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中H3F3A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比较研究

来源 :解剖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_program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H3F3A基因突变在骨巨细胞瘤(GCT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Sanger测序法分别对我院50例骨巨细胞瘤(GCTB)患者H3F3A基因第34位甘氨酸的突变进行检测.结果 50例GCTB中,发生H3F3A G34W抗体阳性44例,野生型6例;发生H3F3A G34基因突变47例,野生型2例,因DNA质量不佳测序失败1例.免疫组化与Sanger测序法检测GCTB患者的H3F3A基因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肿瘤位于上肢骨9例(18.0%),下肢骨34例(68.0%),中轴骨共7例(14.0%).2种方法检出G34W突变的一致性为97.7%.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和Sanger测序法各有优势,前者只能检测出G34W突变类型,而后者都能检测出G34其他类型的突变,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H3F3A基因有可能成为GCTB靶向治疗的新分子标记物,这为下一步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肠道神经系统(ENS)是由大量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复杂的神经网络,在参与胃肠道局部反射、维持消化系统的功能、保证人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NS分为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肌间神经丛内不同形态的神经元可通过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胃肠道运动的调控.当ENS内氮能神经元的NO合成障碍时便会引发贲门失迟缓症,氮能神经元的减少则在原发性胃轻瘫患者中表现的尤为显著.此外,ENS的发育异常和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分别会导致先天性巨结肠症和肠易激综合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