲、乙两个光滑的圆形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轨道之间有一条水平轨道CD相通,宇航员让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先滑上甲轨道,通过粗糙的CD段,又滑上乙轨道,最后离开两圆轨道,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CD间由于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  B.小球经过甲轨道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改善.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能够起到真正的教学效果.只有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才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并且可以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才能够体现教学的实际意义.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主要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物理知
“立德”“树人”之说由来已久,影响深远。《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云:“太善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权修》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现代人将“立德树人”结合使用,更可彰显教育之价值。而今,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中国教育亦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虽然教师角色多元、任务繁杂,但其核心使命当数立德树人。  教师从事的是塑造靈魂
期刊
在《中学物理》2015年第4期《图象法巧解曲线运动问题》一文中引用的例1,解析方法存在错误.  随着v的增大,ω也随之变大.所以,aτ变化地比ω恒定时的减小得慢,速度大小增加得快,如图2所示,图象可修正为如图所示的图线.由于到达最低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即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所以小球在下摆运动中所用的时间比沿斜面运动的时间短.  虽然作者在使用中存在失误,但是作者仍给我们提供了以图象法简化问
摘 要:本文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新标准 现状 对策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教学平台,尤其是具有强大交互功能的电子白板的合理运用有效地弥补了我
期刊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教师发愤时.教师可能是所有脑力劳动者中,日日都要6点前早起,23点以后晚睡的超长待机群体.超级能忍,超级能熬,超长待机,超常能干,这就是我们的“四超”好
期刊
摘 要:为了适应《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剖析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抓基本功、用好教材、设专题课、技巧指导四项措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高中学生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新课标 基本功 技巧指导 有效提高    众所周知,写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语言能力的重要
18世纪瑞士著名科学家欧拉(L·Euler)首先采用使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方法,测定了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近几年,针对“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这一课题依旧热度不减,由于它要求学生将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实验情境中,对学生综合处理实际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全面检验,因此颇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本文拟从“动摩擦因数的测定”中管中窥豹,探讨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创新发展.  1 迁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