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月经疹”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女性每逢月经来潮时,在面部、躯干和四肢出现皮疹、风团,常被认为是一般的皮肤过敏,然而服用抗过敏药物并不见效。这种与月经“同步”的疹子,医学上称之为“月经疹”。
  “月经疹”亦称自身免疫性孕酮皮疹,与月经来潮密切相关。究其发生机理,有学者指出:月经来潮之前,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孕酮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起一种自身免疫性反应。行经期间,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会减少,循环血液中可出现纤维溶解现象故易于发生红斑、紫癜等皮疹有现,当有液体渗出血管外时就可导致全身风团。亦有人认为是由于月经期间血管运动机能障碍而引起 。
  皮疹与月经“同步”,起始于月经来潮前,通常持续到月经结束而逐渐自行消失。可连续几个月发作或呈间歇性发作。皮疹的类型临床上常见有以下几种。
  痛经疹:发生于痛经的女性,月经来潮时发病。皮疹可为风团、红斑、水泡或皮炎样,常有对称分布,发于面部、躯干或四肢。也有的患者在面部呈酒渣鼻样红斑。
  紫癜:发生于小腿和躯干下垂部位,可呈点状或环状,对称分布。有的伴有发热,月经量减少,有复发性,血液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有人观察到月经结束前会出现阏点,或月经结束后发生阏斑的病例。亦有的“月经疹”患者在排卵后不久,皮肤会出现周期性出血。
  口腔溃疡:见于部分“月经疹”患者,通常在月经来潮前数天发生,口腔溃疡呈散于分布,愈合后不留疤痕,有的女性在外阴部也有,多为周期性发作,妊娠时缓解,分娩之后又会复发。
  月经性疱疹:即月经期间发生的单纯包疹,好发于口唇和大小阴唇部位。
  此外,有的女性表现为单纯月经性荨麻疹,局限于外阴或其周围皮肤,并不向全身播散。也有的表现为急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亦有呈多形性红斑或结节性红斑者,还有局限于外阴部位的月经性瘙痒也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月经疹”并不难识别,若在月经来潮期间出现上述之类的皮疹现象,应考虑到“月经疹”的可能,宜及时就医。发生“月经疹”之后,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和维生素C等治疗,雌激素类用于“月经疹”的施治也有一定疗效。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由于其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上具有技能型教师多、实验实训设备较为完备,以及地方政府支持等多种优势,很可能产生大办非学历教育的冲动。但是否付诸实施,完全取决于学院领导在办学上的理念和追求,这很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的行为,即只重视学历教育和只重视非学历教育。这两种办学思想都是极端的,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一定要明确,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上要协调发展,
“90后”的孩子出生在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年代,他们的消费观受社会生活的影响,与祖辈父辈迥然不同,刻着时代的烙印。孩子们的消费观正处在日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影响他们今后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念,学会理财,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技能。  为了解“90后”学生的消费观,笔者对本校2009级五年制高职护理、药剂、检验三个专业的20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