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春和他的“援越抗美博物馆”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g1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抗震抗压急救药箱,外面贴的这张表记录了当时所装的药品器械……”1946年出生的张金春曾随“中国志愿工程队第一支队”参加援越抗美战争。退休后,他耗时10余年,收集了战争实物及相关资料共6000余件,在荆州市沙市区江汉北路一栋居民楼内,自行筹建了“铁道兵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
  虽然这个小型“博物馆”只占地10余平方米,但里面的展品却非常丰富。馆内有越南政府用击落的第1000架美机残骸制作的“越中友谊团结杯”,数件美軍轰炸机的副油箱、降落伞,戴过的越南盔式帽,使用过的军用代金券、通行证等数百件珍贵实物,以及当年美军、越南和我国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长达10多个小时的影视资料。
  “我平时本就喜欢写点东西,之前有个朋友建议,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现援越抗美战争历史,我突然恍然大悟,开始四处搜集资料。”张金春回忆。
  走进“博物馆”,人们不仅能看到一个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展品,更能听到展品背后可歌可泣的英雄感人故事。
  “1965年12月1日,重机枪班弹药手吴以先担负保卫采石场的任务,激战中他身负重伤,跌倒在地。但他不顾钻心疼痛,双手将弹盒捡起放在头上,用负伤的右手稳住,再用左手将流出的小肠塞进肚子里,忍痛配合射手战斗。”张金春哽咽地讲述道。
  为了表彰他的事迹,时任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向他赠送了“越中友谊 万古长青”的座匾,如今这个牌匾就放在“博物馆”进门处。
  得知张金春办“博物馆”的消息后,他的战友们纷纷将珍藏的老物件赠送给他。同时,张金春还参与编著了一本铁道兵援越抗美战争的纪实书籍——《铁军雄风》,全书共31万字,珍贵历史照片600余幅。
  “不管是办博物馆还是写书,我都是为了珍藏这些有价值的历史记忆,让它们不要被人遗忘。”张金春语重心长地说。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占主导地位的见解是:他们所认定的生产力即科技生产力,这可以看作他们生产力观的显性内在逻辑线索。但通过文本梳理,人们便会发现,
编者按:岭南音乐的活色生香,不仅存留于历史里,更留存于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广州本土作家梁凤莲新作岭南音乐长篇小说《赛龙夺锦》以虚构的家族背景为创作载体,艺术化地再现了广东百年音乐发展历史。《赛龙夺锦》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并在“寻味广东音乐 品味粤韵文化”——番禺区“世界读书日暨长篇小说《赛龙夺锦》系列宣传活动”举行了新书首发仪式,作者结合本土情怀和音乐叙事,在文本中对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中进行了有效的切
摘要:本文从城乡社会发展、居民生活、人口融合三个方面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障碍度模型计量方法,对新疆2006-2018年的城乡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一步探析新疆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制度问题。得出结论:新疆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归根到底是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问题,其原因在于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公共财政以及其他新疆特色制度的不完善。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