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材中的乘法口诀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小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得基本功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新内容引口诀、合作探究编口诀、形式多样背口诀、联系生活用口诀等方面,论述了如何上好小学乘法口诀课。
关键词:乘法;口诀;创新;合作;探究;形式;生活
小学教材中的表内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小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得基本功之一。学生对一位数乘法和多位数乘法能不能计算得正确、迅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能否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而教学这一知识的过程,有人采用只把口诀背熟,一而再、再而三地机械地识记,也许暂时能记住口诀,但实际应用起来就比口诀的真正理解相差万里。随着新课改精神的推进,乘法口诀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编乘法口诀的活动中,亲身体验并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探索出乘法口诀中蕴含的数学规律,继而灵活地记忆口诀;同时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用”中“学”,在“记”中“用”,从而把学生从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中解放出来,有效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在“乘法口诀”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创新内容,引出口诀
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明确指出来的。
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把枯燥单一的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笔者是以一只手五个手指的形式出现的,分别说出一双手、3只手、两双手、5只手有多少个手指,由熟悉的事物引入,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同时体会到乘法口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们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奖励机制相结合,创设竞争的氛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笔者做了3种不用颜色的花朵,每种颜色有6朵花,每朵花上有6个花瓣。教师这样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小花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孩子,3种花,每种有6朵,这节课老师将奖励多少表现积极的孩子呢? 听了老师的话孩子们就立刻坐好,用期盼的眼神望着老师,那种学习的欲望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整节课学生都在一种兴奋积极的状态下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引入课堂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学7的乘法口诀是用摆七巧板的形式进行的。 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动画学习口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8的乘法口诀出示我们生活中很熟悉的螃蟹,一只螃蟹8条腿,2只16条腿、3只……呢?9的乘法口诀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了真经导入新课,通过袋鼠跳格子共同研究9的乘法口诀。总之,巧妙多样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热情,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作探究,重编口诀
乘法口诀教学是一种课型,所谓教无定法,口诀表的教学也可以在方法上进行突破。如果能摸索出一种模式,教学起来就轻松多了。笔者认真研究了数学书及教参,结合本班孩子的特点,整个编口诀的过程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使口诀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在有规律的认知中学会编口诀,学会学习数学。
三、形式多样,巧背口诀
要为乘法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熟练地背诵口诀。孩子们看着一些数字,单纯的记忆既枯燥,又乏味,在记忆口诀方面还要注重形式多样引导学生速背口诀。笔者在学生学完口诀后这样引导学生: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记忆口诀呢?学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记忆方法, 对口令、开火车、老师问学生答等。在背诵 6 的乘法口诀时我们一起玩了拍手游戏:一只蜜蜂6条腿、2只蜜蜂12条腿……同桌为一组拍手问答。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后我们以“抽大点”的形式检验背诵以前学过的口诀:学生准备1-7共28张扑克,同桌随便抽出2张算出乘积,乘积大的为胜,3局2胜制,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回到家后还和家长一起完,家长反映孩子通过游戏记忆口诀的速度很快。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我们重点以发现规律的方式记忆口诀:9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之间相差9,9的乘法口诀乘积的个位和十位相加都得9等等。掌握口诀中的规律后背诵起来就容易的多了,准确性高。我们还用摆手指的方法进行记忆,既形象又生动。不同背诵口诀的形式,大大增加了学生记忆的兴趣与速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联系生活,妙用口诀
练习是课堂教学重要环节之一,是巩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练习设计要讲究策略,讲究实效,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做到难易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练习题除了完成书中要求的之外,还要设计一些与实践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例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后随即就出一题:班中共分成8个小组,7个组有8人,只有一个组有7人,共有多少人?学生看着班中位置的排列很容易的就列出了:7×8+7或8×8-1,这样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要离开实际生活,同时也使学生灵活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一节课要高效是离不开课上行之有效的课堂练习的。要提高课堂练习效益,可从以下做起,即依据学生的特征,在“点”上突破,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巧”上探索,依据学生的注意力,在“量”上控制,依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展”上延伸,做到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乘法口诀的课堂教学按照“趣引——巧探——速背——广用”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兴趣盎然地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
关键词:乘法;口诀;创新;合作;探究;形式;生活
小学教材中的表内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小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得基本功之一。学生对一位数乘法和多位数乘法能不能计算得正确、迅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能否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而教学这一知识的过程,有人采用只把口诀背熟,一而再、再而三地机械地识记,也许暂时能记住口诀,但实际应用起来就比口诀的真正理解相差万里。随着新课改精神的推进,乘法口诀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编乘法口诀的活动中,亲身体验并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探索出乘法口诀中蕴含的数学规律,继而灵活地记忆口诀;同时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用”中“学”,在“记”中“用”,从而把学生从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中解放出来,有效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在“乘法口诀”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创新内容,引出口诀
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明确指出来的。
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把枯燥单一的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笔者是以一只手五个手指的形式出现的,分别说出一双手、3只手、两双手、5只手有多少个手指,由熟悉的事物引入,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同时体会到乘法口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们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奖励机制相结合,创设竞争的氛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笔者做了3种不用颜色的花朵,每种颜色有6朵花,每朵花上有6个花瓣。教师这样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小花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孩子,3种花,每种有6朵,这节课老师将奖励多少表现积极的孩子呢? 听了老师的话孩子们就立刻坐好,用期盼的眼神望着老师,那种学习的欲望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整节课学生都在一种兴奋积极的状态下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引入课堂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学7的乘法口诀是用摆七巧板的形式进行的。 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动画学习口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8的乘法口诀出示我们生活中很熟悉的螃蟹,一只螃蟹8条腿,2只16条腿、3只……呢?9的乘法口诀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了真经导入新课,通过袋鼠跳格子共同研究9的乘法口诀。总之,巧妙多样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热情,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作探究,重编口诀
乘法口诀教学是一种课型,所谓教无定法,口诀表的教学也可以在方法上进行突破。如果能摸索出一种模式,教学起来就轻松多了。笔者认真研究了数学书及教参,结合本班孩子的特点,整个编口诀的过程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使口诀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在有规律的认知中学会编口诀,学会学习数学。
三、形式多样,巧背口诀
要为乘法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熟练地背诵口诀。孩子们看着一些数字,单纯的记忆既枯燥,又乏味,在记忆口诀方面还要注重形式多样引导学生速背口诀。笔者在学生学完口诀后这样引导学生: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记忆口诀呢?学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记忆方法, 对口令、开火车、老师问学生答等。在背诵 6 的乘法口诀时我们一起玩了拍手游戏:一只蜜蜂6条腿、2只蜜蜂12条腿……同桌为一组拍手问答。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后我们以“抽大点”的形式检验背诵以前学过的口诀:学生准备1-7共28张扑克,同桌随便抽出2张算出乘积,乘积大的为胜,3局2胜制,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回到家后还和家长一起完,家长反映孩子通过游戏记忆口诀的速度很快。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我们重点以发现规律的方式记忆口诀:9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之间相差9,9的乘法口诀乘积的个位和十位相加都得9等等。掌握口诀中的规律后背诵起来就容易的多了,准确性高。我们还用摆手指的方法进行记忆,既形象又生动。不同背诵口诀的形式,大大增加了学生记忆的兴趣与速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联系生活,妙用口诀
练习是课堂教学重要环节之一,是巩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练习设计要讲究策略,讲究实效,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做到难易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练习题除了完成书中要求的之外,还要设计一些与实践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例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后随即就出一题:班中共分成8个小组,7个组有8人,只有一个组有7人,共有多少人?学生看着班中位置的排列很容易的就列出了:7×8+7或8×8-1,这样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要离开实际生活,同时也使学生灵活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一节课要高效是离不开课上行之有效的课堂练习的。要提高课堂练习效益,可从以下做起,即依据学生的特征,在“点”上突破,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巧”上探索,依据学生的注意力,在“量”上控制,依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展”上延伸,做到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乘法口诀的课堂教学按照“趣引——巧探——速背——广用”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兴趣盎然地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